被譽為「AI教父」的辛頓近日發表預測,指出AI將逐步取代多數「平凡智力勞動」工作,體力操作類工作反而更安全,他建議人們轉向從事藍領工作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失業危機。
AI教父:AI將逐步取代多數「平凡智力勞動」工作
辛頓(Geoffrey Hinton)在16日播出的《CEO日記》(Diary of a CEO)播客中直言:「枯燥的腦力工作,AI最終會取代所有人」,特別是律師助理、電話客服等職位,他更坦言「若我在客服中心工作會嚇壞」。
Geoffrey Hinton, Godfather of AI, Warns: These Jobs Will Vanish, But A Few Stand Stronghttps://t.co/thmqRmt6Nn pic.twitter.com/PeXVooY7HA
— NDTV (@ndtv) June 17, 2025
藍領工作成為「AI避風港」
辛頓認為體力操作類職業更難被取代:「AI要達到人類的肢體靈活度還需很長時間,所以當水管工是個好選擇。」早前有報導指出,許多Z世代在目前的就業市場困境中紛紛轉向藍領工作。
Geoffrey Hinton, Godfather of AI, Warns that AI Will Take Over These Human Jobshttps://t.co/qOzKUiGwWB
— Republic (@republic) June 19, 2025
以人類為主、AI為副的工作模式發展
辛頓提到,醫療等有「無盡需求」的產業,尚能消化AI的衝擊,但其他多數行業將因AI面臨劇變,他警告說「大規模失業已經以某種形式開始了」。雖然有專家認為對AI取代初階工作的擔憂被夸大,辛頓認同人類崗位未必完全消失,而是朝向人類為主、AI為副的工作模式發展,但未來「1人搭配AI工具,就能完成10人工作量」,這勢必導致裁員潮。
在較早前舉行的2025年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上,多位業內人士也持類似觀點,認為AI正成為驅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機械狗」開發人員:人類仍是決策核心
研發一款應用於航空貨運倉庫的「機械狗」的研究人員魏納表示,AI在整個系統中承擔著三項關鍵任務:識別貨物結構中的規律、優化機器人車隊運行,以及進行預測性管理。「這三方面共同作用,使我們能夠構建更智能、更具前瞻性的倉儲系統。」

辛頓。AP資料圖片
物流自動化發展方向:人監督、多機械人協同
他強調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決策核心,「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控制中心由一名人類操控員監控整個機器人車隊,並在出現錯誤時介入」。這與辛頓的看法有所契合——「人監督、多機械人協同」將成為物流自動化發展的方向。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人類的工作機會將不可避免地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