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一名28歲的年輕研究人員,成功開發提高分離稀土效能的技術,為全球稀土與戰略金屬產業帶來變革。
分離出稀土流程繁複成本高昂
綜合外媒報道,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TH university in Zurich) 指出,全球目前從電子垃圾成功回收的稀土元素低於1%,原因在於要能從電子產品材料之中分離出稀土元素,必須耗費大量能源,化學流程繁複,成本高昂。
Scientists Turn E-Waste Into Pure Gold Using Pool Cleaner and Sunlight | https://t.co/iLCjYyQfDZ
— SciTechDaily (@SciTechDaily1) June 28, 2025
用特設萃取劑改變稀土溶解速度
該校先驅研究員佩蘭 (Marie Perrin) 與擔任指導老師的化學暨應用生物科學系副教授穆格 (Victor Mougel) ,成功開發出1種新的方法,利用特殊設計的萃取劑改變稀土元素的溶解速度,大幅提高分離效率,尤其是是螢光燈管使用的元素銪 (europium)。

電子垃圾藏稀土寶藏 28歲女發明家研發新回收技術掀全球變革。資料圖片
2000噸廢物才可精煉1噸銪
銪是歐盟名列的17種稀土元素之一,以發光特性聞名,燈具、電話、電腦螢幕等所有會發光的工業產品都用得到,歐元紙幣也含銪。自然狀態下的銪濃度很低,用1噸稀土精煉,廢物超過2000噸。
先溶解再加特製提煉劑
佩蘭以回收燈泡的銪為例,先回收由玻璃分離出發光用的白色發光粉,粉末以酸溶解,接著使用特殊提煉劑煉出接近純銪物質,不僅減少精煉回收過程產生的化學廢料,降低環境危害,也減少耗能。

電子垃圾藏稀土寶藏 28歲女發明家研發新回收技術掀全球變革。資料圖片
膺2025年全球十大青年發明家
28歲的佩蘭獲選為歐洲專利局公布2025年全球十大青年發明家之一。父母是法國人,生於美國德州休士頓,曾在法國、美國、瑞士就學,已成立新創公司Reecover讓研究成果用於產業界,指導老師穆格也是她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