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終於在眾議院通過。美國政客多日來不斷加戲,政壇持續上演一系列「政治馬戲」,但這項法案背後,美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將接踵而來。
央視新聞報道,在眾議院開始對法案進行最終表決前,美東時間7月3日凌晨4時53分,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傑弗里斯開啟了他為阻止「大而美」法案的最後拖延。民主黨之所以採取如此措施,是因為一個多小時前,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推進了「大而美」法案,以219票贊成、213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了程序規則。傑弗里斯不得不通過漫長的講話,盡力拖延最終投票的到來,以期讓他的黨內同僚再從共和黨議員處爭取支持。
傑弗里斯(右)。AP圖片
傑弗里斯當天的演講持續了約8小時46分鐘,一直到當日13時39分左右,其發言才結束。這一演講時長刷新了眾議院的演講時長紀錄,比2021年加州共和黨人麥卡錫8小時32分鐘的漫長演講還要長14分鐘。
但是在傑弗里斯結束演講後不久,眾議院還是推進了對法案的表決,最終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對的結果讓法案獲得通過。該法案因造成聯邦援助削減、長期債務增加和為富人及大企業減稅等而備受爭議。兩名共和黨籍眾議員當天在表決中投了反對票。
該法案此前於本月1日獲參議院通過。白宮3日說,特朗普定於4日即美國「獨立日」當天簽署該法案,使其生效。
AP圖片
圍繞「大而美」法案,美國連日來已經上演多場「政治馬戲」,包括且不限於因為在該法案上存在巨大分歧,特朗普與昔日競選幫手馬斯克交惡並持續的罵戰;民主黨持續反對法案進而在國會山上演多輪拖延戲碼;多名共和黨議員投票時臨陣倒戈凸顯黨內分歧……
當前,這場有關「大而美」法案的「政治馬戲」終於算是告一段落。當前法案距離生效只剩下總統簽字。但據多方分析,這份法案招致的後果將隨著特朗普的正式簽署一同到來。
據分析,「大而美」法案大幅削減了對富人及企業的徵稅,以及削減了美國聯邦政府「補充營養援助計劃」近3000億美元的資金。
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該計劃將在未來十年增加約3.3萬億美元的赤字,並有1180萬人失去醫療保險。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分析指出,大量的民生支出被削減,尤其是醫療保險,這會讓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儘管所謂的「大而美」法案包含開支削減措施,但美國預算機構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些措施難以有效抵消減稅等政策帶來的財政收入減少以及國防支出等開支的增加,預計該法案將大幅推高聯邦債務。
王晉斌還指出,法案總體上體現了「美國優先」這種自私自利的思路。其中,大幅度削減綠色能源方面的補貼,將會影響全球能源綠色轉型,對全球的經濟結構也會產生衝擊。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大而美」法案將加劇美國債務上限爭議,推高市場對美國財政信用的擔憂。倘若投資者對美國償付能力信心動搖,可能引發美元貶值、資本流動不穩甚至全球金融系統風險上升。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刁大明看來,當前美國持續圍繞「大而美」法案上演的「政治馬戲」正是美國政治極化的體現。而法案通過後,將進一步激化美國兩黨間的對立。民主黨當前顯然會將「大而美」法案當作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時的重要攻擊對象。刁大明指出,如果明年美國經濟持續不理想,該法案將成為民主黨攻擊共和黨最好的工具。
儘管「政治馬戲」隨著法案在國會通過謝幕,但上述的這些代價,美國政府和美國全社會需要在未來數年,慢慢支付。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星期一(7月7日)簽署行政命令,向14個國家發信,延長所謂「對等關稅」90日暫緩期,將原定7月9日的限期推遲到8月1日。有加拿大學者發表文章指,特朗普利用無休止的關稅,對全球貿易體系發起全面攻擊,公然肆無忌憚地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而不受懲罰,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威脅。學者認為,既然特朗普把美國變成了一個「貿易流氓國家」,WTO成員國應團結起來,將美國踢出WTO,取消其成員國地位,令其變成「國際棄兒」,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WTO,才能遏止特朗普帶來的災難性影響。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權力的衝突》(《Clash of Powers》)和《打破WTO》(《Breaking the WTO》)的作者霍普韋爾(Kristen Hopewell),當地時間7月7日在《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發表評論文章指,指特朗普威脅要從7月9日開始對幾乎所有來自歐盟的商品徵收50%的關稅,全球經濟處在懸崖邊緣。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霍普韋爾(Kristen Hopewell)發表文章,呼籲成員國把美國踢出世貿組織去拯救全球經濟。
霍普韋爾認為,自第二任期以來,特朗普對全球貿易體系發起全面攻擊,用沒完沒了的關稅威嚇世界各國,甚至不再假裝遵守WTO規則,其發動的關稅戰可能會讓世界回到上世紀30年代,當時美國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令貿易保護主義四處蔓延,最終加劇了大蕭條。在這種情況下,允許美國繼續留在世貿組織,是對世貿組織及其原則的嘲諷,認為致力維護規則和貿易秩序的國家必須反擊和捍衛該體系,懲罰美方公然違反WTO規則。
文章指,早在特朗普的首個任期,他就力推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對包括WTO、WHO等國際組織的批評也從未間斷,作為仲裁貿易爭端組織,WTO長時間受美方的捆綁與掣肘。
霍普韋爾指,美國通過癱瘓WTO上訴機制,使得全球貿易規無法執行,在多宗涉及違反WTO規則的爭議案中肆意踐踏國際規則而不受懲處。而更廣泛的危險是違反規則的行為將不斷蔓延,導致全球貿易崩潰。如果特朗普肆無忌憚地違反規則而不受懲罰,其他國家為什麽要遵守規則呢?
根據《馬拉喀什協定》(The Marrakesh Agreement)第10條關於修正條款的規定,若3分之2成員投票通過修改協定,即可將美國除名。
文章指,美國的貿易量僅佔全球的10分之1,即使沒有美國參與,全球貿易體系仍可維持,但前提是其他國家繼續恪守規則。若各國仿效特朗普破壞規則、加徵關稅以及實施其他保護主義措施,該體系將無以為繼,這種蔓延的風險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威脅。
因此,霍普韋爾認為,WTO成員必須團結起來,明確拒絕特朗普的貿易侵略,並表明這是不可容忍的,而維護體系的唯一途徑,是驅逐或暫停美國的WTO成員國資格。
霍普韋爾解釋,雖然WTO章程未明確規定開除成員國的程序,但根據《馬拉喀什協定》(The Marrakesh Agreement)第10條關於修正條款的規定,若3分之2成員投票通過修改協定,即可將美國除名。倘若美國拒絕接受修正案,則需4分之3多數表決通過。
霍普韋爾認為,「這位美國總統屢屢威脅退出WTO,如今是時候揭穿他的虛張聲勢了。」她指,美國不應被允許繼續享有世貿成員國的利益,卻不承擔任何履行義務的責任。剝奪其世貿組織成員國的權利,最終可能形成必要的籌碼,迫使特朗普放棄其破壞性的關稅。
文章指,一旦美國被踢出WTO,美國將失去以WTO優惠關稅進入全球市場的機會,並可能面臨無上限的懲罰性關稅,還將失去服務出口的市場准入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這些都是美國當代經濟成功和在高科技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基礎;美國還將失去WTO反貿易歧視條款的保護,這將使其他國家得以實施出口限制,從而切斷其重要商品的供應鏈。
霍普韋爾表示,WTO尚無開除成員國的先例,但特朗普政府的違規程度同樣「史無前例」,故應當動用非常手段加以應對,特別是當下WTO上訴機構已停擺,多邊貿易秩序支持者應聯合起來,推動修正案以暫停或撤銷美國的WTO成員國資格。
她說,特朗普把美國變成了一個「貿易流氓國家」( a rogue state on trade),完全無視國際法,甚至無視貿易應該由法治來管理的觀念,將美國排除在外將明確表明其「國際棄兒」(international pariah)的地位,呼籲為了對抗特朗普,必須準備好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WTO,指世貿必須採取措施應對並遏止特朗普錯誤政策帶來的災難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