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拐子馬鐵浮屠側翼中堅皆有 進攻如堵牆拳拳到肉

歷史長河

拐子馬鐵浮屠側翼中堅皆有 進攻如堵牆拳拳到肉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拐子馬鐵浮屠側翼中堅皆有 進攻如堵牆拳拳到肉

2019年04月22日 10:00

但宋軍通過戰爭實踐,最終摸索出打敗金軍之法。

金軍的「鐵浮屠」(又稱「鐵浮圖」)及「拐子馬」,於《宋史》、《岳飛傳》、岳珂《鄂王行實編年》及一些稗官野史中都有記載。在郾城大捷中,金國大將完顏宗弼(即兀朮)調來精銳「鐵浮屠」和「拐子馬」部隊,據指還是被岳飛大敗。《鄂王行實編年》中更指,自金人起兵以來,凡用拐子馬即戰無不勝,至岳飛才識破其弱點,大破其陣,「拐子馬由是遂廢」。

更多相片
《氣蓋山河圖》局部,描繪岳飛宋金作戰 (網上圖片)

但宋軍通過戰爭實踐,最終摸索出打敗金軍之法。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鐵浮屠」和「拐子馬」為兩個不同兵種,是金國騎兵重要組成部分,為輕重騎兵混合編隊。「鐵浮屠」為重裝騎兵。「浮屠」也作「浮圖」,在佛語中是塔的意思,鐵浮屠就是鐵塔之意。換句話說,鐵浮屠重騎士兵全身披著重甲,只留倆眼睛,馬也穿著重甲,留四個蹄出來,像一座鐵塔一樣。他們護甲厚重,攻堅能力強,在古代可相當於現代重型坦克級別。

宋蕭照《中興瑞應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當時文人楊汝翼在順昌城,目擊戰役過程,寫下《順昌戰勝破賊錄》,據載兀朮「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屠,又號叉千戶(侍衛親軍)」,可見金軍重騎人數貴精不貴多。由於重騎承受鎧甲重量同時還要戰鬥,兵士及馬匹皆需體魄比普遍兵馬強健,「鐵浮屠」可是金軍精銳中的精銳。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順昌府通判汪若海的《札子》記載,「鐵浮屠」只進不退:「後用拒馬子,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鐵浮屠」軍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堵牆而進」,進攻起來像一堵牆一樣。

《宋史》(局部) 記載劉錡打擊鐵浮屠 (網上圖片)

「拐子馬」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據《鄂王行實編年》稱,金軍鐵騎,三人為聯,貫以韋索,稱「拐子馬」,此說為南宋史官章穎撰《四將傳》、《宋史》等所承襲,但經後人分析,這應該是錯誤。當時,所謂「拐子」就是「兩翼」之意。據《歷代名臣奏議》呂頤浩奏記載:「虜人遇中國之兵,往往以鐵騎張兩翼前來圍掩」。

到了南宋初期,宋軍中湧現了一批優秀將領,如岳飛、劉光世、韓世忠等。他們通過戰爭實踐,摸索一套打敗金軍的辦法。為對付鐵浮屠,宋軍普遍使用長斧、長刀等以斬斷馬腿;還有一些體格強健之士,恢復使用鐵錘、鐵椎等重型武器,使身披重鎧的金兵,受到非貫穿式鈍擊傷害。據說,岳飛長子岳雲所用的鐵椎重達八十斤。

《氣蓋山河圖》局部,描繪岳飛宋金作戰 (網上圖片)

《氣蓋山河圖》局部,描繪岳飛宋金作戰 (網上圖片)

「鐵浮屠」和「拐子馬」為兩個不同兵種,是金國騎兵重要組成部分,為輕重騎兵混合編隊。「鐵浮屠」為重裝騎兵。「浮屠」也作「浮圖」,在佛語中是塔的意思,鐵浮屠就是鐵塔之意。換句話說,鐵浮屠重騎士兵全身披著重甲,只留倆眼睛,馬也穿著重甲,留四個蹄出來,像一座鐵塔一樣。他們護甲厚重,攻堅能力強,在古代可相當於現代重型坦克級別。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當時文人楊汝翼在順昌城,目擊戰役過程,寫下《順昌戰勝破賊錄》,據載兀朮「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屠,又號叉千戶(侍衛親軍)」,可見金軍重騎人數貴精不貴多。由於重騎承受鎧甲重量同時還要戰鬥,兵士及馬匹皆需體魄比普遍兵馬強健,「鐵浮屠」可是金軍精銳中的精銳。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順昌府通判汪若海的《札子》記載,「鐵浮屠」只進不退:「後用拒馬子,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鐵浮屠」軍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堵牆而進」,進攻起來像一堵牆一樣。

古代重甲成本十分昂貴,鐵浮屠不可能大規模裝備,所以,金兵最多的為騎兵「拐子馬」。據了解,這是一種輕型或中型騎兵,佈置在兩翼,充分利用高機動力以及集體衝鋒的巨大衝擊力,迂迴包抄突擊敵軍。他們紀律嚴格,作戰勇敢頑強,每個騎士一般都備有兩匹馬,保證作戰時機動性。他們的裝備有冷兵器和弓箭,既能騎射,又能突擊近距搏殺。金人作為馬背民族,拐子馬也是精銳。

宋蕭照《中興瑞應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宋蕭照《中興瑞應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拐子馬」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據《鄂王行實編年》稱,金軍鐵騎,三人為聯,貫以韋索,稱「拐子馬」,此說為南宋史官章穎撰《四將傳》、《宋史》等所承襲,但經後人分析,這應該是錯誤。當時,所謂「拐子」就是「兩翼」之意。據《歷代名臣奏議》呂頤浩奏記載:「虜人遇中國之兵,往往以鐵騎張兩翼前來圍掩」。

金國女真用兵之戰術,往往幾千鐵浮屠正面攻堅,製造足夠壓迫感,一萬拐子馬兩翼迅速迂迴側擊包抄,鐵浮屠雖犧牲機動性,但拳拳到肉。當時的遼、宋軍隊,與其對陣真是無從下手,幾乎聞風而逃。汪若海還載有金軍戰術:「兀朮所恃,號常勝軍......以鐵騎為左右翼,號拐子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來,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軍。」

《宋史》(局部) 記載劉錡打擊鐵浮屠 (網上圖片)

《宋史》(局部) 記載劉錡打擊鐵浮屠 (網上圖片)

到了南宋初期,宋軍中湧現了一批優秀將領,如岳飛、劉光世、韓世忠等。他們通過戰爭實踐,摸索一套打敗金軍的辦法。為對付鐵浮屠,宋軍普遍使用長斧、長刀等以斬斷馬腿;還有一些體格強健之士,恢復使用鐵錘、鐵椎等重型武器,使身披重鎧的金兵,受到非貫穿式鈍擊傷害。據說,岳飛長子岳雲所用的鐵椎重達八十斤。

公元1140年,兀朮率領手下十萬大軍和一萬五千拐子馬、五千鐵浮屠,直奔南宋首都臨安。途中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直殺到長江邊上的順昌。順昌守將劉錡帶領士兵奮戰,消滅兀朮的五萬大軍和一萬拐子馬、三千鐵浮屠。據說,兀朮最終帶領剩餘的兩千鐵浮屠與五千拐子馬撤退,途中在郾城遭遇岳飛攔截,鐵浮圖最終全部覆滅。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