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張邦昌被逼登位雖盡人臣之禮 卻悲劇收場換來賣國罵名

歷史長河

張邦昌被逼登位雖盡人臣之禮 卻悲劇收場換來賣國罵名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張邦昌被逼登位雖盡人臣之禮 卻悲劇收場換來賣國罵名

2019年05月12日 10:00

張邦昌盡量表現出自己不想做皇帝,可惜進了《叛臣傳》獲千年罵名。

中國帝王將相的歷史中,都見不少因爭奪皇位引發流血衝突。不少人想做皇帝,但皇位只有一個。不過也有例外,今次說的這個人,不想成為皇帝,但偏偏被按在龍椅上。事後,他主動退位,但仍然被迫自盡。他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被後世罵成叛臣奸賊,卻換來近千年的罵名。事情還得從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說起。

更多相片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張邦昌盡量表現出自己不想做皇帝,可惜進了《叛臣傳》獲千年罵名。

影視中的張邦昌上龍椅,他所穿的還是「方心曲領」宋代官員衣飾 (網上圖片)

當年閏十一月二十五,北宋都城開封被金軍攻破。十二月初二,宋欽宗奉表投降,淪為階下囚。金朝的主帥明白,憑藉自己手中兵力根本無法控制中原,於是他們想擁立一位傀儡皇帝。經過一番選擇,北宋重臣張邦昌成為了金人的目標。

《宋史·列傳·叛臣上·張邦昌》局部 (網上圖片)

當金軍準備擁立張邦昌做皇帝時,張邦昌一無所知,當金軍將領讓宋朝官員上書,勸他做皇帝時,張邦昌才如夢方醒。張邦昌久經宦海,明白皇帝最不好當,因此他極力表示反對,據《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記載,他甚至說「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後來,張邦昌絕食,但是金人已下了決心。

宋高宗畫像 (網上圖片)

張邦昌只好做了「大楚」皇帝。後世有人認為張邦昌在做戲,但通過後來的史實,發現他確實不想做皇帝。比如《宋史》載,張邦昌即位那天,他「遣閤門傳令勿拜」,「時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東面拱立」,也就是說他拒絕接受百官的朝賀。張邦昌十分重視自己的言行,「見百官稱『予』,手詔曰『手書』」,王時雍稱其為陛下,遭到了張邦昌的斥責。

之後,張邦昌又派人「奉乘輿服御物至南京」,接著他親自到南京請罪,「既而邦昌亦至,伏地慟哭請死」。到了宋高宗趙構即位後,加封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但是張邦昌遭到了主戰派李綱的攻擊,特別是他與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有曖昧關係。最後張邦昌被「賜死潭州」。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當年閏十一月二十五,北宋都城開封被金軍攻破。十二月初二,宋欽宗奉表投降,淪為階下囚。金朝的主帥明白,憑藉自己手中兵力根本無​​法控制中原,於是他們想擁立一位傀儡皇帝。經過一番選擇,北宋重臣張邦昌成為了金人的目標。

張邦昌為永靜軍東光人(今河北),進士出身,在官場經過一番摸爬滾打,於宋徽宗宣和元年出任尚書右丞,後被任命為中書侍郎,成為北宋宰相。宋金戰爭爆發,金軍直抵開封城下,張邦昌多次以宰相身份,奉命前往金軍大營議和,因此金軍的統帥都非常熟悉張邦昌。

影視中的張邦昌上龍椅,他所穿的還是「方心曲領」宋代官員衣飾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張邦昌上龍椅,他所穿的還是「方心曲領」宋代官員衣飾 (網上圖片)

當金軍準備擁立張邦昌做皇帝時,張邦昌一無所知,當金軍將領讓宋朝官員上書,勸他做皇帝時,張邦昌才如夢方醒。張邦昌久經宦海,明白皇帝最不好當,因此他極力表示反對,據《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記載,他甚至說「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後來,張邦昌絕食,但是金人已下了決心。

為何金人執意選擇張邦昌?是因為金人很了解他。據指,張邦昌為人怯弱,在北宋官場中是主和派,便於控制。為了逼迫張邦昌做傀儡皇帝,金人使出了狠招,據《三朝北盟會編》載:「金人入文字來,限三日立張邦昌,不立,城中盡行殺戮」。消息傳出,開封城一片驚慌,人們紛紛勸張邦昌做皇帝。

《宋史·列傳·叛臣上·張邦昌》局部 (網上圖片)

《宋史·列傳·叛臣上·張邦昌》局部 (網上圖片)

張邦昌只好做了「大楚」皇帝。後世有人認為張邦昌在做戲,但通過後來的史實,發現他確實不想做皇帝。比如《宋史》載,張邦昌即位那天,他「遣閤門傳令勿拜」,「時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東面拱立」,也就是說他拒絕接受百官的朝賀。張邦昌十分重視自己的言行,「見百官稱『予』,手詔曰『手書』」,王時雍稱其為陛下,遭到了張邦昌的斥責。

金人帶走徽欽二帝那天,張邦昌盡人臣之禮:「率百官遙辭於南薰門,眾慟哭,有僕絕者。」金人剛離開開封,張邦昌就準備「退位」,他先請「元祐皇后垂簾聽政,以俟復辟」, 自己「以太宰退處內東門資善堂」,籌劃重新恢復宋朝的江山。

宋高宗畫像 (網上圖片)

宋高宗畫像 (網上圖片)

之後,張邦昌又派人「奉乘輿服御物至南京」,接著他親自到南京請罪,「既而邦昌亦至,伏地慟哭請死」。到了宋高宗趙構即位後,加封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但是張邦昌遭到了主戰派李綱的攻擊,特別是他與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有曖昧關係。最後張邦昌被「賜死潭州」。

張邦昌可是一個鐵骨錚錚的忠臣,非賣國求榮的亂臣賊子,但他以悲劇收場,被寫進了《宋史·叛臣傳》,被後世唾棄。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