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精人轉身走 笨人繼續衝

博客文章

精人轉身走 笨人繼續衝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精人轉身走 笨人繼續衝

2020年09月29日 17:58 最後更新:19:17

以民主黨和公民黨為首的泛民議員借民調作下台階,決定是否留任立法會。不過陳淑莊決定不留任,兼且退出公民黨,理由是要陪伴媽媽。「身體有事」和「陪伴家人」,從來都是在政壇轉身走的好藉口。

的而且確,自去年反修例運動,快速演變成為嚮應美國要推翻中共的政治豪賭,走在最激進的政治前沿,是在玩割喉嚨的死亡遊戲。向阿爺叫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不想玩到這樣大的反對派,紛紛引退。李柱銘表態話自己「不可能支持獨立,也不會參與暴力」,又話「革命搞港獨不可能實現」。陳方安生更徹底,表態「從公民及政治工作退下來,過較平靜生活」。如今輪到陳淑莊因為陪伴媽媽而退出政壇。

不過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繼續發動年青人去趕科場。很快就到10.1國慶,近日又有人在網上宣傳,叫人在國慶日示威堵路。疫情未過,警方拒絕了民陣的遊行申請。任何人在當日上街示威、堵塞道路,都是非法行為,要預備承受法律制裁。

自從今年7月1日《港區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上街人數大減,政府執法力度大增,令到上街示威「送人頭」的機會成本,大大增加,有幾件事情值得留意:

第一、 警方加強執法。警方面對在國慶日明顯針對阿爺的非法示威,執法力度大大加強。上星期,警方就採取行動,拘捕23歲理大學生呂世瑜,指他涉嫌在網上售賣胡椒球槍等戰略武器,被控「無牌管有槍械」及「未經許可輸入戰略物品」、「藏有攻擊武器」共3項控罪,不准保釋還押候審。另外警方仍在調查呂世瑜發布「港獨」、「煽動仇恨」等文宣,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中的煽動分裂國家罪。警方未等到10.1,已事先拘捕滋事份子。
另外警方計劃在10.1當天,出動6000警力,包括軍裝、便裝人員及作高空監視,大量搜捕非法示威或暴動份子。

二、檢控的罪名加重。在上星期五,政府將去年11月12日在中環「和你lunch」堵路被拘捕的28名示威者,改控暴動罪,這21男7女包括社工、教師、學生、放射師、工程師、ViuTV演員、迪士尼演員等。由於當日是星期二,不能排除部份人是即興加入的示威者,一念之差,以身試法,如今被控重罪。

如果只控告他們非法集結,入罪判處的刑期會較輕,但被控暴動罪一經定罪,近年判例監禁大多是3年以上。所以,在「十一」上街遊行,首先便干犯了非法集結罪,如果一時衝動跟人去堵路、縱火,已觸犯判刑3年以上的暴動罪。若再加上大叫港獨口號話,就會中《港區國安法》罪名,判刑10年8載不足為奇。

三、法庭判決開始從嚴。過去法庭判處暴力示威的犯人都比較輕手,甚至有一些裁判官說投擲汽油彈被捕的15歲少年是「優秀細路」,判處感化18個月便了事(最後被上訴庭改判入勞教中心)。但法庭近日的判決開始從嚴。本周一,犯案時17歲男學生陳俊輝,本年初向葵涌警署投擲汽油彈導致車閘起火,被判入獄3年10個月。法官並沒有因為他患有過度活躍症而輕判。

無論是從警察的行動、律政署的檢控,到法庭的判決,對違法暴力的示威行為,都有從嚴的傾向。

在這個世界,精人出口,笨人出手,搞陰謀詭計的人,煽動別人上街做死士,自己卻坐在冷氣房內陰陰笑,享受成功發動暴亂的果實。如今已有這麼多精人轉身走了,用種種理由退出政壇。只有笨人才繼續衝,做只為洩一時之氣的撞牆行為。

家長也應該開口了,不要讓子女那麼笨去送人頭。要非法示威,叫那些不與暴力割蓆的尊貴議員子女出來示威吧。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個吸煙的故事

 

政府政策可以直接促進市民健康,反吸煙可以說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香港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2023年香港男性及女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2.5歲和87.9歲,為全球最高的地區。我在3年前看過一篇研究文章,指其中一個原因和港府有效推行反吸煙政策有關。《英國醫學雜誌》(BMJ)曾發表的一項長達50年的追蹤研究顯示,一生中吸過煙的人,比從不吸煙的人平均壽命減少10年。

醫務衞生局上周五正式刊憲推出10項短期控煙措施,包括實施全煙害警示包裝、禁止加味水煙、禁止排隊時吸煙、擴大法定禁煙區至處所入口的3米範圍,並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以打擊私煙。政府每項政策都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但有幾個吸煙的故事,或許有助思考相關問題。

第一,一屋插喉老人。我爸爸70多歲過身,彌留時在療養院居住,他是因爲中風觸發肺功能喪失,插喉之後,一直臥牀不起,看見他抽痰時候的痛苦情況,做兒子只覺慘不忍睹。有一天我在療養院探望爸爸,剛好醫生也在巡房,看見他比較清閒,就和他聊起病人的情況。

我問,「放眼望去,整個病房十幾個老人,全部都是插喉,喪失了肺功能,我很好奇,爲何會是這樣?」醫生反問我,「你爸爸抽煙嗎?」我說「我認識爸爸時他已經不抽,但他告訴我在40年歲以前抽煙,一天抽一包香煙」。醫生點頭說,「這就沒辦法了,吸煙的有害化學物質,包括尼古丁影響中樞神經,焦油也會影響肺功能,到中老年之後,影響就慢慢散發出來,這些喪失肺功能的中老年男病人,絕大部分都是吸煙的。」

醫生的話,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解開了爸爸肺功能喪失的疑團。

第二,多倫多旅客戶外「打邊爐」。現在政府加強控煙,坊間有評論指這會影響旅遊。我可舉一例證明遊客的適應能力很強。話說十多年前,有一次去加拿大多倫多公幹,當時11月末,多倫多已經下起大雪,我們晚上去餐廳用餐,本來在室內等位,但是見到街外對面馬路,有兩三個中國人圍在一起瑟縮抽煙,他們看似中國遊客。我閒着無事,就走出去和他們搭訕,原來是來自廣東的旅客。

由於多倫多當時的規定是在處所外的6米範圍不能吸煙,他們唯有冒着嚴寒下雪,走到對面馬路抽煙,煙癮發作,都沒辦法。我好奇問他們,「會否很討厭加拿大這種禁煙政策?」其中一名40多歲的做生意的遊客就說,「各處鄉村各處例,遊客出門,就是要守當地的規則法例,其實好像開車的自動排檔一樣,一去到外國,就會適應。」他的朋友插口說,「如果想繼續在室內抽煙,恐怕所有發達國家我們也不用去了。」

我聊了幾句,再忍受不了戶外的嚴寒,急急走回餐廳之內,也覺得遊客的適應能力,其實是挺高的。

第三,何柱國一笑泯恩仇。最近「香港煙草」的前老板何柱國,近日確診肺癌後戒煙。何柱國話往日最不喜歡的人,就是現在的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因爲盧寵茂到處叫人不要吸煙。但是何柱國患上肺癌之後,從過去認爲個人有吸煙自由,到今天覺得要感謝盧寵茂。何柱國說,「事先想不到化療會這麼辛苦,如果知道一早就不吸煙了。」他說:「被刀斬一下,都好過我捱一星期的化療」。

一個曾經是煙草商的富豪,如今成爲禁煙代言人,可說相當戲劇性了。

香港的反吸煙措施其實不算太嚴,例如加拿大的列治文市就在2018年4月起,將戶外禁煙區由當時距離建築物門口或窗口6米,擴大到9米,香港現在才擴大禁煙區到建築物入口的3米範圍。而香港過去20年不斷推行禁煙工作,其中最主要是不斷大幅增加煙草稅。也不要說加煙草稅只是益了私煙,香港的吸煙率,就由2019年的10.2%,下降到2023年的9.1%。確確實實少了人吸煙,多了人健康。減少了1.1個百分點煙民,等如8.3萬人健康了。

反吸煙的確會影響自由,但是兩害相衡取其輕。無論市民或遊客,無論吸煙者或者吸到二手煙的人,反吸煙措施絕對有益於他們的健康。抽痰和化療,並不好受呢。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