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滬深廣磁懸浮鐵路來了 深圳至北京只要3.6小時!還可能駁到香港

博客文章

滬深廣磁懸浮鐵路來了  深圳至北京只要3.6小時!還可能駁到香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滬深廣磁懸浮鐵路來了 深圳至北京只要3.6小時!還可能駁到香港

2021年02月23日 17:12 最後更新:17:31

現時中國大陸全國主要城市已接通高鐵,但未來雄心更大的計劃要來了,就是磁懸浮鐵路!

高鐵時速300多公里,但磁懸浮鐵路快差不多一倍,可達600公里,一接通磁懸浮,行車時間就比高鐵少近一半。

中國的磁懸浮列車,預計今年開始可以投入量產。

中國的磁懸浮列車,預計今年開始可以投入量產。

廣東省近日推出雄心壯志的磁懸浮列車計劃。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發佈了《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對未來15年的國土空間安排進行瞭解讀和展示。規劃提出廣東省全省常住人口將以年均增長約115萬的速度增長,到2035年達1.3億,同時省域空間內將預留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和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

《規劃》明確:省域空間內將預留縱橫兩條高速磁懸浮廊道,分別是縱向的「京港澳高速磁懸浮」以及橫向沿海的「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廊道。從線路的走向上看,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對應的是「三橫六縱兩聯」中的京港澳通道,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對應的是國家沿海通道。

這是廣東首次提出預留建設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深圳到上海約1500公里,如時速以每小時600公里算,大約2.5小時就可以互通深滬兩市。深圳至北京約22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大約3.6小時可到達北京,比高鐵要節省超一半時間。

圖中橙色的是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首先建設的極可能是廣深段,可以再接入香港的九龍站。

圖中橙色的是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首先建設的極可能是廣深段,可以再接入香港的九龍站。

要注意的是,《規劃》提出的滬(深)廣高速磁懸浮目前僅是預留的廊道,並非進入規劃建設階段的新線路。不過,根據此前官方公布的信息看,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首先建設的極可能是廣深段。

2020年9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在「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表示,當前中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已進行的選線方案研究共有兩條,分別是滬杭磁浮與廣深磁浮。其中,廣深磁浮將選取廣州東至深圳香蜜湖東站方案,全長約110公里,設廣州東站、東莞蛤地站、深圳香蜜湖站,未來有望接入香港九龍站。

按照時速600公里計算,廣深磁懸浮鐵路投入運營后,廣深兩個機場或只需20多分鐘(含停站時間)即可到達,打造兩市中心城區的高速通道,實現實現廣深同城化。

目前,廣州和深圳的交通已十分便捷。時速200公里的廣深鐵路、時速350公里的廣深港高速鐵路,使兩個城市時空距離越來越近。但兩地之間的交通壓力也開始顯現,尤其是節假日。對廣深之間的高速磁懸浮通道,當前市場預期的備選方案如下:

一、白雲機場-廣州火車站-南沙樞紐-寶安機場-前海-香港西九龍﹔

二、白雲機場-珠江新城-南沙樞紐-寶安機場-前海-香港西九龍﹔

三、白雲機場-天河公園-寶安機場-前海-香港西九龍﹔

四、白雲機場-天河公園-東莞市中心-福田-香港西九龍。

從目前公開的線路方案可以看出,專家們更傾另一個向從廣州東站到深圳香蜜湖方案。

廣東亦正謀劃5大都市圈。

除了磁懸浮,《規劃》還提出,廣東將以超大特大城市以及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建設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5個現代化都市圈。

此外,《規劃》將計劃構建「12312」交通圈。粵港澳大灣區、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內部1小時交通圈﹔粵港澳大灣區至粵東西北地區形成2小時交通圈﹔3小時通達全國、東南亞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全球主要城市。

為此,廣東要構建「三橫六縱兩聯」的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提出,未來廣東將形成「一核兩極多支點」的空間格局。

未來廣東省以廣州和深圳雙城,聯系香港、澳門,帶動全省。

未來廣東省以廣州和深圳雙城,聯系香港、澳門,帶動全省。

「一核」指未來將強化珠三角核心引領作用,推動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推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攜手港澳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形成帶動全省發展的主動力源。

「兩極」則包括支持汕頭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培育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推動港產城有效銜接聯動協同,把東西兩翼地區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長極,與珠三角沿海地區共同打造世界級沿海經濟帶。

「多支點」則意味著未來將建設若干個重要發展支點,增強汕尾、陽江的戰略支點功能,打造珠三角產業轉移承載地、產業鏈延伸區和產業集群配套基地,增強韶關、清遠、雲浮、河源、梅州等北部生態發展區,地級市中心城區的綜合服務能力。

總的來說,廣東省的15年規劃宏圖極大,視野廣闊,單是全面舖開磁懸浮鐵路建設,就是雄心極大的計劃。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國與印尼外長防長「2+2」對話機制4月21日落幕,作為中國在全球建立的第一個「2+2」部長級對話機制,印尼為何是首選?有內媒分析認為,這除了跟中國與印尼地緣戰略位置有關,同時也與兩國長年經貿發展成績亮眼有一定關聯。

4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國防部長董軍與印尼外長蘇吉約諾、國防部長沙夫里共同主持中印尼外長「2+2」對話機制首次會議。

4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國防部長董軍與印尼外長蘇吉約諾、國防部長沙夫里共同主持中印尼外長「2+2」對話機制首次會議。

上海《新民時報》刊文指出,按照新華社、中新社等媒體所言,過去的一年,在中國和印尼兩國元首的共同擘畫下,「命運共同體邁上新台階」。

而邁上新台階的標誌具體的展現,就是中國在全球建立的第一個「2+2」部長級對話機制時,印尼成了首選。而印尼之所以也選擇中國為「2+2」對話夥伴,同樣源於中國是印尼的友好鄰邦,兩國在海疆上也有直接連接。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印尼外長蘇吉約諾。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印尼外長蘇吉約諾。

另一方面,也因為印尼有發展的需求。

印尼是東盟大國,其近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有統計表明,印尼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相當於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末期的中國。也正因此,十五六年前中國推進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其經驗如今正好到印尼派用場。例如,雅萬高鐵的成功通車,使得印尼成了東南亞第一個擁有高鐵的國度。而中國的一些螺旋槳支線客機早已在印尼的航空公司投入使用。未來,諸如C909、C919等噴氣式客機,也可能應用到印尼航空市場。

C919和ARJ21飛機去年2月在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五國開展演示飛行。

C919和ARJ21飛機去年2月在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五國開展演示飛行。

今年一季度,中國不鏽鋼出口中,有不少就是發往印度尼西亞,與出口日韓相當。印尼的發展,借助了中國的「東風」。與此同時,中國也收穫了印尼的市場。而印尼的諸如椰青等農產品也運往中國。

簡言之,中國與印尼之間的互通有無,在當下世界貿易格局下,對雙方來說,都顯得彌足珍貴。

文章指出,「2+2」機制可以看到國防、外交方面的相互提攜,相互關聯。這一模式是近年來全新的國與國交往模式。比起元首外交之難得,「2+2」模式雙方接觸的機會要大很多,且又比單純的外長會、防長會能夠加深交往,甚至不用動用政府諸如總理層級官員聯絡,會晤起來比較方便。

相比美日印澳、日本英國的類似對話機制,中國、印尼所開展的「2+2」對話機制相當不同。中國與印尼的「2+2」機制,主要體現印尼同中國關係的全方位、高水平和戰略性。在當前動盪和充滿挑戰的國際形勢下,和平穩定與開放合作尤顯重要。

簡單來講,就是兩國關係要達到「你好我好大家好」。這當然不是說中國或者印尼是純充當和事佬的角色。而是指兩國發展關係,要達到中國好、印尼好,同時對周邊發出更多善意,對全球也做出更多貢獻。

如今的世界,某些地方某些領域充滿波譎雲詭之氣象。比如印尼附近的菲律賓,原本與中國好好的關係,就因為領導人更替,而變得單方面的劍拔弩張。中國根本不想與菲律賓交惡,可菲律賓屢屢挑釁。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類似如今的印尼這樣的國度,能在東盟內部起到示範作用。天下哪有如此胸懷天下的大國?地球哪有如此顧及鄰居發展的雙邊關係?周邊朋友看明白了,局勢也就明白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