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日本終決定將核污水排入大海 主要原因只是「捨不得花錢」 就要全世界埋單

博客文章

日本終決定將核污水排入大海  主要原因只是「捨不得花錢」  就要全世界埋單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日本終決定將核污水排入大海 主要原因只是「捨不得花錢」 就要全世界埋單

2021年04月13日 11:10 最後更新:04月15日 18:45

一個號稱民主文明的國家,就可以做一個決定,讓全球一同承擔。

今天(4月13日)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中國作為日本近鄰和利益攸關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據《環球網》報道,中方認為福島核事故是迄今全球發生的最嚴重核事故之一,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產生了深遠影響。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評估報告明確指出,如果福島核電站含氚廢水排入海洋,將對周邊國家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同時現有經過處理的廢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進一步淨化處理。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指出,日核廢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並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福島核電站有很多核污水儲存罐。

福島核電站有很多核污水儲存罐。

中國認為,日方在未窮盡安全處置手段的情況下,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未經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充分協商,單方面決定以排海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這種做法極其不負責任,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

海洋是人類共同財產。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處置問題不只是日本國內問題。我們強烈敦促日方認清自身責任,秉持科學態度,履行國際義務,對國際社會、周邊國家以及本國國民的嚴重關切作出應有回應。重新審視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啓動排海。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去年9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視察時問核廢水能不能喝,東電回復:稀釋了能喝。菅義偉最終沒喝。朝日新聞圖片

去年9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視察時問核廢水能不能喝,東電回復:稀釋了能喝。菅義偉最終沒喝。朝日新聞圖片

日本為何要如此一意孤行去傾倒核廢水呢? 原來只因一個「錢」字。內地《新京報》作了詳盡分析。

據稱,日方要以兩年後開始排放為目標,開展從核電站向大海排放的準備工作。排放前將把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稀釋至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

此前,日本表示要向大海排放核廢水,只是試探一下國際社會的態度,但這次日本決定這麼幹。

日本國內官方聲音認為,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對生態和人沒有危害;但國際社會認為有害,只是目前有害程度難以準確估算,要等很長時間才能看到。

核電站或核武器爆炸後釋放到環境中對人和生物影響最大的是放射性核素,主要有鍶-89、鍶-90、銫-137、碘-131、碳-14、鈈-239和放射性氚等。由於這些核素的半衰期都較長,它們可以通過飲水、食品等進入人體,作用於人體組織和器官,造成傷害,當然也會對其他生物造成傷害。

事實上,評估核素對人、生物和環境的危害有兩個主要標準。一是核素沈降到環境中的濃度,即放射性沈降物的濃度;二是核素或放射性物質的輻射量(劑量)對人和生物的危害。

現在,僅以核素對人和生物的影響而言,當短時輻射量低於100毫西弗時,對人體沒有危害。但超過100毫西弗,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福島核電站當年因海嘯發生核洩漏。

福島核電站當年因海嘯發生核洩漏。

長期以來,福島核電站的主營公司東京電力公司極力淡化核污染水的危害性。其稱,處理過的核污水中碳-14的濃度約為每升2到220貝克勒爾,即使每天持續飲用2升這些水,每年也只會接觸到大約0.001到0.11毫西弗,不會影響健康。

此外,該公司還稱,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符合國際慣例,並且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些標準。WHO2017年發佈的《飲用水質量標準(第4版)》規定,飲用水中放射性氚的含量(濃度)不得超過10000貝克勒爾/升(Bq/L);輻射量不得超過1.8× 10−11西弗/貝克勒爾(Sv/Bq)。

日本提出,在排放核污水時,將氚的濃度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也是WHO設定的飲用水標準的1/7,因此是安全的。

然而,即便如此,核污水中還有大量的其他核素,如放射性鍶、銫、碘和碳等,不能保證這些核素也處於安全的標準。而且,它們通過食物鏈也可以富集於海洋生物,人們食用海魚和海洋食品時,同樣有受到輻射的危險。

另外,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不只是對周邊國家,對全球都有禍害,尤其是太平洋環繞的國家。

由於福島核廢水排泄處位於日本東海岸,又處於日本暖流的末端。日本暖流是自南向北的強洋流,核廢水會先順著日本暖流到達加拿大和美國,繞北太平洋一圈後,到達中國台灣和韓國等地。

如果日本將所有核廢水排入海中,不到半年,整個太平洋都將面臨高輻射威脅。如此看來,全球遭受核污染只是時間問題和程度輕重的問題。

對於日本的一意孤行,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答案是:有。

從法律上看,《防止傾倒廢物和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下稱《公約》)是最好的法律依據。

《公約》要求,簽約國在其內水和外水不得傾倒和焚燒「廢物或其他物質」。日本是《公約》締約國之一,國際社會有權要求日本遵守《公約》,況且核廢水不是一般的廢物和垃圾。

在具體方式上,也有方法避免向海洋傾倒核廢水。日本稱,現在東京電力裝了137萬噸廢水,到明年就超出儲水罐的極限。但再生產和使用更多的儲水罐,完全可以儲存核廢水。

以現在每天產生140噸廢水計,一年5.11萬噸廢水,100年產生511萬噸廢水,只需要4倍於現在規模的儲水罐,就可以裝下100年的廢水。核污染廢水在100年的時間內也足以讓其中的很多放射性核素衰減,直到無輻射或基本沒有輻射。

放射性碘131的半衰期為8.5天;放射性銫137的半衰期為30年;放射性氚的半衰期為12.43年;放射性鍶90的半衰期為28.5年;只有放射性鈈239的半衰期較長,為2.41萬年。因此,把核污水放置於儲水罐是目前最好的方式,既有利於日本,也有利於全球。

現在唯一的因素是地皮。東京電力公司稱沒有土地修建新的儲存罐,但事實是,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有大量因輻射量過高而不宜居住的區域,現在人員都被轉移,也不能進行農業生產,有大量的閒置土地,完全可以用來新建存儲設施。

因此,沒有地皮恐怕只是一個藉口,唯一的原因可能是捨不得花錢。但東京電力公司並不缺錢。2020年,東京電力在全球500強企業裡面排名188。花一些錢購買福島周邊的閒置土地(這些地並不昂貴),以及建造更多的儲水罐,對於東京電力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就連日本國內民間組織「核能市民委員會」也提出,採用「大型儲存罐在陸地上保管」或「用灰漿凝固處理」是現有技術下解決核污水問題的最佳方式。對日本來說,是願不願的問題,而非能不能的問題。

日本為了省錢,就要全球為她埋單。但排放核廢水,日本捕撈的海產首當其衝,到底日本海產還安全嗎?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俄羅斯車市掀起「中國熱」 看看中國車是如何在俄「攻城略地」

2024年04月17日 13:43 最後更新:13:50

多年來,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在內的東斯拉夫文化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幹什麽都學得很快」。現在,這句話被中國的汽車製造印證了。

俄烏衝突爆發後,在外國汽車品牌紛紛撤離的大背景下,俄羅斯汽車市場的空白快速被中國品牌的汽車填補,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供應和銷售在2023年快速增長。截止2023年底,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飽和度已接近頂峰。

中國汽車不再是俄羅斯汽車市場上的「補充」車型,而在銷量排行榜上占據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是如何在俄羅斯「攻城略地」的?現如今,俄羅斯人為什麽偏愛中國汽車品牌?

2023年的前十個月,俄羅斯進口乘用汽車103萬輛,大約是去年的3倍。進口汽車總數的60%以上是新車,剩下40%左右是二手車。2023年俄羅斯新車市場的主要進口來源是中國(約占全部供應量的80%),日本是二手車的主要進口來源(其份額為54%)。

在俄羅斯市場,最受歡迎的進口新車品牌是奇瑞(占比39%,包括奇瑞及其下屬品牌歐萌達Omoda、星途Exeed)、長安(10%)、吉利(8%)。

據autoAstat網站統計,2023年,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的銷量達到創紀錄的55.3萬輛,是2022年銷量的4.4倍。2023年俄羅斯一共進口了中國品牌汽車約80萬輛(同比增長6倍)。目前,俄羅斯還有未售出中國汽車庫存約24.7萬輛。

兩年前,俄羅斯被西方制裁伊始,俄羅斯的汽車市場出現了嚴重的短缺情况。反觀現在,由於從國外市場大量進口,俄羅斯的汽車市場甚至開始出現「過剩」,在這種情况的背後,中國汽車出口的旺盛功不可沒。

填補高端市場需求是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具有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遭到制裁以來,俄羅斯的汽車價格一直上漲,但質量還是難以令人恭維。2023年的9月至10月,俄羅斯乘用汽車的加權平均價格已經上漲到了240萬盧布,而中國汽車的加權平均價格為320萬盧布。

對比之下,俄羅斯人更願意選擇價格略高、但質量却遠超俄羅斯本土品牌的中國汽車。

由於中國汽車的大量出海,俄羅斯市場上的中國汽車逐漸飽和。車企間內卷的競爭導致俄羅斯市場上的中國汽車在2024年甚至出現了降價趨勢。

中國汽車在俄羅斯進口汽車中的份額從2021年的10%猛增到2023年的92%。按照這個趨勢繼續維持下去,到2024年,中國品牌在俄羅斯市場上就會出現相互競爭的情况。

自2023年年初起,俄羅斯本土汽車企業的製造成本上漲了18%,這嚴重影響了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的競爭力。現在,一些中國品牌在嚴峻的「同行競爭」態勢下,還紛紛降低了價格。

這並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進軍俄羅斯市場,但今天中國車企面臨的情况完全不同:西方幾乎騰出了所有的市場空間,競爭降到最低,總體市場形勢和現有的俄羅斯遭受的制裁讓中國企業也能够充分享受俄羅斯政府給他們的優惠政策(而不是以前的口惠而實不至)。中國企業實際上已經接管了俄羅斯現成的、但仍處於閑置狀態的優質經銷商網絡。

長遠來看,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將長期占據俄羅斯汽車市場高達80%以上的份額。

俄羅斯人喜愛中國汽車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有面子,中國汽車看起來非常漂亮。比起「傻大黑」的俄羅斯本土汽車,中國車看起來「高端」得多。

其次,大部分西方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後,俄羅斯人的選擇範圍急劇縮小。如果一個俄羅斯人想要買一輛稍微好一些的車,那麽他只能買一輛拉達LADA(俄羅斯本土品牌),或者買一輛中國車,基本沒有第三個選擇。

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拉達。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拉達。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面對中國車企汹涌而來的競爭潮,俄羅斯政府也不甘本國的汽車製造就此「躺平」。他們正在為發展俄羅斯本土的汽車企業而操心,不僅計劃要增加新車産量,還計劃要加大宣傳,號召本國人開本國車,增加本土車銷量。

「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的汽車供應已暫停,這導致日本、韓國和歐洲品牌無法在俄羅斯上市,而這些品牌占據了我們市場的很大份額,並且許多人已經習慣了這些品牌。因此,首要任務是重啓已經退出的外資企業的網站。未來三四年,要保證國産汽車産量每年保持130萬輛以上的增長水平。70%以上的銷售額應該由我們來完成。」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在俄羅斯知識協會報告廳發表講話時表示。

不過,目前,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擴張的態勢暫無停歇(儘管速度有所减慢)。考慮到俄羅斯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和俄政府「汽車本土化」的戰略,未來在俄羅斯銷售的中國汽車更有可能像中國與西方企業合作的形式一樣,采用「生産本土化」(在俄羅斯生産組裝,但仍然是外國品牌)的做法。這樣的話,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目前唯一的競爭優勢——低價就會進一步遭到削弱。

內地《觀察者網》認為,目前拉達LADA(俄本土品牌)在俄羅斯汽車市場上應當還會再保持兩三年的堅挺地位,等中國汽車品牌實現本地化生産後,情况就難說了。無論是長城(哈弗)、吉利,還是目前在俄羅斯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Evolute(東風),都將成為拉達的勁敵。

根據Yandex(俄羅斯最大的搜索引擎)搜索查詢統計,俄羅斯人並不是從俄烏衝突爆發後才開始對中國汽車感興趣的。早在2021年下半年,俄羅斯人對中國汽車的認知就開始出現非常積極的變化,當時的汽車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來自中國的高檔車,這讓俄羅斯人體驗到了中國汽車的質量。

此外,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主題在Yandex上的搜索查詢總數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長了65%,同比2022年增長了三分之一。自2021年年初以來,俄羅斯人在購車網站上關於購買中國汽車的諮詢數量增加了 2.4 倍。

在俄羅斯知名的中國汽車品牌中,有比亞迪、吉利、長城(哈弗)等中國的知名大品牌,也有長安、江淮等二綫品牌。除了燃油車,在電動車方面,有比亞迪、吉利、東風。

不僅如此,一些新潮的中國汽車品牌型號,如奇瑞歐萌達(Omoda)和長城坦克(tank)也非常受俄羅斯人的歡迎。與2022年秋季相比,現在它們在Yandex上的搜索頻率分別增加了5倍和3倍。

除了這些品牌外,俄羅斯人還「淘」出了一些比較小衆但性價比不錯的中國汽車,比如高合(HiPhi)、紅旗、開沃(Skywell)、極氪(Zeekr)和凱翼汽車等等。

從「低端標志」到高檔品牌的風範,中國汽車品牌在質量、功能、設計、高端感等方面的迅猛進步,讓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受捧。

(1)時尚新穎的外觀設計

十年前,中國汽車在俄羅斯人眼裏還是「不够時髦」的代名詞,人們談起中國汽車,只會說中國汽車的外觀在模仿歐洲、美國和日本的車型。

短短幾年間,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中國知名的汽車企業開始邀請世界上最優秀的設計師來工作。例如,上個世紀初期,來自加拿大的詹姆斯•霍普,這位創造了福特GT90、歐寶賽飛利、福特野馬等衆多車型的設計大師,被邀請成為奇瑞公司首席設計師。

2012年年底,世界知名汽車設計網站——汽車設計新聞(cardesignnews.com)授予了他設計的一款車年度最佳概念車稱號,這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還是第一次。現在,奇瑞首席設計師一職由曾在福特和現代工作過的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擔任。

奇瑞造型中心副總經理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新華網圖片

奇瑞造型中心副總經理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新華網圖片

這些世界各地最優秀的設計師來到中國,他們為中國汽車時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培養了人才。如今中國的汽車設計早已今非昔比,俄羅斯人提起中國汽車都對它們拉長的輪廓、銳利與流暢的綫條交織、巧妙的散熱器格栅設計而贊不絕口,中國汽車外觀新穎、時尚、令人難忘,而且往往充滿高科技元素:如動態轉向燈、全LED光學器件、自動近光/遠光切換系統、駕駛員車門陪伴系統等等。

(2)高品質的汽車內飾

曾幾何時,人們認為中國汽車的內飾由廉價材料製成,沒有任何高科技含量和「高級感」。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現在,如果你再看看2023年的中國汽車,你一定會為它的誠意所打動。

如今,中國汽車在內飾品質上不落後於任何競爭對手。舒適的通風座椅、帶音響控制按鈕的舒適方向盤、內置導航系統的操作界面以及駕駛員眼前顯示各種信息的巨型屏幕是中國汽車的標志。同時,中國汽車的機艙人體工程學設計也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3)豐富的汽車配套設備

中國汽車在汽車各種附加功能設備數量上遙遙領先。一款中國中高檔車的基本配備包括全方位視野系統、倒車雷達、遠程啓動、高品質音響系統、兩塊12.3英寸屏幕、通風真皮座椅、空調、電動調節座椅等等。這樣的一套設備配置,俄羅斯人通常只能在高檔西方汽車上享受,現在他們有了接近完美的平行替代。

(4)安全可靠的發動機

汽車製造企業獲取發動機的方式通常有三種:第一種是從第三方公司購買動力裝置(適合小公司),第二種是獲得生産許可,生産別家公司的發動機,第三種是自行製造。俄羅斯公司喜歡走的是第二條路,乍一看這似乎確實簡單方便。然而,中國汽車品牌往往會選擇複雜且費勁的第三條路——自行製造。

二十五年前,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擁有了自主生産具有完整周期的動力裝置的能力。自1999年以來,據估算,中國汽車企業已生産了上億台發動機,其中許多發動機用於出口。如今,中國汽車發動機的性能不懼任何對手的挑戰。比如經典的1.6TGDI汽油發動機,得益於渦輪增壓等高科技手段,該發動機功率達到186馬力,最大扭矩275牛米。

中國的發動機不僅具有高功率這樣顯著的特性,而且還相當可靠。在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中國汽車的車主往往能享受終身保修的福利。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飛躍。自2006年以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CATARC) 一直負責汽車安全方面的工作,包括進行獨立碰撞測試等。一款中國汽車如果想要通過他們的考察,不僅要重視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的安全,對後排乘客的安全更要同樣重視。

現在,中國汽車企業將安全性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了行人碰撞軟化、緊急制動和方向穩定系統上。我們已經享受到了這項工作的成果:中國汽車的安全性毋庸置疑,它們往往擁有7—10個安全氣囊以及車盤穩定系統。當道路上出現障礙物時,它們可以迅速停車,可以監控事故高發點的情况等等。

此前,中國汽車被認為是歐洲、韓國或日本汽車品牌的「廉價替代品」。現在,中國汽車本身就代表著潮流,這與中國汽車的高質量是分不開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