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葵涌邨疫情蔓延 議員擔心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博客文章

葵涌邨疫情蔓延 議員擔心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葵涌邨疫情蔓延 議員擔心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2022年01月25日 11:10 最後更新:12:26

葵涌邨疫情持續蔓延,雖然數字僅佔69宗,較星期日稍見回落,未有幾何級上升,但邨內另外8幢大廈卻有零星個案,其中5幢首次錄得確診個案,令人擔心疫情橫行只是下一輪爆升前的平台期。

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應對緩慢之餘,特首仍然自我感覺良好,擔心香港因此車毀人亡,需要負上沉重代價。

陳凱欣。

陳凱欣。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前食衞局政治助理陳凱欣認為,政府已經接連錯失時機,第一,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上星期四晚,到逸葵樓視察時提醒了政府,必須要求住戶持有陰性檢測結果才能外出,然而大廈第二日早上未有人把關,情況如無掩雞籠,任由住客如常上班上學;第二,映葵樓有確診個案後,未有即時圍封禁足;第三,星期日葵涌邨陸續有數座出現零星個案,由於屋邨公共設施大多共用,政府理應下決心,即使不圍封整條葵涌邨,也要把鄰近逸葵樓和映葵樓的三座大廈全數圍封。無奈政府一拖再拖,最後演變成「三遲」局面。她強調,抗疫並非跟在病毒後面,而是必須提前準備。

被問到袁國勇引述當局上周四晚解釋「咁急咁夜做唔到」,陳凱欣直言,整件事令人匪夷所思,無法接受,形容「疫情初期,只有一至兩座爆疫,若果兩座樓出問題,就不夠人手。當更多居民染疫時,該如何說服市民政府有能力應對?」她認為,特區官員有心魔,既不願採納內地抗疫方式,又缺乏動員能力,反問「為何不能讓被圍封的市民在落樓檢測時,一併拿取飯盒,減少送飯上樓的人手?若然準備2700個飯盒是有難度,那找10間食肆,各自預備270個飯盒總能解決吧。」

袁國勇。

袁國勇。

對於運房局的表現,陳凱欣表示,先不論局長陳帆封樓慢,第五波疫情歸根究底,都是運房局豁免貨機機組人員檢疫,縱容「客機去,貨機返」所致的,甚至到今時今日,沒人倒垃圾,都能夠解釋稱「外判公司清潔工要去隔離」,令人不禁反問「是否整個香港僅有負責葵涌邨的外判公司清潔」。她擔心特首自我感覺良好,高官認為防疫措施快狠準,但現實是,第五波疫情要大學自己宣佈停課。

陳凱欣透露,本港的核酸檢測量近乎飽和,而她本人曾經聯絡去年有份協助香港推行普及社區檢測的公司,得知火眼氣膜實驗室仍然在港,只需充氣,找地方安置,就有實驗室使用,因此現在最需要的是港府向內地尋求支援,提升本港的檢測量。

麥美娟。

麥美娟。

同為選委會界別的工聯會麥美娟認為,政府需要加強檢測能力,例如葵涌邨輪候檢測的人龍過長,市民排隊時容易造成交叉感梁,相反,部分檢測中心人手充裕,建議政府彈性處理,允許承辦商抽調人手到其他有需要的地區。

麥美娟提到,圍封強檢期間,政府發放的資訊不充足、不全面,導致人心惶惶,例如有子女稱家人星期三到公立醫院覆診,擔心改期的話會被安排較遲的日子。她又感謝公務員積極支援抗疫工作,例如昨日在大窩口邨見到環境局常秘謝小華聯同過百名環保署職員到富強樓協助強檢,重申抗疫並非交由某一部門,而是需要大家共同配合。

就近日熱議的全民檢測,麥美娟強調,除非疫情去到一個嚴重地步,如武漢初期的大爆發,否則全民檢測與禁足令近乎無關。她解釋指,工聯會提倡的做法類似現時葵涌邨未被圍封檢測的樓宇,要求全港市民在指定時間接受檢測,批評特首將焦點轉移,「每次講全民檢測政府都講居家令,其實我們都不是講居家令,例如內地很多城市沒全面圍封,亦可做到全民檢測,香港反而大幅落後於內地」。

陳恒鑌。

陳恒鑌。

另一議員,民建聯陳恒鑌就為疫況感到擔憂,特別是逸葵樓單日新增確診個案仍然維持兩位數增長,逸葵樓累計已達120幾宗,是繼沙士後疫況最嚴重的大廈之一,直逼2003年淘大花園E座130多宗染疫個案的數目。至於葵涌邨鄰近地區,相繼有大廈住戶確診,如大窩口邨,葵盛東邨和荃灣象山邨等,他促請政府加大檢測力度。

除政府訊息不流通,部門之間欠協調之外,陳恒鑌認為疫情目前是持久戰,今次普遍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希望政府研究徵召更多公務員支援。他續稱,第五輪疫情在圍封措施上存在敗筆,諸如資訊溝通、物資供應和清潔服務等範疇都值得檢討和總結,未來若有同類大廈爆疫,都要採取相同甚至更嚴厲的措施。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