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葵涌邨疫情蔓延 議員擔心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博客文章

葵涌邨疫情蔓延 議員擔心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葵涌邨疫情蔓延 議員擔心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2022年01月25日 11:10 最後更新:12:26

葵涌邨疫情持續蔓延,雖然數字僅佔69宗,較星期日稍見回落,未有幾何級上升,但邨內另外8幢大廈卻有零星個案,其中5幢首次錄得確診個案,令人擔心疫情橫行只是下一輪爆升前的平台期。

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應對緩慢之餘,特首仍然自我感覺良好,擔心香港因此車毀人亡,需要負上沉重代價。

陳凱欣。

陳凱欣。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前食衞局政治助理陳凱欣認為,政府已經接連錯失時機,第一,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上星期四晚,到逸葵樓視察時提醒了政府,必須要求住戶持有陰性檢測結果才能外出,然而大廈第二日早上未有人把關,情況如無掩雞籠,任由住客如常上班上學;第二,映葵樓有確診個案後,未有即時圍封禁足;第三,星期日葵涌邨陸續有數座出現零星個案,由於屋邨公共設施大多共用,政府理應下決心,即使不圍封整條葵涌邨,也要把鄰近逸葵樓和映葵樓的三座大廈全數圍封。無奈政府一拖再拖,最後演變成「三遲」局面。她強調,抗疫並非跟在病毒後面,而是必須提前準備。

被問到袁國勇引述當局上周四晚解釋「咁急咁夜做唔到」,陳凱欣直言,整件事令人匪夷所思,無法接受,形容「疫情初期,只有一至兩座爆疫,若果兩座樓出問題,就不夠人手。當更多居民染疫時,該如何說服市民政府有能力應對?」她認為,特區官員有心魔,既不願採納內地抗疫方式,又缺乏動員能力,反問「為何不能讓被圍封的市民在落樓檢測時,一併拿取飯盒,減少送飯上樓的人手?若然準備2700個飯盒是有難度,那找10間食肆,各自預備270個飯盒總能解決吧。」

袁國勇。

袁國勇。

對於運房局的表現,陳凱欣表示,先不論局長陳帆封樓慢,第五波疫情歸根究底,都是運房局豁免貨機機組人員檢疫,縱容「客機去,貨機返」所致的,甚至到今時今日,沒人倒垃圾,都能夠解釋稱「外判公司清潔工要去隔離」,令人不禁反問「是否整個香港僅有負責葵涌邨的外判公司清潔」。她擔心特首自我感覺良好,高官認為防疫措施快狠準,但現實是,第五波疫情要大學自己宣佈停課。

陳凱欣透露,本港的核酸檢測量近乎飽和,而她本人曾經聯絡去年有份協助香港推行普及社區檢測的公司,得知火眼氣膜實驗室仍然在港,只需充氣,找地方安置,就有實驗室使用,因此現在最需要的是港府向內地尋求支援,提升本港的檢測量。

麥美娟。

麥美娟。

同為選委會界別的工聯會麥美娟認為,政府需要加強檢測能力,例如葵涌邨輪候檢測的人龍過長,市民排隊時容易造成交叉感梁,相反,部分檢測中心人手充裕,建議政府彈性處理,允許承辦商抽調人手到其他有需要的地區。

麥美娟提到,圍封強檢期間,政府發放的資訊不充足、不全面,導致人心惶惶,例如有子女稱家人星期三到公立醫院覆診,擔心改期的話會被安排較遲的日子。她又感謝公務員積極支援抗疫工作,例如昨日在大窩口邨見到環境局常秘謝小華聯同過百名環保署職員到富強樓協助強檢,重申抗疫並非交由某一部門,而是需要大家共同配合。

就近日熱議的全民檢測,麥美娟強調,除非疫情去到一個嚴重地步,如武漢初期的大爆發,否則全民檢測與禁足令近乎無關。她解釋指,工聯會提倡的做法類似現時葵涌邨未被圍封檢測的樓宇,要求全港市民在指定時間接受檢測,批評特首將焦點轉移,「每次講全民檢測政府都講居家令,其實我們都不是講居家令,例如內地很多城市沒全面圍封,亦可做到全民檢測,香港反而大幅落後於內地」。

陳恒鑌。

陳恒鑌。

另一議員,民建聯陳恒鑌就為疫況感到擔憂,特別是逸葵樓單日新增確診個案仍然維持兩位數增長,逸葵樓累計已達120幾宗,是繼沙士後疫況最嚴重的大廈之一,直逼2003年淘大花園E座130多宗染疫個案的數目。至於葵涌邨鄰近地區,相繼有大廈住戶確診,如大窩口邨,葵盛東邨和荃灣象山邨等,他促請政府加大檢測力度。

除政府訊息不流通,部門之間欠協調之外,陳恒鑌認為疫情目前是持久戰,今次普遍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希望政府研究徵召更多公務員支援。他續稱,第五輪疫情在圍封措施上存在敗筆,諸如資訊溝通、物資供應和清潔服務等範疇都值得檢討和總結,未來若有同類大廈爆疫,都要採取相同甚至更嚴厲的措施。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網上流傳一張「黎智英案領事出席率大賽杯」,英美領事的出席次數遙遙領先,而隨住案情披露,牽涉出2019年反修例背後諸多外國聯繫,當中的「表表者」亦是英美政客。

網傳「黎智英案領事出席率大賽杯」。

網傳「黎智英案領事出席率大賽杯」。

李宇軒在第49日聆訊時提及,與Mark Simon首次見面,是在港半山區安排與美參議員會面,進行國際游說。

李宇軒指,他在2019年9月19日只知Mark Simon是陳梓華「嗰邊嘅人」,後看報紙才知Mark Simon是黎智英的得力助手。

根據控方展示的資料,Mark Simon在WhatsApp群組「Coffee on Sunday」表示,參議員Rick Scott身在香港,詢問陳梓華、李宇軒是否有空見面。李指,當時是他與另一肥胖前線女子Cath出席半山區會面,由於他當時已籌辦過「國際登報活動」,也到訪過法國及聯合會人權會議,「為國際線有做過嘢,所以佢想我去見Rick Scott」。

李宇軒供稱,Mark Simon安排與美國參議員Rick Scott、Rick的助手Scott Sciretta會面時,美國駐港總領館職員Alan Brinker亦有出席。那次亦是李宇軒第一次見Mark Simon。

其後,主打「國際線」的李宇軒又聯同曾指控「被性侵」中大學生Sonia(吳傲雪)、「爆眼」印尼女記者Veby,以及空姐Diana,於2019年12月赴美,與美國國會議員會面。李宗澤及「Shirley Ho」雖然有參與其中、但沒有出席會面。

李宇軒等人獲美國的香港民主委員會時任總監朱牧民及「重光團隊」安排,前往美國國會山莊,與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 Ted Cruz、Todd Young 及 Marsha Blackburn會面,向他們講述香港反修例示威情況,藉以為美國國會提供理據,推動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制裁法案。

當時李宇軒準備了一份由「重光團隊」及「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IAD)撰寫的制裁名單,列出一共四個級別組的建議制裁人員,包括特區政府主要官員、高級警務人員、建制派成員及部分公眾人物等。文件又提到,若美國實施制裁,可有效保障在港美國公民安全、美國國防及美國在港的經濟利益。

李宇軒指由於會面沒有探討制裁詳情,因此他將過百頁制裁名單文件,轉發及朱牧民,希望他轉交美國國會議員。

公開資料顯示,有份參與撰寫制裁名單的IAD,在2019年7月成立,發言人是張崑陽、邵嵐,同年8月起進行外訪,推動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遊說其他國家仿傚美國立法制裁香港,包括澳洲、英國、德國、瑞士等。

他們曾經在2019年9月推出眾籌計劃,目標為300萬,以支援舉行活動及「民間外交」的費用,並於次月達成眾籌目標。他們亦曾經獲得「612基金」資助,到倫敦及日內瓦進行海外游說,抹黑香港。

至於為何同行還包括Sonia(吳傲雪)、「爆眼」印尼女記者Veby,以及空姐Diana,李宇軒就表示,希望她們以「有血有肉」的故事進行游說,為美國實施制裁提供理據。「去present原來喺香港嘅呢啲demonstration(遊行)、protest(示威)入面呢,原來有呢啲有血有肉嘅人呢,係 victim(受害者)嚟嘅,所以佢講佢俾人性侵嘅故事」。

翻查資料,2019年10月10日,吳傲雪在「中大校長段崇智與學生及校友對話」中,在沒有提供任何實質證據下,七情上面聲稱自己及同學在新屋嶺拘留期間遭受性暴力及虐待。然而當警方表示對事件高度關注並展開調查後,吳立刻改口,於社交媒體及電台訪問澄清,自己並非在新屋嶺遭「性侵」,而是在葵涌警署被「非禮」,其後更一直迴避警方的聯絡、拒絕配合警方調查,令人質疑其「講大話」,以謊言煽動仇警。

英國政客不遑多讓。

李宇軒作供時亦提及,2019年8月,「重光團隊」協助「攬炒巴」劉祖廸安排英國保守黨國會議員Bob Seely到港觀察示威情況。期間李宇軒曾與他晚餐,並帶他到示威現場,當中涉及數萬港元費用,由「英國登報計劃」眾籌所得款項報銷。

李宇軒又提到,「重光團隊」及「香港故事」曾於2019年11月合辦國際監選團,安排英、美、加、澳等多國政客來港監察區議會選舉,藉此呼籲國際關注香港情況。

計劃最初由「攬炒巴」團隊提出,當時了解到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有意來港監選,但不希望有關要求由他主動提出,因此最後以「香港故事」名義舉辦及發出邀請。最終決定邀請更多人來港,認為可以有助李宇軒擴展人脈。

根據控方展示監選團聯絡人,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與李宇軒的WhatsApp對話,裴倫德表示抵港前會刪除對話訊息。李宇軒表示,做法是要減低被拒絕入境的可能,他當時亦制定應變方案,若被拒入境會即時聯絡領事及傳媒。

李宇軒又指,監選活動完結後,他聯同李柱銘、陳方安生在酒店房間與奧爾頓及裴倫德私下會晤,集中講述香港示威情況。對方表示,會盡量引起英國政府對香港的關注。監選團經費共涉超過55萬港元,由Mark Simon個人轉帳50萬元墊支。

隨著黎智英案審訊展開,「劇情」愈來愈入肉, 2019年反修例運動背後的境外黑手亦一一曝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