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香港01》一名記者初步確診,該記者位於大圍的住所昨晚被圍封強制檢測,在檢測時初確。該記者上周六(2月5日)曾出席衞生防護中心記者會。
消息指,該名記者上周六出席衞生防護中心記者會時,出席記者會的官員包括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和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
出席衞生防護中心記者會的官員皆有戴口罩。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記者會台下官員和台下記者距離頗遠,有幾十呎。另外出席記者會的官員皆有戴口罩,以陳肇始為例,近期出席記者會都戴兩重口罩。
到底和確診記者在記者會上同場近1小時的官員,是否密切接觸者?
按內地對密切接觸者的定義,如果與確診病例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閉環境工作、聚餐和娛樂等近距離接觸但未採取有效防護的人員,就是密切接觸者。在同一個室內記者會上,應算是「同一密閉環境工作」,但由於官員和記者都有戴口罩,即是「採取有效防護」,所以應該不是密接者。
確診記者和戴口罩的官員,應屬「時空交集人群」。據內地定義,「時空交集」是指14天內,與確診患者在同時間和空間網格內(800米×800米),共同停留過10分鐘。通俗地說,與確診患者14天內行程軌跡有過交集,無論是通訊信號漂移,或擦肩而過,都有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交集人群。時空交集人群應該接受檢測。
1月5日記者會,只有特首林鄭(中)不戴口罩。
更有趣的問題是: 如特首林鄭那樣堅持不戴口罩出席記者會,若有出席的記者確診,由於是「同一密閉環境工作」,林鄭又沒有「採取有效防護」,所以可被介定為密接者,那麼就要強制隔離檢疫14天了。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鍾劍華早前被懸紅100萬港元通緝,繼鍾庭耀及兩名民研職員昨日(13日)被國安處帶走助查後,國安處今早再邀請鍾劍華妻子及兒子到警署協助調查。
鍾劍華妻子。
警方係分別於元朗及深水埗帶走鍾劍華的妻子伍麗萍及三子鍾子希,據悉二人在鍾劍華被通緝後,迅速匆忙搬離原居所,分別寄居元朗廈村的單位,以及在深水埗基隆街的劏房居住。
鍾劍華三子鍾子希離開深水埗警署。
翻查資料,鍾劍華有三個仔,大仔在美國修讀完碩士學位後,決定留在當地工作,次子則在澳洲完成學位後繼續於當地進修,準備藉澳洲的「救生艇計劃」留在當地。而鍾的妻子及三子就被遺留在香港。
多年來,鍾劍華利用學者身份煽動社會矛盾,頻頻透過社交媒體平台鼓吹「港獨」,更持續透過不同平台和方式請求外國對中國及香港特區進行「制裁」、封鎖及採取其他敵對行動。即使逃到海外,他仍死心不息繼續鼓吹反中亂港思想。
鍾劍華早年在香港大學完成社會科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曾任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並在2009年至2020年間擔任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退休後,他加入「香港民意研究所」擔任副行政總裁,一直以民調報告滲透反政府思想。
2022年3月,鍾聲稱因過往言行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而被警方約談,隨即於同年4月前往英國。此後,他在英國成立「COOTL時代公民教育平台」,繼續以「軟對抗」手段宣揚反華思想。
此外,鍾亦為多家反華媒體撰寫專欄文章,並在《自由亞洲電台》擔任節目主持人,不時發表詆毀香港的言論。鍾劍華還與劉祖廸等海外反華人士共同舉辦研討會,發表煽動性言論,持續對抗中國及香港特區政府。
高人話,國安處自公開通緝6名潛逃海外的嫌疑犯以來,採取一系列打擊措施,包括切斷逃犯的聯繫網絡及資金鏈,並警告各界不可再與逃犯勾結。鍾劍華雖然暫時逍遙法外,但就連累到妻兒在香港陷入無處容身的慘況,現在更涉嫌協助在逃的鍾被帶走協助調查。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亦表示,會對危害國安行為「窮追猛打」,如有機構或個人與危害國安者有「聯繫、支持、幫助」,當局都會「全面調查、追究到底」。對於這些逃犯,大家切勿以身試法,與他們有任何聯繫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