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善信和客戶,常常把地主財神和土地福德正神兩者混淆在一起,即使分清楚也大多不知其來由,大有不知其然或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樣子。下面就讓你們來了解一下兩者的由來吧!
我們一般稱之為土地公、福德老爺、福德正神、福德尊神,而潮汕地區則稱之為「伯公」,因土地爺都是鬚髮皆白的長者形象,所以潮汕人就用對族內長者的叫法來稱呼土地神,希望與之拉近關係。土地神是源於古代「社神」演化而來的「親民神」。負責一定面積土地上的人畜草木的興衰禍福。土地爺跟城隍爺一樣也有官階大小,《禮記·祭法》分為「大社、國社、侯社、暑社」,官位最小的土地神就是我們各自小村子裏的土地公,也就相當於我們的村長,各方土地神的任命也是要經由天庭調配。
地主財神

俗稱地主爺、地基主,是一小塊地方的土地擁有者,負責守護屋內的一切,包括人口平安、錢財進益,對家居內人仕有扶持健康及財富之作用。
我們對土地福德正神的敬奉和地主財神的安奉性質是不一樣的,供奉土地神是因敬重其保境安民,福德廣大;而安奉地主,則是為了安撫其凶性,使家宅人口平安。
頭牙、尾牙的日子
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這兩天都是做生意的商家準備豐盛的供品來向土地福德正神參拜,並且祈求土地公保佑他們生意興隆。拜過土地公之後,商家老闆會將這些祭拜過的供品佳餚與員工們分享食用,也順便聯絡勞資雙方的感情。古時候,人們原將祭拜財神的儀式稱為「互祭」,但因年代久遠,且因後人不察誤把「互」寫成了「牙」,所以,現在也將享用豐盛的菜餚稱為「打牙祭」。一年當中的第一個「牙」,就是農曆的二月二日,因此習俗上稱這一天為「頭牙」;而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牙,就稱為「尾牙」,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十六日。在頭牙這一天,為了求得一年的財運,讓生意蒸蒸日上,一定要記得準備豐盛的供品祭拜土地公,其中象徵財寶的潤餅,更是不可缺少的供品之一。
參拜時間
俗語有云:「頭牙早,尾牙晚。」早上到中午之間為佳,避免下午參拜,認為土地福德正神是老人家,下午有午睡的習慣,盡量不要在下午打擾土地福德正神。
供品
麻糬(黏錢):傳說土地福德正神年紀大,牙齒不好,所以喜歡吃軟的東西,而且麻糬也象徵著黏錢。
糕點(業績高升):土地福德正神喜歡吃甜食,可以祭拜發糕、年糕、小糕點類的點心。
帶殼花生(開運):代表「剝殼開運」的帶殼花生。
水果「招你來早旺」:香蕉、李子、梨、棗子、鳳梨,有正能量涵義。
頭牙拜土地福德正神參拜方式
1. 面向牌位依序擺上準備好的三牲、水果、鮮花等供品。
2. 點香後,誠心地向土地福德正神祭拜,口唸:「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日土地福德正神的聖誕,也是本年第一次「做牙」,善信弟子(信男/女)姓名、出生年月日、上班公司地址,準備了豐富的供品和衣紙來供奉土地福德正神,祈求土地福德正神保佑我們所經營的生意蒸蒸日上、財源廣進。」
3. 上香後,將茶、酒斟滿。
4. 待15分鐘過後,將供桌上的紙錢取下拜三拜後燒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