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寶級變臉大師入校表演國技 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會事

國寶級變臉大師入校表演國技   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會事

社會事

國寶級變臉大師入校表演國技 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2年05月05日 08:17 最後更新:11:09

變臉大師入校表演國技,學生驚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致力宣揚國家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許善慈善基金,二○一九年起走入各區校園舉辦不同工作坊,讓小學生親身接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後因應疫情暫停入校舉行活動多時,及至小學復課首天,隨即邀請「香港國寶級變臉大師」韋飛雄前往上水一所小學,即場展示瞬間變換臉譜的絕活,一眾學生觀看期間大感興奮,校長計畫再通過該慈善團體舉行繪畫臉譜和書法的工作坊,讓學生對國家文化瑰寶有更深厚認識。

許善慈善基金邀請變臉大師韋飛雄在鳳溪第一小學表演變臉藝術,宣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李睿哲攝

許善慈善基金邀請變臉大師韋飛雄在鳳溪第一小學表演變臉藝術,宣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李睿哲攝

成立約三年的許善慈善基金(下稱「許善」),一直致力推廣國家和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象以小學生為主,曾在各區小學舉辦不同主題的「我要承傳計畫」工作坊,例如教導小學生製作雞蛋仔、龍鬚糖和學習國技剪紙、書法等,由於工作坊內容實用有趣,吸引不少學校報名參加,其後因疫情嚴峻,「許善」被逼暫停入校舉行活動,改為透過網上影片教導小學生製作中國結和月餅等,及至近日疫情緩和,小學復課,隨即走進校園舉辦「我要承傳計畫」工作坊之變臉分享日,讓小學生近距離接觸變臉藝術。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學習基本變臉技巧

上月二十五日是位於上水的鳳溪第一小學復課首天,十多名身穿整齊校服的小學生,早上九時許在老師帶領下進入活動室坐下,其餘師生則透過視像出席工作坊,「許善」派出兩名代表,透過簡單問答和短片向小學生講解變臉藝術,令他們初步掌握變臉基本知識,其間學生踴躍舉手回答問題,反應熱烈。

隨後活動室播出中式音樂,「香港國寶級變臉大師」韋飛雄氣勢磅礡登場表演,一舉手、一投足,盡顯功架,一眨眼、一瞬間,已換臉譜,音樂節奏逐漸由慢轉快,甚至由中樂變為多首西方流行曲,包括已故美國歌手米高.積遜(Michael Jackson)的《Smooth Criminal》,臉譜更是中西夾雜,除了有齊天大聖孫悟空,還有鐵甲奇俠、蜘蛛俠和多啦A夢,她一邊變臉,一邊跳舞,短短五分鐘內轉換超過十個臉譜,精采演出獲得台下師生熱烈掌聲。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表演過後,韋即場邀請四名學生出來,教導他們基本變臉技巧,只見學生一板一眼依足指示,右手揮袍掩蓋觀眾視綫,同一時間左手嘗試拉開臉譜,部分人成功除下臉譜,露出本來真臉目,掌握到技術基礎。韋隨後勉勵學生,稱學習變臉和讀書一樣,需多加學習才熟能生巧,希望他們做任何事都要保持積極態度。

七月教繪畫臉譜書法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全程參與工作坊,大讚質素一流,感謝「許善」讓學生接觸及了解到其中一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助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校方將繼續和「許善」保持合作關係,計畫邀請「許善」於本年七月入校舉行繪畫臉譜和書法的工作坊,以加深學生對華夏文化的認識。

在「變臉大師」韋飛雄指導下,小學生表現似模似樣。 李睿哲攝

在「變臉大師」韋飛雄指導下,小學生表現似模似樣。 李睿哲攝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士王」紮作手藝展覽 推廣本地傳統非遺文化

2024年11月21日 13:45 最後更新:11月22日 00:13

紮作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代代相傳。紮作技藝亦被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屬於傳統手工藝類別。天寶樓紮作創辦人夏中建師傅得到康文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資助,以「外剛內柔的守護神」為題,籌辦大士王紮作展覽暨導賞,藉以推廣紮作文化及中華文化。

大士壇的佈局

大士壇的佈局

中國民間傳說有指,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眾鬼遊走於陽間,若缺乏管理,恐怕會出大事。此職責本由慈悲濟世的觀音大士執行,惟其善良面容恐不能服眾鬼,因此化身為面目猙獰的大士王以執行此職。因而在盂蘭節及清明節等大型法會,經常會見到大士王豎立在旁。

大士王的尺寸以頭的大小為依據,傳統以「元」作單位,頭和身高的比例為 1 : 4。七尺高的大士需配置二元頭,四尺高的則配置元半頭。

策展人夏中建師傅

策展人夏中建師傅

黃德輝師傅

黃德輝師傅

製作大士王的步驟是由紮鞋開始,然後紮頭,再紮上身和下身,最後是上紙樸及組裝。大士王是一名武將,在設計和選色方面要有將領之風。廣府式的大士王,是坐山打虎式,舉手提腳,身穿鎧甲,背後插上帥旗,具鎮壓遊魂野鬼的威勢。

大士王

大士王

大士王的鎧甲紮作手藝幾近失傳,現時多改以簡便的印刷為主。傳統的紮作方法則有摺甲、剪甲等,其中摺甲需慢工出細活,將裁好的金沙紙逐行摺成菱角形狀,慢慢拉出來,成為立體的鎧甲,綴以輕柔的手工皺紋紙。單以一雙巧手,簡單的紙張材料,就能紮出堅硬且具美感的鎧甲。

同屬天寶樓紮作的黃德輝師傅示範幾近失傳的摺甲和剪甲紮作手藝。上圖為摺甲,下圖為剪甲。

同屬天寶樓紮作的黃德輝師傅示範幾近失傳的摺甲和剪甲紮作手藝。上圖為摺甲,下圖為剪甲。

「外剛內柔的守護神」紮作技藝展覽,詳情如下:

日期:4. 12  – 10. 12. 2024

時間:上午9時半至下午5時

地點:九龍塘律倫街 7 號省善真堂觀音殿旁

費用:免費入場

導賞日期:12月7,8, 9日

導賞報名方法:https://forms.gle/kGA2kci9ZXKHzfMJA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