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狠批外媒報道,火氣十足,用詞打比喻夠放,而且精準擊中要點。與官場朋友談起此事,大家有一共同看法:盧寵茂今次出招,是要否定他與特首不和的「故事」,為避免這錯誤觀感擴大,他盡顯外科名醫風格,迅速落刀切除。
盧寵茂反擊外媒報道,如做外科手術,出手夠快,主要否定「內鬥論」。
今次外媒報道的「劇本」是,特首超哥傾向支持於 11月國際活動前取消在酒店隔離,而盧寵茂就持不同意見,認為仍要收緊限制,以遏制疫情,推動與內地通關。盧寵茂在「港e局手記」毫不客氣直指,有關的內幕消息猶如《延禧攻略》宮廷內鬥劇情,並質疑「知情人士」講是講非的居心,字裏行間要表達的要點,是政府高層並無分裂,他與特首政策目標一致!
官場朋友說,盧寵茂是外科名醫,開刀無數,其風格是事前細心研判病情,與團隊坦率討論,到有了決定,就立刻精準落刀,出手快狠不拖延,他上任後就防疫作決策,就是如此。我同意朋友所言,可以看到他今次反擊外媒的「內鬥故事」,同樣反映這風格。
政府對防疫策略當然有討論,也有各種評估,但據我了解,說高層出現分裂和矛盾,則偏離實情,有「編劇」之嫌。現時政府內部有幾點看法相當一致:
首先,必須看清楚疫情的走勢,才決定下一步怎行。目前每天確診數字逾萬,死亡與重症人數漸增,必須遏止升勢不回復今年3、4月的水平,防止醫療系統崩潰,而輸入個案維持在低比例,才有條件考慮進一步鬆綁。
政府高層共識是不能讓疫情回復3、4月時的升勢,確保醫療系統不崩潰,才決定進一步放寬。
此外,防疫措施只會更寬,不能「倒轉行」收緊,因為走回頭路引起的民怨更大。所以「3+4」之後何時行[ 0+7」,要看準形勢才拍板。
第三,要同時考慮內地的看法,不能自行其是,因為如香港放得大急,搞到疫情暴升,亦會衝擊內地抗疫。
第四,政府目前還要密切注視其他國家的 Omicron 病毒BA4、BA5的傳播情況,如果來勢猛烈,入境防範就不能大幅放鬆。
當然,政府也知道,入境限制措施阻礙香港對外往來,不利經濟,所以放寬是大方向,不過上述幾個考慮必須堅持,因為如收放失準,隨時陣腳大亂,反而害了經濟。
一些專家如許樹昌等估計,如BA4及BA5感染達7、8成,確診便可能見頂回落。換言之,如果現時能守得住防綫,到 10月後應有轉機。
政府現時正是等候這時機,才進一步鬆綁。此乃高層共識,宮廷內鬥只是想當然的「故事」。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記得香港動亂時期,「黃底」律師橫行,大狀公會變成反政府陣地,卻因高舉專業大旗,令當局投鼠忌器,不敢動手。他們當時拿着美式民主人權做「擋箭牌」,刀槍不入,沒有人會想到,特朗普回朝後,竟然完全顛覆這套美國「普世價值」,其大棒子新一輪棒打目標,是與他和政府作對的律師行,講明「逆我者」將受懲罰,一間頂級律師樓應聲腳軟,其他行家亦開始陸續跪低。此外,調查人員在社交媒體展開大搜查,如發現「反美分子」,即拉人或逐出境,仲惡過前蘇聯特務機構KGB。
《纽約時報》爆料指,特朗普發出新一輪指令,劍指與他和政府作對的律師行,如不「跪低」,即予懲罰。已有大型律師行腳軟,瞬即扯白旗投降。
特朗普與美國法律界一向牙齒印甚深,皆因一些律師行受聘在不同案件「煮死」他,而新政府登場後,馬斯克奉命狂削公務員,引發連串訴訟反擊,一批律師亦被視為抗特的「幫兇」。早已眼火爆的特朗普,終於出手,據《紐約時報》報道,他近日發出一份備忘錄,指示司法部及國土安全部,對那些「不合理、無理取鬧地針對聯邦政府」的律師和律師行,加以嚴厲制裁。
這個指示用意很清楚,就是向法律界發出威嚇訊息,如他們挑戰聯邦機構的政策,政府將運用權力施以「懲罰」。特朗普一露出大棒子,即時令整個法律界震動,曾與他有過恩怨的律師們,更加心驚膽戰,不知魔爪何時伸到。
特朗普講得出,做得到,一間名為Paul Weiss的大型律師行即時被取消保安許可,僱員不准進入政府大樓,而該律師行也不能再取得政府任何法律服務合約,換言之,政府的「水喉」即時關上,以示與政府對着幹的律師行必冇運行,要付出重大代價。
這招大石砸死蟹果然奏效,Paul Weiss是美國頂尖律師行之一,在特朗普出辣手之後,頓時腳軟,隨即與政府達成一系列協議,避免遭殃受罰,包括免費向有關部門提供法律服務,助其推行「侵侵」的政策,其中一項,是幫政府專責小組打擊「反猶太主義活動」。
不過法律界中屬少數的「強硬派」,不肯屈服,實行絕地反擊,硬撼特朗普的指令,例如一間被他針對的律師行Perkins Coie,就入禀法院,控告政府此舉違法,獲裁定暫停對它執行指令。一位擔任人權律師的前司法部官員也直斥,特朗普的備忘錄「打擊美國法制的根基」。
特朗普對這些弱軟的反抗,不會當一回事,繼續對「逆我者」出狠手,白宫發言人就振振有詞反駁,指政府此舉目的是「保證司法制度不再被武器化,被用來損害美國人民」。
這只是漂亮的門面說話,特朗普今次出招,另一目的是公報私仇,明顯例子是,指令針對的一名律師Mare Elias 曾於2016年至2017年間,參與指控特朗普與俄羅斯有曖昧關係的案件,特朗普是記仇的人,如今大權在握,當然要把那律師打殘。
特朗普除了狠狠打壓法律界,最近也嚴查學界中的「反美分子」,據報道,調查人員正暗中在社媒平台展開地毯式搜尋,包括去年支持巴勒斯坦行動的大量相片、影片和帖文,找出涉嫌與「恐怖主義組織」有關的外籍人士,一旦有發現,即把他們揪出,將之拘捕或驅逐出境。喬治城大學一位印度裔助教蘇里,就因被指與哈馬斯有聯繫,將會遣返印度。
此外,近期入境的外籍人士,部分被國土安全部人員搜查手機和電腦,如找出「仇恨總統和政府的訊息」,就可能被拒入境。上述這些做法過往甚罕見,與前蘇聯特務機構KGB比較,猶有過之。
國土安全部等部門,近期在社交媒體對「反美分子」展開大搜查,包括影片和帖文等,又查看外籍入境者的手機和電腦,對人權與私隱一概不理,可說惡過KGB。
特朗普種種狠招,令人見識了什麼是「強權政治」,正在海外口水多多的亂港諸君,還可以繼續吹嘘「美式普世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