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鴨牛肉現「彩虹光」是否變質?食安中心揭1原因呈綠光

樂活道

鴨牛肉現「彩虹光」是否變質?食安中心揭1原因呈綠光
樂活道

樂活道

鴨牛肉現「彩虹光」是否變質?食安中心揭1原因呈綠光

2022年12月03日 17:00 最後更新:12月05日 10:43

究竟肉類出現「彩虹光」可唔可以食?

進食肉類時,有時會發現肉表面會呈現類似「彩虹光」的金屬光澤色,引起不少人對於食用安全疑慮。有網民早前於社交網站上載一張滷水鴨的相片,可清楚見到鴨肉表面發出詭異綠光,擔心肉質已變壞,甚至懷疑可能殘留重金屬。對此,本港食安中心表示,肉類出現「彩虹光」是由1個原因所致,未必代表肉質變壞。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滷水鴨肉驚現詭異綠光

有網友近日在Facebook群組「荃灣人」上載一張滷水鴨的照片,鴨肉表面發出光澤,呈綠色。樓主感到疑惑,發文詢問網友意見,以了解這塊鴨肉是否適合食用。帖文引起熱議,有人搞笑留言「鴨肉的迷彩是幫助牠們在自然界中隱藏行蹤,防止獵食者獵食」、「很明顯肉已變質......你不會打算吃吧?」、「應該是因為刀鋒太利,切到纖維反光位置」。

照片所見,滷水鴨肉的表面呈暗綠光澤色。(Facebook圖片)

照片所見,滷水鴨肉的表面呈暗綠光澤色。(Facebook圖片)

牛肉出現綠光

無獨有偶,台灣也有網民曾於Facebook群組「爆廢公社」發文,稱「頭一次吃到七彩的牛肉」。從樓主上載的相片可見,飯盒內的兩塊牛腱(牛𦟌)表面呈現綠光。帖文引來熱議,有人質疑是否肉質變壞,但亦有人指這代表新鮮,出現此現象很正常。

飯盒內的兩塊牛𦟌表面呈現綠光。(Facebook圖片)

飯盒內的兩塊牛𦟌表面呈現綠光。(Facebook圖片)

食安中心揭1原因所致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肉類在光線下呈現彩虹色屬物理現象,並不代表肉質變差或有食用安全問題。

肉類為何呈現「彩虹色」?

1.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牛肉、鴨鵝等較深色肉類中,尤以近關節筋膜的肉最常見。

2.由於肉類含鐵質、脂肪及其他化合物。

3.當光線照射在肉類表面,在肌肉橫紋結構及纖維特性所產生的衍射作用下,會呈現有光澤的彩虹色彩(如綠色、红色、橙色)。

4.另外,肉類化合物含多種色素,經過加熱及加工處理後,亦可能會產生带彩虹光或綠光的颜色。

5.根據海外的食物安全監管機構,肉類呈彩虹色並不表示肉質變差或有食用安全問题。

6.因此,無論是生或熟的肉類製品(例如燒牛肉片、火腿製品),都可能會在光線下呈現有光澤的彩虹色。

飯盒內的兩塊牛𦟌表面呈現綠光。(Facebook圖片)

飯盒內的兩塊牛𦟌表面呈現綠光。(Facebook圖片)

讀:2招分辨牛肉新鮮或腐爛

根據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頁資料,牛肉呈現綠光主要與以下2原因有關,並教2招分辨綠光牛肉是鮮肉或腐肉:

牛肉呈現綠光2大原因

1.牛肉屬八角型結構體,有類似稜鏡之光反應。

2.牛肉肌肉裡含有微量金屬元素,會形成單純的反光、反射現象。

農委會解釋,金屬元素最常出现在牛腱和後腿部位,愈靠近關節筋膜,愈易發現綠色彩光反應。

2招分辨綠光牛肉是新鮮或腐爛。

農委會指出,通常新鮮牛肉無綠色彩光現象,但冷凍過久或已煮熟的牛肉則較常發生此情況。

1.試試將該牛肉轉換角度,若綠色彩光消失或變淡,則可判定其為正常物理現象。

2.若遭微生物污染,肉品亦可能呈現綠色,但會伴随不良氣味、黏液等其他现象。

透過觀察與嗅聞,就可分辨該牛肉的綠色彩光是否由新鮮物理現象或是腐败引致。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小番茄營養成分大不同!醫生分享「最佳食法」

2024年04月23日 07:00

醫生揭秘大小番茄「最佳食法」,發揮最大營養價值!

示意圖

示意圖

台醫生指出大小番茄營養成分不同並制定「最佳食用公式」

番茄因其酸甜口感深受大人小朋友的喜愛,不論生食還是熟食,其營養價值都不容小覷。台灣知名醫美診所主治醫生吳易儒近日分享了番茄的營養分析,指出大番茄和小番茄在營養成分上有顯著差異,並提供了「最佳食用公式」。

大番茄含抗氧物質建議烹煮進食更易被人體吸收

吳易儒指出,大番茄的熱量和含糖量相對較低,主要富含脂溶性的茄紅素,這種抗氧化物質不僅有助於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損害,在「烹煮」後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示意圖

示意圖

小番茄富含大量維生素A和C生食更能保留營養成分

相反地,小番茄則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其中維生素A含量是大番茄的7倍,而維生素C則多出3倍,這些維生素對於減緩皮膚老化、抑制油脂分泌及改善膚色非常有幫助,「生食」時這些營養成分能被更好地保留。

示意圖

示意圖

根據不同營養需求應選擇不同類型的番茄

由於人們對於熱量控制和營養補充有不同需求,因此在進食大小番茄時也有所區別。吳易儒建議,需要控制熱量的人選擇大番茄,而希望多補充維生素A和C的人可選擇進食小番茄。

營養師指出大番茄抗氧化及輔助減重的效果優勝於小番茄

此外,台灣營養師趙函穎也曾對番茄的飲食建議作出分析,她指出,大番茄抗氧化及輔助減重的效果優勝於小番茄,一顆番茄約含1千克纖維,生吃能攝取豐富維生素A、C,每千克番茄即含有21毫克維生素C。加入橄欖油拌炒熟食可以增強茄紅素的吸收,這種β-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及美白的效果,對男性攝護腺也十分有益。

示意圖

示意圖

營養師提醒餐與餐之間或飯前進食番茄可幫助減重

趙函穎更提醒,番茄最好在「餐與餐之間」或「飯前」食用,可以增加飽腹感並最大化消化酵素的作用,從而幫助減重。她指出,一週可食用番茄3至5次,將之製作成沙拉或煮成番茄湯、炒蛋等熟食,更有助於茄紅素的釋放,提升抗氧化能力,特別適合易胖體質的人。不過她也提醒,由於番茄含鉀量高,腎臟疾病患者應限制其攝取量。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