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飲大食易食滯 中醫教按穴位消滯通便附三款簡易茶療
很適合過年大吃大喝的大家
過年過節大吃大喝,最易有食滯煩惱,特別是脾胃功能較差人士,更有需要盡早消滯化積。註冊中醫師張勇特為大家提供4個有效的穴位供選擇,還有3款製作簡易的湯水茶療,以助解決問題。
中醫穴位按摩向有快速化解膩滯的急救佳效,如欲更徹底調理腸胃,可再按長幼不同體質,選用合適的食療,深化療效。

設計圖片
按摩4大穴位各具療效
張勇医師指,輕柔地按搓以下4個穴位,有助消積、解腻、化胃氣,改善暴飲暴食過後積滞的問
題。
一般每次可用指端或掌根揉約2至5分鐘,也可以用掌心或四指輕 輕 按摩約5至10分鐘 。
消積化滞除脹氣按天樞穴
天樞穴取穴:腹中部,肚臍旁邊兩吋(約3橫指處)
天樞穴功用:天樞屬足陽明胃經,又是大腸的「募穴」,是治療便秘的要穴。天樞穴有消积化滞、消除脹氣的功效,刺激此穴可增強腸胃動力,幫助腸道蠕動,有助身體將食物精華吸收,並幫助大腸排便。
天樞穴是治便秘要穴
按天樞穴可幫助腸道蠕動
按天樞穴可消胃脹氣

按摩中脘穴改善胃脹痛。
胃脹痛、打嗝按中脘穴
中脘穴取穴:肚臍直上4吋(約五横指處),胸骨下方劍突位與臍中連線的中點便是中脘。
中脘穴功用:中脘穴位於胃部,有和胃降逆、化食積的作用,並可以改善各種胃脹痛、打嗝、泛酸、胸悶等症狀。除了直接按摩穴道以外,在中脘穴四周熱敷,然後再畫圆按摩,也有助推動脾胃運化、促進消化及改善便秘。
按摩中脘穴促進消化
按摩中脘穴改善胃脹痛
欲嘔反胃按內關穴
內關穴取穴:手腕内側橫紋正中上2吋,約三横指寬處。
內關穴功用:內關穴有寧心安神、和胃宽胸、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減輕胃脹、打嗝不止、欲嘔反胃、目眩、胸悶都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按内關穴可降逆止嘔
按内關穴可寧心安神

Getty示意圖
調理脾胃消滞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取穴:小腿前外側,髕骨外側凹陷處(外膝眼)下3吋(約四橫指處),脛骨外一吋(約一橫指處)。
足三里穴功用:食後積滞,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推動脾胃運化,生化全身氣血,達到消滞健脾的效果。足三里為保健要穴,有調理脾胃、和腸消滞、清熟化濕、降逆利氣、扶正培元的作用。
按足三里穴可推動脾胃運化
按足三里穴可消滞健脾
按足三里穴可和腸消滞
配合食療 徹底調理脾胃
按體質及年齡選配湯療
化滞通便茶消食化積
化滞通便茶:山楂、枸杞子、厚樸花、龍眼肉、

降三脂湯。
降三脂湯尤合中、老年人
降三脂湯材料:白背木耳5錢、白扁豆5錢、生薏米5錢、枸杞子1錢、山楂3錢、炒谷芽3錢、炒麥芽3錢、紅棗1粒、龍眼肉3錢,可另加豬腱半斤。
降三脂湯製法:將所有用料和配料洗淨,豬腱先汆水,各材料同放瓦煲内,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滚後再用細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降三脂湯適應症:健脾消積、利水消腫、降脂。適合過重、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之人仕,尤其適合中、老年人消食調理之用。
降三脂湯:白扁豆、白背木耳、生薏米 、山楂、炒谷芽 、炒麥芽 、紅棗

小兒消滞湯。
小兒消滞湯消 積健脾胃
小兒消滞湯材料:獨腳金1両、布渣葉1両、雞內金5錢、麥芽3錢、谷芽3錢、山楂3錢丶猪腱半斤、蜜裹4枚、南北杏3錢、鹽適量、陳皮半個。
小兒消滞湯製法:將所有用料和配料洗淨,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滾後再用細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小兒消滞湯適應症:湯中的獨脚金味甘、淡性平,有消食、治疳積煩渴、平肝消積之用。此湯尤其適合小兒消食之用,是小兒的保健佳品。配伍布渣葉、雞內金、麥芽、谷芽等能起消積導滞、健運脾胃的功效。
小兒消滞湯:獨腳金、布渣葉 、雞内金 、蜜棗 、南北杏 、陳皮
小兒消滞湯具平肝消積之用

設計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