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發展局回應將軍澳遊行研減填海面積 部分設施考慮遷入岩洞

政事

發展局回應將軍澳遊行研減填海面積  部分設施考慮遷入岩洞
政事

政事

發展局回應將軍澳遊行研減填海面積 部分設施考慮遷入岩洞

2023年03月26日 18:41 最後更新:18:52

將軍澳都會駅業主委員會26日發起遊行,反對將軍澳132區填海和興建厭惡性設施。發展局發言人回應時表示,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會研究盡量採用削坡方式以減少填海面積,並考慮將部分設施遷入岩洞的可行性。

遊行在雨中舉行。

遊行在雨中舉行。

發言人指出,將軍澳第137區及132區的發展旨在善用土地,創建未來宜居新社區,包括在第137區興建5萬個住宅單位,並趕及2030年起陸續入伙。發展局建議在第132區對出提供最多約25公頃新造土地,以遷置兩個於第137區運作的設施,並容納4個同樣有特定地域要求兼且需佔用臨海位置和依賴水路運輸的設施。這些都是支撐社區特別是香港東部區域日常運作的公共設施。

更多相片
遊行在雨中舉行。

將軍澳都會駅業主委員會26日發起遊行,反對將軍澳132區填海和興建厭惡性設施。發展局發言人回應時表示,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會研究盡量採用削坡方式以減少填海面積,並考慮將部分設施遷入岩洞的可行性。

遊行人士手持「反對將軍澳再填海」標語。

發言人指出,將軍澳第137區及132區的發展旨在善用土地,創建未來宜居新社區,包括在第137區興建5萬個住宅單位,並趕及2030年起陸續入伙。發展局建議在第132區對出提供最多約25公頃新造土地,以遷置兩個於第137區運作的設施,並容納4個同樣有特定地域要求兼且需佔用臨海位置和依賴水路運輸的設施。這些都是支撐社區特別是香港東部區域日常運作的公共設施。

遊行人士手持「反對興建水泥廠 垃圾處理廠」標語。

面對面向居民釋疑 考慮部分設施遷入岩洞

遊行人士須在指定範圍前行。

發言人續指,發展局會研究盡量採用削坡方式以減少填海面積,並考慮將部分設施遷入岩洞的可行性;亦會確保6個設施的設計、外觀和營運都不會具厭惡性或為社區帶來滋擾。

參與遊行人士須戴上號碼牌識別身份。

參與遊行人士須戴上號碼牌識別身份。

將軍澳有居民組織發起遊行,反對132區填海和興建厭惡性設施。

將軍澳有居民組織發起遊行,反對132區填海和興建厭惡性設施。

遊行人士手持「反對將軍澳再填海」標語。

遊行人士手持「反對將軍澳再填海」標語。

面對面向居民釋疑  考慮部分設施遷入岩洞

發言人表示,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政府團隊近日亦主動透過不同渠道,聽取和收集當區居民意見。除出席2、3月的西貢區議會會議外,政府團隊另舉行了10多場與居民會面的活動,並應邀出席地區領袖主辦包括上星期日(19日)和昨日(25日)的居民大會,直接面對面向居民解釋6個設施的功能和必要性,以及相關紓解措施以減低影響,包括6個設施將遠離最近屋苑至少一公里。

遊行人士手持「反對興建水泥廠 垃圾處理廠」標語。

遊行人士手持「反對興建水泥廠 垃圾處理廠」標語。

發言人續指,發展局會研究盡量採用削坡方式以減少填海面積,並考慮將部分設施遷入岩洞的可行性;亦會確保6個設施的設計、外觀和營運都不會具厭惡性或為社區帶來滋擾。

遊行人士須在指定範圍前行。

遊行人士須在指定範圍前行。

參與遊行人士須戴上號碼牌識別身份。

參與遊行人士須戴上號碼牌識別身份。

將軍澳有居民組織發起遊行,反對132區填海和興建厭惡性設施。

將軍澳有居民組織發起遊行,反對132區填海和興建厭惡性設施。

往下看更多文章

發展局:領事機構地契續期屬外交事權 非特區自治事宜 

2023年12月07日 17:15 最後更新:17:59

當局表示,各國駐特區領事機構和國際組織代表辦事處有關房地產的地契續期,受制於獲得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批准為先決條件,如果沒有公署的批准,地契在期滿後不得續期。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有關問題屬外交事權,並非特區自治事宜,特區政府處理時有自己的角色,公署亦有自己的考慮,強調兩者並不相關。如果公署不批准,即使當局決定續期,最終地契亦不會獲得延續。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發言人表示,涉及63個領事館和8個國際組織,土地大約在10塊以下,例如購置用作官邸,以及多層大廈內約100個物業。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去年6月起,要求領事機構和國際組織代表辦事處的房地產審批要求,亦適用於地契續期。局方今年5月向立法會介紹立法建議框架後,公署於7月聯絡特區政府,告知去年中已經生效的新安排,因此當局積極跟進,暫時聽不到領事機構和國際組織方面有反對聲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