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高官當年入中大各有故事「佛系」與「感性」「實際」與「偶緣」
我多年前入行做傳媒時,政府中的華人高官不多,十居其九是港大生,形成「港大幫」,中大人絕無僅有,而且最高都只是「阿二」。世代不同了,新一屆政府的司局長中,「中大幫」人強馬壯,有7人之多,我作為校友,真係老懷大慰!最新一期《中大校友》季刋,約了4位新班子中的中大人高官細說當年情,一些小故事輕輕道來,恍如人生倒帶,重回各人的青蔥歲月,十分好看,也可多了解他們的另一面。

4位中大畢業的高官,(左起)孫玉菡、葉文娟、麥美娟和孫東,細說在中大的流金歲月。
幾個高官在校園聚首,先各自講述他們當時入中大的故事。創科局局長孫東說,他進中大讀博士,有點偶然,當時他本來去清華大學讀博士,但有一天系主任說香港有個機會,問他去不去,他連那進哪所大學都未知,就應承了。一年後中大取錄了他,跟隨一位導師研究機器人,並可賺薪水,第一個月拿的錢,比在內地多9000港元,十分之開心,至今難忘。

葉文娟讀2年級時,企了30多小時火車,到北京大學交流。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就話,自己當年入中大很「佛系」,考完A Level,睇邊科成績好就讀邊科,邊間大學收佢,就去邊間,冇乜計劃。後來入了英文系,選科也不會排隊,有位置就讀。
特首辦主任葉文娟揀科就比較感性,最初受電視劇《北斗星》影響,想讀社工系,但爸爸說她太感性,如做社工會經常不開心,最後哥哥出主意,說她為人老實,還是做政府工較好,她於是最後選了政治與公共行政系。

孫玉菡(左2)在中大宿舍屈蛇4年,朝桁晚拆,卻自得其樂。
有人「佛系」,有人「感性」,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就比較實際。他說讀中六時,學校派一份表格給他,當中一項是中大暫取生,他覺得不用考A Level便入大學,都幾好,所以填上「會考慮」。當時想過報醫科或工商管理,因怕自己劏不了老鼠,而當時中大工管系很熱門,最後選了這系。不過他畢業後就加入政府,從未在工商界工作過。

麥美娟(中間帶太眼鏡)與同學去大嶼山搞O C amp ,那些年的故事說不完。
他們對中大校園生活難以忘懷,葉文娟說2年級時到北京大學交流,原買了火車硬臥票上京,不料同學遺失了車票,在他們苦苦哀求下,售票員讓他們上車,但只有「硬企」位,成班學生就在擠迫的車廂站了30多小時。到涉後入住北大學生宿舍,體驗到當時的尖子,原來生活如此刻苦,感受很深。

孫東畢業時(左)在工程大樓外留影,今日站在同一位置拍照,回憶返晒嚟。
麥美娟說自己在宿舍「屈蛇」兩年,而孫玉菡就住足4年,當時他為人怕醜,但又想住宿舍,鼓起勇氣問只識了5天的同學收容他,結果在崇基應林堂的5人房中睡帆布床,房間內住了7人,雖然如此,這樣的生活,感覺良好。
中大4年不但影響他們往後的工作和事業,也造就了兩段情緣。原來葉文娟與孫玉菡的另一半,都是在中大認識,後來成為終生伴侶。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