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大唐盛禮」 當中包括那些舞?
在剛結束的中亞峰會中,中國在位於西安的大唐芙蓉園舉辦了隆重的「大唐盛禮」歡迎各國元首,可見「大唐盛禮」份量之重。然而,「大唐盛禮」包含了那些內容呢?為何選址在大唐芙蓉園舉行呢?當中又包括那些歌舞表演呢?
西安一地擁有眾多的唐代遺下的歷史遺跡,如大雁塔、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等。不過要重演仿唐代盛世的,則有大唐不夜城以及本文介紹的大唐芙蓉園。

紫雲樓是全園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風貌建築單體。(網上圖片)
大唐芙蓉園位於大雁塔東南側,地處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園內建有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杏園、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唐市等許多仿古建築。
芙蓉園是唐玄宗的行宮之一,位於長安城的東南角,中間有一池名芙蓉池,毀於唐末。芙蓉園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秦代。據說秦時在此地開闢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使曲江成為皇家禁苑上林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隋代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建立大興新城為首都,經過一番改造後,曲江以全新的面貌再現歷史舞台,並且得到新的名字--芙蓉園。芙蓉園與首都大興城緊密相連,其池下游流入城內,是城東南各坊用水來源之一。

御苑門地處園區的西門,取御駕親臨皇家別苑之意。(網上圖片)
在隋煬帝時,黃袞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種水飾,臣君做飲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飲,把魏晉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觴故事引入了宮苑之中,給曲江勝蹟賦予了一種人文精神,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到了唐玄宗時,對曲江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使其盛況空前絕後,達到了其園林建設的頂點。在皇家禁苑芙蓉園內,玄宗修建了紫雲樓、彩霞亭、臨水亭、水殿、山樓、蓬萊山、涼堂等建築,並建了從大明宮途經興慶宮直達芙蓉園的夾城(長7960米,寬50米)經過唐玄宗的擴建,芙蓉園內宮殿連綿,樓亭起伏,曲江的園林建築達到最高境界,各類文化活動也趨於高潮。當時唐玄宗為潛行曲江芙蓉園遊幸作樂,沿城牆專門修築了由皇宮至芙蓉園的夾城。每逢曲江大會唐明皇則攜寵妃百僚登臨芙蓉園紫雲樓與民同樂,唐長安城萬人空巷,皆歡聚遊宴於曲江,大唐盛況可見一斑。

從這角度去看,可見紫雲樓非常適合作為大型歌舞表演的場景。(網上圖片)
再說歌舞表演的場地紫雲樓。紫雲樓位處園區中心位置,是全園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風貌建築單體。紫雲樓由1幢主樓、4個角樓及若干長廊、配房、大門等單體組成,其中主樓與角樓通過拱橋相連,在外觀上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這角度可見八佾舞的表演者縱橫八列分,每列八人,共六十四人。(網上圖片)
歌舞表演部分有「八佾舞」及「芙蓉花舞」。「八佾舞」為中國古代的一種祭祀舞蹈,是祭祀舞蹈中規格最高的,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佾舞的表演者縱橫八列分,每列八人,共六十四人。按照周禮制定的禮法要求,應該是天子八佾,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

「八佾舞」作為天子才能享用的最高規格祭祀舞蹈,特點是舞蹈員數目較多。(網上圖片)
關於「八佾舞」的記載,最有名的出自《論語•八佾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按照周禮,季氏的身份屬於卿大夫,只僅配享有縱橫四列的祭祀舞蹈,現在卻僭越用上「八佾舞」,不但已超越了卿大夫的本份,以至高一級的魯君,達到最高級別的天子水準。如此放肆,當然不為主張復興周禮,回復原來社會秩序的孔子所能接受。不過以「八佾舞」這種古中國帝皇才能享有的最高規格舞接待各國元首,正是恰到好處,表達最高的敬意。

曲水映芙蓉是「芙蓉花舞」想表達的意境 (網上圖片)
另一支「芙蓉花舞」集中國古代詩詞於一身,有曲水映芙蓉,相聚在長安美好場景,期待各國尊重彼此的友誼,也盡顯中國作為大國禮儀風範。

以「芙蓉花舞」表現相聚在長安美好場景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