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政治八卦專欄Emily今日(6月1日)講起港台一單嘢,話港台新聞部有一張貼了34年的六四巨幅表揚信,表揚1989年6月採訪六四事件的新聞部同事,昨日傳出港台中文新聞部總監黃金鳯在六四前夕要求撕下表揚信。《明報》話問過港台中人,話封信真係無咗,但是否新聞總監的意思就無從得知。
《明報》的報道。
聞說黃金鳯好慶,她昨日中了新冠發高燒在家休養中,沒有留意有行家曾找她搵回應,如今覺得被行家擺了上台。
而港台發言人就話,香港電台當局不時根據《政府產業管理及有關事務規例》進行各項工作,以維持一個合適的辦公場所。他們不會對個別揣測性的報導作出評論。
Ariel 追查之下,拼湊出一幅圖畫。
港台行政部門根據《政府產業管理及有關事務規例》要清理辦公室,要清走貼在新聞部內的六四表揚信。清理這些張貼物合理,在六四前夕做就有少少敏感性。
成件事不是港台新聞部的意思,當然也不是黃金鳯去撕信。所以佢睇到行家的報道,就覺得俾人屈咗啦。
《明報》從善如流,晚上更新了網上報導,加番「本報獲悉有關決定與黃金鳳無關。」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警方全力追查JPEX騙案,但有關平台還未停止運作,不但有人把值錢的虛擬幣運走,還有人不知情想存虛擬幣入平台。警方採取行動,兩頭堵截,一邊追查,一邊對JPEX「封App鎖網」,但亦有人質疑警方開「封App」先例。
在電訊商對JPEX「封App鎖網」後,有關網站已不能進入。
問題是如不封App,如何制止有更多受害者?
據了解, 在本周三(9月20日)事件完全曝光後,仍有一名人士,去到虛擬幣找換店, 表示想向找換店購買70萬港元等值的加密貨幣,並出示一個與JPEX有高度關聯的加密貨幣地址,想把加密貨幣存入那個地址。但當找換店掃瞄地址後,持續監察系統出現了警示,表示該地址為 「JPEX 關聯黑地址」。因此,店員根據找換店的合規政策,拒絕了該交易,沒有為客戶把加密貨幣存入該地址,制止了一宗可能進一步受騙的個案。
問題是如果找換店不按合規政策把關,或者客戶本來已有加密貨幣存在其他錢包,而想把加密幣轉入「JPEX 關聯黑地址」,就有新受騙個案會發生。
「封網」是其中一個有效防止新個案的手法。
警方有理由相信名為「JPEX」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是一個騙局。有見及此警方已通知電訊持牌人對有關網站進行審視。根據綜合傳送者牌照特別條件第53條或服務營辦商牌照特別條件第29條,電訊持牌人須防止傳送或傳遞被利用作詐騙用途的電話或訊息或暫停被利用作詐騙用途的服務。由此可見,通訊業有責任保障消費者,以及防止詐騙等罪行發生。
電訊持牌人因而暫停「JPEX」有關網站繼續傳送或傳遞被利用作詐騙用途的訊息或被利用作詐騙用途的服務,目的為防止任何人進一步墮入騙局及蒙受損失。
警方亦已凍結與平台有關人士的相關資產,亦會作資金流向調查,與金融機構合作,試圖追蹤犯罪得益。
高人話,有關平台在被警方調查後,並無主動停止營運,警方採取行動,制止其繼續傳播疑涉詐騙訊息,是防止更多人受騙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