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加炒作軍艦穿越台灣海峽 李尚福警告: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博客文章

美加炒作軍艦穿越台灣海峽 李尚福警告: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加炒作軍艦穿越台灣海峽 李尚福警告: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2023年06月04日 15:25 最後更新:15:35

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美加軍方與媒體聯合炒作台海、南海局勢,美國海軍第七艦隊3日公開宣稱,美國「鍾雲」號驅逐艦與加拿大「蒙特利爾」號護衛艦當日過航台灣海峽。加拿大媒體也跟進炒作「中國軍艦在台灣海峽差點與正在執行加美聯合任務的美國驅逐艦碰撞」。

加媒稱雙方距離不足約137米。

加媒稱雙方距離不足約137米。

對此解放軍東部戰區批評有關國家在台海地區有意製造事端,蓄意挑起風險,惡意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4日在新加坡發出警告: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中國軍隊不會有絲毫遲疑。「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中美緊張關係因台灣問題加劇之際,美國海軍第七艦隊3日公開宣稱,美國「鍾雲」號驅逐艦與加拿大「蒙特利爾」號護衛艦當日過航台灣海峽。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聲稱,此次航行是在所謂「國際法關於公海航行與飛越自由的規定適用的水域」開展的「例行」活動,體現「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關於『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

美國鍾雲號驅逐艦。

美國鍾雲號驅逐艦。

加拿大環球新聞網3日以此為題繼續炒作美加軍艦過航台海,稱中方軍艦「逼」美軍艦改道致雙方險些相撞,將解放軍海軍的合理應對抹黑為這是中國「在南海的最新挑釁軍事行動」。

當時正在加軍艦上的記者麥肯齊·格雷3日在報道中聲稱,他在艦橋翼上目睹中國軍艦改變航線,以「相當快的速度」從「鍾雲」號前橫切過去。

加媒稱解放軍軍艦一度駛近「鍾雲號」甚至加速橫切到其前方。

加媒稱解放軍軍艦一度駛近「鍾雲號」甚至加速橫切到其前方。

報道援引「蒙特利爾」號護衛艦艦長保羅·蒙特福德的話稱,中方軍艦曾通過無線電告知美方,他們正試圖進入中方領域,若「鍾雲」號不改變航線,雙方即將發生碰撞。美艦回應聲稱要中國軍艦遠離「鍾雲」號,但最終還是不得不選擇減速並改變航向。

面對鏡頭,蒙特福德炒作並指責中方做法「不專業」,指稱兩艦最近時距離不到150碼(約137.16米),宣稱中方軍艦提前向「鍾雲」號開去前事先喊話顯示此舉是「故意為之」,還辯稱美加聯合任務是在所謂「國際公認水域」進行。

不過,他同時提到,中方並沒有對「蒙特利爾」號采取同樣的做法,當時中國軍艦與「蒙特利爾」號的距離保持在了1000碼以內,蒙特福德稱這一距離「是安全的」。加拿大環球新聞網還在報道中承認,美加艦艇此前已在南海水域航行了一周時間。

據報道,正在新加坡參加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的加拿大國防部長阿南德也已獲悉此事。她一方面聲稱要「增加地區和平穩定」,保證地區行為者的「負責任參與」為底線,一邊又揚言美加軍艦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航行。

在給加媒的一份聲明中,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駁斥稱,美加軍艦「公開炒作」其過航,解放軍海軍及空軍對此「合法專業」跟監警戒。

針對此次過航,東部戰區發言人3日發表講話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跟監警戒,依法依規處置。有關國家在台海地區有意制造事端,蓄意挑起風險,惡意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戰區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應對一切威脅挑釁,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4日在香會發表主題演講。

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4日在香會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有一首廣為傳唱的歌曲,歌詞寫到: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4日在香會發言時表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絕不會放棄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更不會犧牲國家的核心利益。李尚福說,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任何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的行徑都是荒謬和危險的。世人看得都很清楚,民進黨當局「挾洋謀獨」、外部勢力「以台制華」干涉中國內政,才是造成台海局勢緊張的根源,也是改變台海現狀的最大麻煩制造者。

李尚福強調,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不會有絲毫遲疑,不畏懼任何對手,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事實上,美加等國軍方與媒體合作炒作台海、南海局勢的做法並不鮮見。今年2月,美媒就曾炒作曝光美軍P-8反潛巡邏機攜來自《華爾街日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多名記者竄擾中國南海島礁時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無線電警告和戰機伴飛驅離的一幕。

今年香會前夕,美軍亦公布所謂中國戰鬥機在南海「國際空域」以「不專業」方式攔截美偵察機的視頻,為美防長大會發言「喂料」。對於美方艦機在南海的活動,中方已明確表示,美方艦機對中國島礁進行抵近偵察的有關舉動極易引起誤判和引發海空意外事件,是十分危險和不負責任的。

至於所謂「國際水域」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去年6月在記者會上曾明確回應指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由兩岸的海岸向海峽中心線延伸,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他表示,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聲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意在為其操弄涉台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製造借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李尚福

往下看更多文章

總理之路快將到頭?特魯多一周內遭遇兩場外交危機

2023年09月28日 11:16 最後更新:11:25

沉默數日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終於就已經辭職的眾議院議長安東尼•羅塔表彰烏克蘭納粹老兵一事做出正式道歉。

特魯多在風波後首度發聲,就「表彰烏克蘭納粹老兵」正式道歉。AP圖片

特魯多在風波後首度發聲,就「表彰烏克蘭納粹老兵」正式道歉。AP圖片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2日在加拿大國會發表演講,羅塔邀請98歲的烏克蘭裔老兵洪卡到場並稱讚他是「二戰時烏克蘭的作戰英雄,也是加拿大的英雄」,現場所有議員以及澤連斯基都起立鼓掌致意。

烏克蘭裔老兵洪卡(右一)。AP圖片

烏克蘭裔老兵洪卡(右一)。AP圖片

媒體隨後披露,這名老兵二戰期間在一支由烏克蘭族志願者組成的部隊中服役,這支部隊效忠納粹德國。這一事件在世界各地猶太社區引起軒然大波,也引發俄羅斯、波蘭等國不滿。面對輿論壓力,羅塔26日宣佈引咎辭職。

雖然加政府否認事先知情,但最大反對黨保守黨認為總理特魯多難辭其咎,加拿大媒體也紛紛要求特魯多出面就事件作出解釋並道歉,但特魯多已經連續兩天在國會質詢環節缺席。

當地時間27日,特魯多終於在風波後首度發聲,在國會眾議院正式道歉,稱已辭職的眾議院議長羅塔對邀請和表彰這名納粹老兵負有「全部責任」,這是一個令國會和加拿大都深感尷尬的錯誤。

他說:「我謹代表眾議院全體議員,對週五發生的事件表示毫無保留的歉意,並就澤連斯基總統和烏克蘭代表團所處的境地向他們表示歉意。」

特魯多表示,這件事對猶太人和數百萬成為納粹種族滅絕目標的人來說是「非常非常痛苦的」,"我們週五在眾議院的所有人都深感遺憾,儘管我們當時沒有沒有意識到背景情況,但我們還是站了起來,鼓了掌。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也是對那些在納粹大屠殺中喪生的數百萬人記憶的褻瀆。」

特魯多道歉後,波利耶夫和新民主黨領袖賈格米特 • 辛格質疑特魯多為何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出面道歉,波利耶夫則不滿特魯多代表國家道歉的力度還不夠。

加拿大一周內發生兩起外交風波。AP圖片

加拿大一周內發生兩起外交風波。AP圖片

這已經是加拿大一周內發生的第二起外交風波,特魯多日前指控印度特工涉嫌今年6月在加境內殺害錫克教領導人尼賈爾後,加印兩國關係驟然緊張,兩國互相驅逐外交官。

加媒CBC稱:「加拿大一而再地讓盟友陷入尷尬境地,在猶如一團亂麻的國際事務中,該國目前狀況好像被人當頭砸了臭雞蛋。」

印度「News18」新聞網認為,特魯多對印度的指責似乎是一種轉移視線的策略,特魯多為挽救仕途將外交政治化,危及印加關係。這一事件不僅破壞了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還暴露出加拿大的公然虛偽和對既定外交準則的漠視。美國《國家評論》稱:「總算有一次,加拿大政府,我們的北方鄰居,在政治瘋狂和陰謀方面超過了我們。」

印度與加拿大的外交爭端,讓美國感到十分為難。有分析稱,美國一邊要拉攏印度,一邊要安撫盟友,因此對加印外交爭端持模糊態度。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學者羅蘭德•帕里斯認為,加拿大外交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在第一階段,加拿大外交主要依靠當時最強大的英國;在第二階段,加拿大主要依靠美國。在前兩個階段,面對殘酷的地緣政治競爭,加拿大都得到了庇護。「現在不一樣了,未來美國政府會是什麼樣尚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民調顯示,特魯多的支持率不斷下滑,低於其對手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爾近10個百分點。英國《每日電訊報》相關報道更以「特魯多的總理之路可能要走到頭了」為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