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網民發佈「三亞被宰記」稱買海鮮被騙 官方:明碼標價未發現掉包

兩岸

網民發佈「三亞被宰記」稱買海鮮被騙 官方:明碼標價未發現掉包
兩岸

兩岸

網民發佈「三亞被宰記」稱買海鮮被騙 官方:明碼標價未發現掉包

2023年06月05日 11:49 最後更新:12:00

「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眾號5日凌晨發佈一則關於抖音網友發佈「三亞被宰記」的調查情況通報,經執法人員調取閉路電視進行調查,未發現海鮮銷售商家和加工店存在掉包及故意摻雜的違法行為。

內地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布所謂「三亞被宰記」。

內地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布所謂「三亞被宰記」。

據通報稱,2023年6月2日,抖音平台一個網名為「安**」的網民發佈影片《三亞被宰記》,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一時間聯繫「安**」並在其抖音號平台留言,至今「安**」未回復。因影片中反映「三亞吃水果被騙,秤具不准」無法顯示具體商家名稱等信息,後續待該網民回復或提供相關證據後進一步調查核實。

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後未有發現網民所稱買海鮮被騙。資料圖

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後未有發現網民所稱買海鮮被騙。資料圖

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比對影片內容和實地走訪調查,情況如下:

2023年5月30日晚上9時17分,該網民一行前往位於天涯區新民街102號1樓鋪面後面的三亞戴姐快餐店購買海鮮。經調查,三亞戴姐快餐店所售蝦類價格在當天三亞市海鮮排檔餐飲鮮活海鮮品調控價格內。

同日晚上9時28分,該網民一行到位於天涯區新建街158號1樓的毛哥川味海鮮加工店進行海鮮加工。該加工店規範明碼標價,其所收取費用未超出公示價格,加工單據上有消費者簽名。

網民發布「三亞被宰記」稱買海鮮被騙,市監局調查指店家明碼標價未發現掉包行為。

網民發布「三亞被宰記」稱買海鮮被騙,市監局調查指店家明碼標價未發現掉包行為。

針對該網民反映的「加工後的蝦不全為同一品種」問題,經調查核實,其購買蝦類品種為草蝦,影片中顯示盤中草蝦混有5隻其他品種的蝦為南美白對蝦。該網民當天用餐途中提出質疑後,加工店商家表示可調取監控查看,不存在掉包行為,該網民不願查看監控影片,加工店工作人員遂前往海鮮售賣店了解情況。海鮮售賣店工作人員表示不存在掉包行為,因南美白對蝦和草蝦放在相鄰的筐內售賣時,南美白對蝦跳入草蝦筐內,售賣時未發現,一同售賣給消費者。當天該海鮮銷售店草蝦售賣價格為40元/斤,南美白對蝦售賣價格為35元/斤,經核算5隻南美白對蝦和5隻草蝦的價值差額約1元(人民幣,下同)。海鮮售賣店商家為表達歉意,隨後主動補償約一斤左右的草蝦交由加工店工作人員拿回給消費者。

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度嘗試多個渠道聯繫該網民,以便進一步調查核實相關信息,但未有結果。

網民發布「三亞被宰記」稱買海鮮被騙,市監局調查指店家明碼標價未發現掉包行為。

網民發布「三亞被宰記」稱買海鮮被騙,市監局調查指店家明碼標價未發現掉包行為。

往下看更多文章

調查:疫後本地消費力外流 社企經營成本壓力升

2023年08月23日 11:18 最後更新:19:05

香港社會企業總會建議,當局為社企租戶延長租金寬免或資助一年,公營機構若採購社企產品可按採購額獲稅務減免;

有調查發現近8成受訪社企表示,疫情後平均生意額有上升,當中近6成生意額增長約1至2成。調查亦發現,1成半受訪社企指,本地消費力外流,帶來很大影響,部分社企就反映經營成本上升。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負責調查的香港社會企業總會認為,反映社企生意復常動力仍然不足,尤其是教育及培訓業界。總會亦指,與去年調查結果相比,社企整體現金流有改善,但仍有1成6社企指疫後只有少於3個月現金流。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總會建議,當局為社企租戶延長租金寬免或資助一年,公營機構若採購社企產品可按採購額獲稅務減免;若政府再派消費券,可考慮預設當中5%消費額,用於指定社企消費。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調查在7月上旬進行,收回122份問卷,約佔全港社企數目2成。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