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5月27日宣布清盤,創黨成員湯家驊接受《堅料網》訪問,回憶當日在他家裏,與其餘3位創黨成員決定組黨,最後公民黨愈走愈激,湯家驊發現與黨友理念愈來愈遠而退黨,他說自己「不懂閱人,後悔組黨。」

湯家驊
湯家驊在訪問中透露,2003年百萬人上街後,他與梁家傑、余若薇、吳靄儀組成45條關注組,其後被說服出選立法會,2004年4人全當選立法會議員,進入議會後,發現議員背後若沒有政黨支持,很難發揮到議員議政的作用,於是他游說其餘三人聯合組黨,組黨更是在他家裏吃飯時決定的,公民黨就此成立。
公民黨創黨宣言明言,與中央保持溝通,原本目標是代表中間最大多數的一群,包括中產及專業人士。然而後來愈走愈激,導火線是2010年反對派發起對抗式動「五區公投」,更讓他感到擔憂的是,部份反對派支持者以惡毒語言批評不同意見人士,印象最深是華叔(司徒華)公然被辱駡,駡他患腦癌,希望他早點死去,令湯家驊深感震驚。
湯家驊憶述,在討論「五區公投」的非正式會員大會上,他第一個發言反對,表達完反對理由後,全場鴉雀無聲。第二位發言的是知名學者,還未說完,已經有其他黨員站起來,走到學者面前,用手指直指對方鼻尖,用粗口大聲漫駡,駡到對方無法說出自己的理據。第三位發言也是同樣遭遇,在場的黨領導層,包括黨主席、黨魁(時任主席關信基、黨魁余若薇,外務副主席黎廣德、內務副主席梁家傑、秘書長陳家洛)都沒有出言制止。
湯家驊記得,雖然這些學者黨員沒有即時退黨,但卻靜悄悄地不再交會費,不再參與任何會議。
2014年《版權條例》時,他代表公民黨與政府談了一個「中間落墨」方案,但到最後拍板前,公民黨突然提出反對,當時湯家驊很氣憤,說了句:「如果這樣我會考慮退黨。」
當時他沒有退黨,到了2015年,雙方終於正式決裂,退黨時他對余若薇說,要與公民黨一刀切,決定將物業股權出售。余若薇第一時間問他,以購買物業當日的價值計算,還是以當時市值計算?湯家驊強調,只想收回購買物業時投入的資金,不計較物業市值。湯家驊同時辭去立法會議席,因當日他是以公民黨名義參選。
回顧這段歷史,湯家驊不無唏噓,表示對有黨領導聲言「暴力可以解決問題」感到非常「憤悔」。原本大有可為的政黨,因走錯了路,終於清盤收場。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