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堂早前有學生在飯菜中吃出疑似「老鼠頭」引發關注,官方一再澄清說是「鴨脖」(鴨頸)而非老鼠頭,但公眾不接受此說法 。事隔一周又有學生吃出大毛蟲,官方最新通報表示,6月10日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跟進這次食物安全事件。
驟眼看甚似老鼠頭。
拍片者用筷子夾起異物細看。
拍片者用筷子夾起異物細看。
據報,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調查「6·1食品安全事件」,稍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調查處理情況。
點擊看圖輯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堂早前有學生在飯菜中吃出疑似「老鼠頭」引發關注,官方一再澄清說是「鴨脖」(鴨頸)而非老鼠頭,但公眾不接受此說法 。事隔一周又有學生吃出大毛蟲,官方最新通報表示,6月10日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跟進這次食物安全事件。
據報,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調查「6·1食品安全事件」,稍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調查處理情況。
事源6月1日,有學生在該校飯堂飯菜中,吃出疑似「老鼠頭」。事件在網上瘋傳,引發網民熱議,校方6月3日晚在微博發通報,稱相關異物「經當事人確認為鴨脖」。
6月4日,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再回應,表示事發當天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派人核實,將異物送至專門的檢測機構檢驗,「有時候看東西形狀很像,但是經過工作人員核實,確實是鴨脖」。
不過,根據網絡上公開的相關影片和圖片,該異物體積較大,呈黑色,還可以看到極似老鼠牙的東西。網友深信並非鴨脖,「明顯是老鼠頭」。相關通報和報道發佈後,不少網友仍質疑官方發布的內容。
當日有關部門人員跟進事件。
學院發出通報指已對食品留樣進行採樣檢測。
事源6月1日,有學生在該校飯堂飯菜中,吃出疑似「老鼠頭」。事件在網上瘋傳,引發網民熱議,校方6月3日晚在微博發通報,稱相關異物「經當事人確認為鴨脖」。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表示在食堂吃出毛虫。
學生表示該毛虫長2厘米左右。
6月4日,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再回應,表示事發當天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派人核實,將異物送至專門的檢測機構檢驗,「有時候看東西形狀很像,但是經過工作人員核實,確實是鴨脖」。
該青蟲疑似是天蛾科的幼蟲。
網民辛辣諷刺。
網民不停調侃。
網民花式反諷。
不過,根據網絡上公開的相關影片和圖片,該異物體積較大,呈黑色,還可以看到極似老鼠牙的東西。網友深信並非鴨脖,「明顯是老鼠頭」。相關通報和報道發佈後,不少網友仍質疑官方發布的內容。
網民創作惡搞「鼠頭鴨脖」。
網民創作惡搞「鼠頭鴨脖」。
網民創作惡搞「鼠頭鴨脖」。
網民惡搞「鼠頭鴨脖」創作新字。
網民創作新成語「指鼠為鴨」。
高校飯堂食出「鼠頭鴨脖」和大毛蟲,引發網民熱議。
食安中心公布有關月餅的第二期時令食品調查結果,151個樣本全部通過檢測。
中心表示,第一期調查結果已於本月中公布,在第二期調查期間繼續從不同零售商,包括網上零售商及食物製造廠抽取各式月餅樣本,包括傳統、冰皮、雪糕及其他款式的月餅,進行化學、微生物及營養成分測試。
食安中心。資料圖片
發言人提醒市民應保持均衡飲食,不應過量進食月餅,建議參考月餅的營養標籤,了解特別是糖分、鹽分及脂肪的含量,以便作出較健康的選擇。市民應避免選擇高脂肪或高糖的月餅,即每100克食物含有多於20克總脂肪或含有多於15克的糖。在減少攝入鹽方面,可選擇低鈉的月餅,即每100克食物含有不多於120毫克的鈉。
食安中心公布有關月餅的第二期時令食品調查結果,151個樣本全部通過檢測。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