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索沃領導人稱要讓塞族居民「付出代價」 武契奇:如果我說那些話,早就在華盛頓被絞死了

博客文章

科索沃領導人稱要讓塞族居民「付出代價」 武契奇:如果我說那些話,早就在華盛頓被絞死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科索沃領導人稱要讓塞族居民「付出代價」 武契奇:如果我說那些話,早就在華盛頓被絞死了

2023年09月18日 11:26 最後更新:13:58

科索沃地區領導人庫爾蒂發表爭議言論,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指責歐盟和美國冷待:「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雙重標準行爲。」

9月14日,武契奇和庫爾蒂在布魯塞爾舉行談判。AP圖片

9月14日,武契奇和庫爾蒂在布魯塞爾舉行談判。AP圖片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9月16日報道稱,武契奇和庫爾蒂1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談判,歐盟希望借此推動貝爾格萊德與科索沃當局「關係正常化」。但這場談判以失敗告終,根據歐盟方面的說法,武契奇願意接受歐盟提出的要求,但庫爾蒂拒絕了提議。

在會議結束後,庫爾蒂在接受塞爾維亞媒體采訪時,指責科索沃地區北部的塞族人充當了「武契奇的代理人」,試圖「顛覆科索沃當局」。庫爾蒂還揚言,「他們現在必須爲此承受痛苦和付出代價」。

這一爭議發言引起了武契奇的不滿,他在15日視察塞爾維亞南部尼什市時表示,「想像一下,我在某個地方說,『阿爾巴尼亞族人應該受苦並付出代價』。你能想像全世界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嗎?他(庫爾蒂)的言論已經引起了塞族人的憤慨。」

武契奇還表示,西方國家持續忽視庫爾蒂的爭議言論,這讓人感到擔憂,「似乎沒有人注意到庫爾蒂說的話,或者說他們在裝傻。如果我在布魯塞爾說出這種話來,我早就在柏林、布魯塞爾和華盛頓被絞死了。但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雙重標準行爲。」

他指出,如果類似的爭議言論來自塞爾維亞,歐盟和美國會立即采取行動,因爲貝爾格萊德是一個「易於攻擊的目標」。但實際情况與之相反,美國15日宣布向科索沃當局提供3470萬美元資金,用於「促進科索沃民主和經濟發展」。

武契奇15日在尼什視察塞爾維亞武裝部隊的武器裝備。塞爾維亞總統辦公室網站

武契奇15日在尼什視察塞爾維亞武裝部隊的武器裝備。塞爾維亞總統辦公室網站

科索沃是原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的自治省,1999年6月科索沃戰爭結束後由聯合國托管。2008年2月,在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慫恿下,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但塞爾維亞始終堅持對科索沃的主權。科索沃也沒有獲得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承認。

自今年5月以來,科索沃警察和科索沃當局强推的阿族市長强行進入塞族聚居區行政大樓,引爆緊張局勢。武契奇此前警告稱,科索沃當局的單方面行動或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失控,科索沃緊張局勢正處於24年來最糟糕的狀態。

9月14日,歐盟在布魯塞爾舉行談判,試圖推動貝爾格萊德與科索沃當局「關係正常化」。據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報道,武契奇同意接受歐盟的妥協提議,在確定建立科索沃塞族城市聯盟的流程後,再討論其他問題。但庫爾蒂拒絕接受歐盟的提案。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稱,庫爾蒂堅持要求塞爾維亞先承認科索沃地區「獨立」,然後才能討論塞族城市聯盟等問題。庫爾蒂則在會後表示,他不會要求科索沃北部的阿族市長辭職並重新舉行選舉,也不接受以建立塞族城市聯盟爲「關係正常化」的先决條件。

武契奇批評庫爾蒂的舉動破壞了談判,「我希望將來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因爲我們現在不僅走進了死胡同,還邁入了未知的領域。當你走向未知的時候,你永遠不能確定一切會在哪裏結束。」他重申,和平才符合塞族和阿族的最大利益。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認被中國電動車「打趴」 日系車廠退出內地生產

2023年09月29日 16:28 最後更新:16:40

日本三菱汽車決定退出在中國的汽車生產,其他日本汽車製造商也陷入苦戰,可能重新檢視在中國的營運策略。

日本三菱汽車。

日本三菱汽車。

9月27日《日本經濟新聞》最新消息指出,三菱汽車已敲定了撤出中國的方針。三菱汽車已經與廣汽集團啓動了最終調整,主因是中國電動車(EV)普及和本土品牌崛起,導致三菱汽車在中國內地銷量持續低迷。這意味著,三菱汽車48年的歷程正式畫上了句號。

事實上,從今年三月份的停產開始,三菱已經「實質性死亡」。

雙方合資的廣汽三菱汽車在湖南長沙有一家工廠,也是三菱在中國唯一工廠,長沙廠從3月起已經停產新車,也不會再復產。廣汽集團將利用湖南工廠改造成電動車生產基地。

廣汽三菱由廣汽集團出資5成,三菱汽車出資3成,三菱商事出資2成。預估廣汽三菱公司將保留,但三菱汽車和三菱商事將撤回資金。

今年來廣汽三菱銷量持續下滑。

今年來廣汽三菱銷量持續下滑。

廣汽三菱成立於2012年,巔峰的2018年的銷量曾達到14萬輛。但是今年來廣汽三菱銷量持續下滑,2022年三菱汽車在華銷量同比暴跌6成,僅為36737輛。截止2022年底,廣汽三菱資產負債率高達98.33%,年度利潤虧損擴大至19.4億元。為了輓救敗局,廣汽三菱去年12月推出了混合動力版新車「歐藍德」,但是銷量依舊毫無起色,今年1-6月只賣了了11978輛,同比進一步下滑14.6%。

由於銷量一路暴跌,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大量三菱經銷商承受不住虧損陸續退網,尤其是今年6月份停產後,僅剩的幾家未退網門店也成了擺設,店裡的展車只剩一台歐藍德被放在角落里,主要展位放的都是其他品牌的車型。

隨著從中國內地撤出生產,三菱將經營資源投入東南亞和大洋洲,這兩個地區佔公司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今年7月份,廣汽三菱發佈了「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今年7月份,廣汽三菱發佈了「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5月份,三菱社長加藤隆夫層表示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還將計劃6月份重啓生產;7月份,廣汽三菱又發佈了「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開啓了大裁員,還表示要順應趨勢,抓住新能源轉型的機遇,公司將迎來涅繁重生。

然而如今涅槃重生無門,直接走上了「黃泉路」。

三菱是靠著燃油車時代日本產業優勢躺著吃紅利,如今在這個新能源爆發自主崛起的時代還想躺著賺錢,那就只有說再見的份了。

日經新聞指出,隨著從中國撤出生產,三菱計劃將經營資源集中至佔合併營業收入三分之一的東南亞和大洋洲。此外,據此前媒體報道,廣汽三菱長沙工廠則將由廣汽集團接受,用於生產埃安電動車,同時結構優化後剩下的廣汽三菱員工預計也將被安置到廣汽埃安。

有意思的是,28日上午,三菱公關部門負責人井上徹二緊急回應,該報道(日經新聞)不是公司正式發佈的消息,「還在繼續與股東對話,還沒有做任何決定」。

據市調機構MarkLines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內地的乘用車銷量為2356萬輛,其中,比亞迪等中國品牌車廠市佔成長5.2個百分點,達到50.7%。國外品牌車廠市佔率持續衰退,日系車廠市佔率下滑2.8個百分點至18.3%。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