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許智峯等「走佬」區議員埋堆搞局 「國際綫」新戲碼 選舉近須提防

博客文章

許智峯等「走佬」區議員埋堆搞局 「國際綫」新戲碼 選舉近須提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許智峯等「走佬」區議員埋堆搞局 「國際綫」新戲碼 選舉近須提防

2023年09月25日 19:20 最後更新:19:31

區議會選舉兩個多月就舉行,回想2019年11月時,激進分子群起乘亂搶奪大部分區議會議席,地區議事堂淪為「抗爭騷」舞台,出現空前混亂,直至2021年當局要求區議員宣誓,不少人辭職並出逃,亂局才收場。這批區議員當年意氣風發,如今落難他國,當然心有不甘,所以兩天前在fb宣布成立「香港區議員海外網絡」,誓言繼續搞局,不過只有14人聯名,未見氣勢,雖然如此,因區議會選舉臨近,當局對他們的動作,也不可不防。

許智峯等14名「走佬」前區議員,近日成立「海外網絡」,準備有動作。區議會選舉臨近,當局對此不可不防。

許智峯等14名「走佬」前區議員,近日成立「海外網絡」,準備有動作。區議會選舉臨近,當局對此不可不防。

這個組織由14名身處海外的前區議員組成,落腳澳洲的「風頭躉」許智峯掛頭牌,其餘各人原屬不同地區,都是同一路人馬,部分曾參與暴亂被捕,與許智峯一樣「走得快、好世界」,逃亡外國。

他們除宣布組成「海外網絡」,還同時以「末代民選區議員名義」發表宣言,狂踩香港現時的選舉,聲稱他們將承接民意,擔起連結香港人的工作。

「海外網絡」成員中,包括前區議員葉錦龍(左)和郭子健,都是曾參與佔中和反修例暴亂的激進分子,當年趁亂奪取區議會議席,十分意氣風發,如今當然不甘心。

「海外網絡」成員中,包括前區議員葉錦龍(左)和郭子健,都是曾參與佔中和反修例暴亂的激進分子,當年趁亂奪取區議會議席,十分意氣風發,如今當然不甘心。

究竟這個「網絡」的成員會做什麼實事?從其宣言看,相當之虛無飄渺,只不過是show存在價值的新戲碼。有黃媒就此詢問現居日本的前中西區區議員葉錦龍,他說會聯絡其他議員和團體,推動一些運動,例如近日的「食壽司打卡行動」,藉此「對抗中國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假新聞」。

移英的前葵青區區議員則說,在海外的前區議員有個角色,就是向外界展示真實的香港。長期而言,會研究香港前途的解決方案,例如是不是要推翻中共?是否建立一個流散群體?

從這兩人所言,可見他們有意聯繫海外港人及外國組織,繼續與中央和特區政府「對着幹」,戰鬥意味頗濃。政圈朋友認為,他們掛着「前議員」身份低貶香港的選舉,可以迎合外國「鷹派」政客的攻港策略,就是唱衰香港制度,在這方面,他們仍有可利用的價值。

不過,他們今次開鑼未能澎澎聲,目前在海外的前反對派區議員,人數超過60名,但聯名的只有14人,顯示大多數「走佬」區議員仍未參加,做不到他們囗號中「團結列陣」的氣勢。

郭子健的解釋是,部分人身處的國家,未必容許他們作政治表述,衡量風險後只好低調行事。由此可見,外國政府的風向正在變,未必一定一面倒支持激進港人的「抗中」行動,所以一些人寧願龜縮自保。

雖然這班「走佬」議員今次埋堆未見頭威,不過區議會選舉漸近,不排除他們會連繫在港的地區殘餘力量,趁機搞局滋擾,或在海外大唱對台,製造負面氣氛,當局對此不能不防。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加吸港人背後有「偽善」盤算 美國寧做真小人拒放「救生艇」

2023年12月07日 21:53 最後更新:22:08

英國政府推出「史上最嚴厲」的落閘政策,大幅削減移民人數,BNO港人雖非在受限之列,但也感到刺骨寒意,不知何時政府會「翻轉豬肚」,收緊簽證和入籍審批,例如早前已有風聲吹出,內政部考慮將居英5年可申請入籍,延長至8年,若如此,10多萬BNO港人便半天吊。

英國政府放大批BNO港人入境居留,背後動機十分「偽善」,其實是為了解決「脫歐」後國內一個大難題。

英國政府放大批BNO港人入境居留,背後動機十分「偽善」,其實是為了解決「脫歐」後國內一個大難題。

政策隨政治風向而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不僅英國,加拿大也同樣有變數,政圈朋友指,兩國當年向港人開閘,背後都另有盤算,只是披着「偽善」面紗,騙了不少天真的港人。

英國政府於2020年7月大出茅招,針對《香港國安法》實施,夾硬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內有關BNO持有人沒有居英權的條文,大開中門讓港人移英。這一招有雙重目的,表面上藉「支持港人抗爭」,打擊中國,與美國鷹派相呼應。

另一秘而不宣的盤算,是放大批港人進來,以解決當時英國國內一個大難題。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政府為了向支持脫歐的選民兌現承諾,引入新的移民積分制,歐盟國家在英工作的勞工失去優勢,近七成離開了英國勞動市場;此外,不少來自歐盟國家的大學畢業生,以至專業人士,也紛紛流回歐陸,中下層加起來,兩年內少了40多萬員工。隨之出現的大惡果,就是多個行業都飽受勞工短缺之苦,企業嗌晒救命,更嚴重打擊經濟。

BNO簽證居英計劃就是在那段時間推出,英國政府沒有說白的是,大量港人移居英國,成為了勞動市場的生力軍,他們不少受過大專教育,又拿着在港賣樓套現的資金赴英,既可填補勞工短缺的「大窿」,又給市場泵水,這條數計落真係冇得輸。還有另一bonus ,就是這批港人都對英政府「感恩圖報」,對它而言,可說賺到盡。

英國於2020年「脫歐」後,數十萬歐盟勞工流走,勞動市場人力短缺嚴重,吸納BNO港人可填補「大洞」,這才是2021年推BNO居英計劃的真正目的。

英國於2020年「脫歐」後,數十萬歐盟勞工流走,勞動市場人力短缺嚴重,吸納BNO港人可填補「大洞」,這才是2021年推BNO居英計劃的真正目的。

不過這只是當時的說法,之後兩年多,烏克蘭10多萬移民湧入,其他國家來讀書及打工者,又扶老携幼大舉殺到,去年淨移入人數升到爆晒燈,近75萬人,政府只好匆匆閂閘。對放入來「填窿」的10多萬BNO港人,也開始嫌棄了。

至於加拿大,年前政府給港人推出「救生艇」計劃,學歴和資歷限制大大放寬,來者不拒,多多益善。表面上,同樣是「扮晒正義」,慷慨打救港人,但背後真正原因,是近年移居加國的新移民不斷減少,流走的卻有增加之勢,如情況惡化下去,經濟必然大鑊。

據加拿大公民協會調查發現,移民離開加拿大或繼續遷移的比例,近年一直穩步上升。由2001年至2021年,新移民抵加後10年內選擇入籍的人數,減少了40%。

加拿大政府愈來愈有危機感,因此看中想移居他國的香港人,希望吸他們居加可把移民人數推高,於是急急拉閘放人。由此可見,所謂「救生艇」,救的不是港人,而是加國的經濟。

相比而言,還是美國政府比較老實,不怕做「真小人」。早前有美國記者爆料,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國務卿蓬佩奧的顧問團曾提出給港人放「救生艇」,但被政府內極右勢力阻止,恐怕港人會源源湧入,最後不了了之。

說到底,英加的「偽善」也好,美國的「真小人」也好,移民政策首先考慮的,都是國家的實際利益,永遠反覆無常,話變就變,港人對此不要太幼稚天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