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5資助大學入全球百強 多個學科擠身世界20大 高人: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優勢

博客文章

5資助大學入全球百強 多個學科擠身世界20大 高人: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優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5資助大學入全球百強 多個學科擠身世界20大 高人: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優勢

2024年10月10日 17:00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一個大學校長論壇致辭時表示,本港高等院校高度國際化及多元化,在8所資助大學中,有5所在世界百強之列,令香港成為全球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且不少學院、學科及課程也屬全球首屈一指,獲海內外廣泛認同,將持續優化院校管治,提高香港高教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香港成為全球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不少學院、學科及課程也屬全球首屈一指,將持續提高香港高教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香港成為全球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不少學院、學科及課程也屬全球首屈一指,將持續提高香港高教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蔡局長提及的大學排名,指的是新鮮熱辣出爐的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 本港5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強,其中港大穩居第35位、中大則位列44位,比去年上升9位,是繼2022年後重返前50名,亦是中大歷來最佳排名;科大排名則微降2位至66位;城大則躍升至第80位,也創歷年來最高排名;理大則上升3位至84名。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港大穩居第35位。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港大穩居第35位。

此外,本月公布的「全球首2%的頂尖科學家」,本港亦有逾千大學學者入圍。這項由美國史丹福大學編製的2024「科學界作者標準化引文指標數據庫」顯示,本港共有1,534名學者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較去年增80人,更有13人打入所屬學科領域的全球十大,如大家熟悉的「樹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亦「蟬聯」;而獲聘任為下任中大校長的「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在全科臨床醫學領域排全球第4。另在終身科學影響力方面,共有1,270名香港科學家位列全球前2%,較之前一年增95人。

下任中大校長的「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在全科臨床醫學領域排全球第4。

下任中大校長的「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在全科臨床醫學領域排全球第4。

除THE外,另一個重要指標Quacquarelli Symonds(QS)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 本港大學有4科位列全球十大,包括港大牙醫學排全球第3、港大教育學則排全球第7、中大護理學排全球第8、科大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排全球第10。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大護理學排全球第8。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大護理學排全球第8。

而理大及教大亦分別有學科入全球二十大,包括理大工程—土木及結構排全球第14、教大教育排全球第20、港大法律及工程—土木及結構分別排全球第20位。

本港高校成績斐然,在世界排名中屢名列前茅,除反映香港人才輩出,也證明本港具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條件,正如蔡若蓮局長曾形容,未來10年是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機會,將積極宣傳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Ariel記得去年《施政報告》當局就已提出向「政府獎學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並將「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每年增至150個,希望吸引更多來自「一帶一路」和東盟的學生來港升學。

據教育局統計,上學年8大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及研究院修課課程的非本地生中,只有32%來自其他地區或國家,所以政府以獎學金形式可以加強吸引力。

高人話,由此可見,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很大優勢。除增加獎學金,引入外國優秀學者來港,亦是吸引歐美及澳洲等地學生來港升學的方法,當然積極外向推廣「留學香港」品牌,也是未來大方向,這批非本地生畢業後,長遠留港工作,從而令本港人才庫更多元化,長遠對本港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施政報告

往下看更多文章

財赤龐大削創科投入? 孫東 : 創科投入只會愈來愈增加

2024年12月05日 17:58 最後更新:19:33

特區政府財赤達千億,有報道指在創科技及工業局知會本港5個研發中心,資助將在2028年終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天在《巴士的報》論壇上說,這說法不是太準確,香港在創新科技投入的資源只會愈來愈增加,不會減少。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天在《巴士的報》論壇上說,香港在創新科技投入的資源只會愈來愈增加,不會減少。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天在《巴士的報》論壇上說,香港在創新科技投入的資源只會愈來愈增加,不會減少。

今天有報章專欄指,創科局早前知會本港5個研發中心,即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以及汽車科技研發中心, 政府對它們的資助僅止於2028年,3年後5個中心都要自負營虧。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有研發中心內部人士感到「前路茫茫」。

孫東表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創新,特區政府從去年開始已對香港的創科生態的布局做研究,包括就公營研發機構的定位,重點發展的方向、策略均作審視。他說,有些覺得要繼續堅持,如專注於科學的應用,以至最後產品的落地的研究,不僅不會調整,還會繼續加大支持的力度。

他說,有些就要檢視,視乎跟未來整個發展藍圖,大方向契合度有多高。實際上部份已作了調整,例如有兩個中心將進行一些整合,一個是香港生產力局,另外與一個應科院做一些整合。

孫東說,過去這兩年來,特區政府很多新的措施,實際上都是加速未來幾個大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微電子,芯片等等,都是香港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而且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平台。

孫東說,過去這兩年來,特區政府很多新的措施,實際上都是加速,未來幾個大方向。

孫東說,過去這兩年來,特區政府很多新的措施,實際上都是加速,未來幾個大方向。

他表示,增加的同時,必然會做一些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最關心的是,怎樣保住這批人才。因為現在這些中心,很多人都是香港很難得的人才。而且是除了大學之外,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所以政府一定要把這些人才留住,通過各種各樣的平台。「今天的調整,是為了明天更大踏步的前進,香港的創科資源只會愈來愈增加,不會減少。」孫東說。

孫東又提出未來10年香港創科的願景,他說,首先期望創科產業佔本地經濟規模的比例達到5%,過去一年香港製造業值超過2400億元,按年增加12%,去年製造業增加值300億元,較前一年增加6%,去年經濟如此不景,但製造業產值取得了回歸以來第二好的成績,他期望10年,創科產業規模佔本地生產總值5%。

第二,現時香港在創新科技研發的投入,2022年佔本地生產總值1.07%,孫東認為是太少了,期望到2035年,香港在創科的佔本地生產總值2.5%,如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

第三,他期望河套區及新田科技園,到時候具有相當規模,在環球佔一席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