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小企要求變翻身

博客文章

中小企要求變翻身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小企要求變翻身

2024年10月10日 20:32 最後更新:20:43

經濟環境麻麻,中小企面臨的經營壓力日增,做出口的生意不錯,但做零售的就要捱。如今出現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局面。

特首李家超昨日到生產力促進局訪問,與得到生產力局資助的中小企業座談,了解他們的經營狀況。在座有不少是捱過巨大風浪,最後成功轉型的中小企。原來政府設有40多個支援各行各業、特別是創新行業的計劃,其中部分由生產力局操盤。看完特首的訪談,令人重新思考香港企業、特別是中小企的處境。

經濟有周期,有高低起落。在熱度高漲的時期,生意升價錢升,但原材料、人工和租金都同步上升,但由於賣到好價,成本貴一些都有錢賺。到經濟由高潮走向低潮時,熱度急降,生意可以跌得很快,但成本不一定同步下跌,特別是租金和人工受供應影響,下跌的速度和幅度,很多時會比生意下跌得慢,企業由賺變蝕,可能執笠收場。中小企面對這些逆境,首先要有求變的決心。

可以從三方面探討一下。

第一,生意。經濟好的時候人人願意花錢,經濟差的時候就撳住荷包,整體生意規模收縮是無可避免的現象。在經濟低迷期的時候,消費者用平價的產品取代貴價產品,正常不過。北上消費就是這種現象的體現,如果香港賺錢很容易,叫港人搭一個多小時車到深圳消費都會嫌麻煩,但收入減少時,心態就會改變。

在這樣的環境下,新消費模式應運而生。現在很多食肆甚至茶餐廳都頂不順要執笠,但是兩餸飯店舖就蓬勃發展起來,原因很簡單,30、40元買一個兩餸飯,相對於60、70元坐下來食一個餐,其效益不言而喻。有時花50多元買兩個淨餸,回家只煮白飯,已夠兩口之家食用,甚至比自己買餸煮飯更省錢省事。這種新消費模式,就是以性價比取勝。兩餸飯其實是一種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將提供服務模式簡約化,砍掉客人坐下來吃飯的營運成本,將所有收益回饋客戶。這種模式和砍了動物表演的太陽馬戲,以及取消各種附加服務的廉價航空,基本理念相通,就是一種藍海戰略。所以做茶餐廳做不住轉做兩餸飯,就會搵到新的生意。

第二,人力。香港人力成本頗貴,即使說經濟不好,現在多數行業請人仍然十分困難。很多年輕人沒有打長工的打算,做斜槓族,做一日不做一日,勞動力就折半。甚至有些家長說見到子女工作辛苦,就叫他們索性不要做,年輕人順勢啃老,亦造成年青勞動力減縮。企業應對這種場景,透過自動化甚至智能化的方式減低使用勞動力,是唯一可行出路。

特首在生產力局和位元堂執行董事鄧女士談起,了解到他們的藥品生產線在政府和生產力局的支援下,改造成為智能生產線,包裝產量增加1倍,人均產量提升10倍,能在較少人力成本的情況之下,大量擴大生意規模。未來各行各業都要考慮智能化自動化的運營模式,減低運營成本。

第三,租金。香港租金是另一個頑固的領域,下跌速度很慢。試想一下,如果做生意本來有100元收入80元開支,賺20元,毛利率20%。經濟一差生意跌至70元,但成本維持在80元的話,本來20%的毛利率化為烏有,變成虧損10元。但如果人工和租金快速下跌,由80元跌至60元的話,即是在減縮生意規模的情況下,仍然有錢可賺,獲得一個新的平衡。這就是經濟衰退、企業執笠、成本下降、新周期重臨的基本形態。但如果成本下跌得不夠快,例如租金不跌,就惟有用新方式運營生意。

如何在不需要租金或減縮租金成本之下仍做到生意,是另一個思考方向。上述的兩餸飯從給客人坐下來吃飯半個小時然後收60元,變成為買個飯一分鐘收35元,節約了的租金成本令到生意的周轉速度更快,同一個面積的舖頭生意規模可以做大10倍以上。其實網上銷售就是一種去除租金的主要運營模式,例如和特首對談的母嬰產品公司希望轉型開拓電商市場,但入場門檻成本甚高,他們申請了政府「BUD專項基金」等資助計劃,做跨境電商開拓內地網上零售市場。

無論如何,特區政府推出大量計劃協助企業創新和轉型,中小企如果能用好這些計劃,學習新技術,思考新生意方向,就有望找到新出路。關鍵就是要求變。

盧永雄

Tags:

李家超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共同承責 齊打一場硬仗

2024年11月08日 18:04 最後更新:20:58

美國總統大選剛過,人大常委會正在北京審議再發債6萬億人民幣救市,而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就到深圳,會見香港的商界人士,推動他們加大投資,支持內地和香港。

夏寶龍寄語香港工商界,可以說是循循善誘,耳提面命。早在去年12月全國港澳研究會十周年的慶祝大會上,夏寶龍提到香港社會各界持份者,應該「深入思考、身體力行」時,亦都特別將工商界拿出來單獨討論,指他們是推到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應該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在香港由治及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其後夏寶龍在今年9月在北京接見特首李家超的時候,再點名工商界、企業家要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並要求「把愛國愛港熱情轉化為一項一項具體的實際行動,齊心協力推動香港實現由治及興」。

在夏寶龍今次會見商界的前夕,特首李家超昨日(11月7日)出席本地及國際商會聯合舉辦的《施政報告》午餐會時,亦向在場商界人士表示,要做到《施政報告》的各項措施以達致改革,政府無法單打獨鬥,而是共同責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特首所指的共同責任,意思是指香港的種種工作,不能夠單靠特區政府獨力完成,要推動香港商界,和特區政府一同努力。

夏寶龍今次會見商界時,講話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突出展示出國家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支持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明確釋放了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充分發輝獨特地位和優勢,在助力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作用的信號。指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迎來了可以輕裝上陣,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

中央反覆提醒,推動香港工商界加大力度廿金建香港,主要有兩個背景。

第一,香港正經歷痛苦的轉型。香港過去的經濟比較單一,偏重金融地產,而且經過多年發展之後,無論土地或是工資成本已經變得相當貴,近年出現的北上消費潮,亦都是這一種成本高企、競爭力下降的體現。

香港要負擔得起這一種高成本,就需要有高增長,一定要有各種類型的新產業冒出頭來,從新的金融產業到新的創科產業,要一項又一項的產業發展起來,提質增效,找到新的市場,香港的經濟才能步上新的台階。

不過,搞新生意就必須有人才和資金,在資金方面亦不能單靠政府提供,需要本地和外地的資金,所以如何鼓動本地商界多作投資,亦都是香港經濟能否成功轉型的其中一個關鍵。

第二,地緣政治風險高升。在這個新階段關鍵期,狂人特朗普重回白宮,國際局勢更加嚴峻,香港工商界能做些什麼,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香港由治及興?

面對如此險惡的環境,香港別無他選,只能夠強化自己,應對挑戰。這就讓人想起1997年出現亞洲金融風暴,各國的貨幣受到狙擊,當時南韓的韓圜大跌,南韓的民眾主動捐金出來,支撐國家的幣值。

如今就到了香港各界,特別是工商界貢獻報效的時候。在和平的歲月,大家輕輕鬆鬆就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但是在艱難的時刻,香港人特別是工商界就需要團結起來,為香港這個我們成長發展的地方,作出更多的貢獻。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