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批富人正計劃大選後逃離美國 美媒:數量破紀錄  

博客文章

大批富人正計劃大選後逃離美國   美媒:數量破紀錄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批富人正計劃大選後逃離美國 美媒:數量破紀錄  

2024年11月04日 16:55 最後更新:17:05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1月1日報道,題為「創紀錄數量的美國富人正計劃在大選後離開美國」,指因擔心不論誰當選總統都可能引發政治和社會動盪,越來越多的美國高收入人士正計劃移居海外,其對第二本護照或海外長期居留權的需求創下新高。

據報道,為富人提供移民諮詢的英國亨氏顧問公司(Henley & Partners)私人客戶負責人Dominic Volek透露,美國富人近來成為該公司最大客戶群,佔達20% ,「我們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的需求。」他表示,計劃移居國外的美國人比去年至少增30%。

CNBC報道,有破紀錄數量的美國富人正計劃在大選後離開美國。( CNBC網站截圖)

CNBC報道,有破紀錄數量的美國富人正計劃在大選後離開美國。( CNBC網站截圖)

提供國際稅務和移民法諮詢的萊斯佩朗斯聯合事務所的管理合夥人David Lesperance)亦指,找他處理潛在的移居海外事宜的美國人數量比去年增約兩倍。

此外,報道也援引阿爾頓資本的一項調查,顯示53%的美國百萬富翁表示,無論民主、共和兩黨哪一個贏得總統選舉,都更有可能在大選後離開美國。這種傾向在年輕一代中更明顯,調查指64%的18至29歲百萬富翁,「非常有興趣」透過海外投資居留計畫申請「黃金簽證」。

CNBC說,美國富人一直對取得第二本護照或海外長期居留權頗感興趣,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通常是出於養老、旅行便利等非政治性理由。但該報道認為,美國大選的臨近和政治氣候令美國富人加快了考慮「海外B計畫」的步伐。

有近30年歷史的的萊斯佩朗斯指,過去其美國客戶主要是出於稅收原因而對移居海外感興趣,但現在是因為「政治和對暴力的恐懼」;另亦有人指,最主要的是「我不想生活在一個MAGA(共和黨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美國。」該公司指,也有人擔心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落選會引發暴力,或是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增收「富人稅」計畫。

一項調查顯示,53%的美國百萬富翁指無論民主、共和哪一黨贏得總統選舉,都可能離開美國。尤以年輕一代去意更明顯。(AP圖片)

一項調查顯示,53%的美國百萬富翁指無論民主、共和哪一黨贏得總統選舉,都可能離開美國。尤以年輕一代去意更明顯。(AP圖片)

目前,美國只有在資產出售時才徵收資本利得稅。但賀錦麗的稅收政策主張,淨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富豪,其在世期間的未實現收益也將被徵收資本利得稅。儘管稅務分析師認為,即使民主黨佔多數,該計劃也很難在國會獲得通過,但萊斯佩朗斯表示,這仍然是一種風險,故富人然想買保險 。

除政治原因,也有律師說,促使美國富人考慮移居海外的原因還包括大規模校園槍擊事件,潛在的政治暴力,反猶太主義、伊斯蘭恐懼症等相關的排外現象和歧視心理,以及聯邦政府債務飆升等。

至於移居目的地,亨氏顧問公司和阿爾頓資本稱,美國富人主要青睞歐洲,熱門國家包括葡萄牙、馬耳他、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但由於湧入的外國公民過多,導致當地房地產價格飆升,部分國家已改變規則,提高了投資入籍的門檻。

安提瓜和巴布達成為其中一個受美國富人歡迎的移居地,只需花30多萬美元購買一塊經批准的房地產,就能獲得該國公民身份。

安提瓜和巴布達成為其中一個受美國富人歡迎的移居地,只需花30多萬美元購買一塊經批准的房地產,就能獲得該國公民身份。

因此,安提瓜和巴布達、聖露西亞等加勒比海地區島國越發受美國富人歡迎。據報道,在安提瓜和巴布達,只需花30多萬美元購買一塊經批准的房地產,就能獲得該國公民身份,從而可以自由前往中國香港、俄羅斯、新加坡、英國和歐洲等地。

對來自愛爾蘭、意大利等國的美國人而言,則可以申請所謂的「血統公民」身分。報道說,這種身分通常比投資簽證便宜得多。有些國家如葡萄牙,也提供退休簽證,允許入境並可獲得公民身分。

不過,由於申請累積量大,且背景調查和審批程序冗繁,報道指出,海外公民身份或居留權的申請過程可能長達數月、一年甚至更久,根據美國大選結果的不同,等待名單也可能會變得更長。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歐盟委員會發布國防白皮書,提出增加軍費開支、整合資源推動聯合防禦,並優先採購歐洲製造的武器裝備,旨在讓歐洲到2030年建成「強大而充足」的國防體系,逐步擺脫對外部力量的依賴。

這份白皮書的一大「亮點」在於,它明確將美國和英國的軍火製造商排除在主要採購名單之外,轉而納入南韓、日本以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成員國等伙伴。美聯社分析指出,這是歐盟有意減少對美國安全保障依賴的標誌性舉措。「政客」新聞網歐洲版則認為,特朗普政府反覆無常的態度及其對北約盟友的質疑,是推動歐盟這一決策的關鍵因素。歐洲人開始懷疑,美國軍火商多年來宣傳的「買美國武器即得美國保護」是否還靠譜。

一位不願具名的西歐國防官員坦言:「如果你不斷打盟友的臉,他們終究不會再從你那買武器。」雖然當前歐洲在軍火選擇上仍受限,但長期來看,這一格局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改變。

根據白皮書及相關提案,歐盟將通過協調價格和加快交付,鼓勵成員國優先從歐洲採購軍事裝備。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更多購買歐洲產品,才能強化我們的國防技術和工業基礎。」只有在成本、性能或交付時間等條件明顯不利時,成員國才被允許向外部採購。

數據顯示,近年來歐盟約三分之二的軍購資金流向美國軍火商。而新計劃要求,成員國若想獲得歐盟貸款,至少65%的軍事裝備必須從歐盟內部或挪威等友好國家採購。這一模式讓人聯想到2022年的「REPowerEU」計劃——如同對待俄羅斯天然氣一樣,歐盟如今希望告別對美國武器的依賴。

AP圖片

AP圖片

路透社指出,歐洲國防政策傳統上由各國政府和北約主導,但近年來歐盟逐步介入,這份白皮書標誌其全面轉向泛歐洲防務戰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解釋:「我們不是要挑起戰爭,而是要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捍衛歐洲和平。」

分析認為,俄羅斯威脅是歐洲強化軍工的直接動因,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轉向同樣起到催化作用。他曾揚言奪取格陵蘭島、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並多次質疑美國對北約的義務,甚至突然中止對烏克蘭的軍援和情報共享。這些行為讓歐盟意識到過度依賴美國的風險。

白皮書承認,美國長期以來是歐洲的強大盟友,但華盛頓已明確其在歐洲的承諾過多,需重新調整角色。歐盟委員會國防和太空事務專員庫比柳斯警告:「4.5億歐盟公民不能指望3.4億美國人來保護自己。」「政客」新聞網補充道,美國新政府的「不可靠」表現,讓盟友開始質疑美國武器的可靠性——如果與客戶發生政治分歧,華盛頓能否遠程關停關鍵系統?這一隱憂已讓葡萄牙、加拿大對F-35戰機採購猶豫不決,法國則加碼推動歐洲本土軍購。

為支持這一轉型,歐盟提出1500億歐元的國防貸款計劃,惠及成員國及友好伙伴,如烏克蘭、EFTA國家和候選國,以及南韓、日本等。土耳其和塞爾維亞作為歐盟候選國也有望參與軍售,但美國和英國被排除在外。不過,卡拉斯透露,歐盟正與英國磋商安全合作,加拿大也表達了加強聯繫的意願,澳洲、新西蘭和印度同樣被視為潛在伙伴。

對美國而言,這無疑敲響警鐘。前外交官德拉威稱,盟友對F-35的擔憂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重大危險信號」。2024年美國海外軍售預計達3170億美元,海外市場對其國防產業至關重要。若盟友轉向他處,即便進程緩慢,也可能削弱美國軍工生態系統。智庫專家指出,歐洲過去購買F-35是因為相信跨大西洋合作,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在瓦解這一基礎。

簡單總結,歐盟的轉向不僅是軍事戰略的調整,更是對未來獨立性的投資。正如美國國防工業警告,若歐洲成功「脫鈎」,風險將由美國政府承擔。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