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HKDC爆陰毒趁美大選斷港「米路」財金猛人話美「說客」唔敢接港生意

博客文章

HKDC爆陰毒趁美大選斷港「米路」財金猛人話美「說客」唔敢接港生意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HKDC爆陰毒趁美大選斷港「米路」財金猛人話美「說客」唔敢接港生意

2024年11月04日 20:09 最後更新:20:16

美國總統選戰周二埋牙,單看民調,特朗普與賀錦麗暫時仍難分高下,但賭盤則顯示「狂人」勝算較高,上周末就有人投注3000萬美元買特朗普贏,他們的預測可能準過民調。一位財金猛人同我講,不論兩人誰勝出,對中國將同樣強硬,他擔心香港駐美經貿辦很快會被封殺。在美亂港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也摸到風向,近日大爆陰毒,圖搞垮香港在美的經貿網絡,斷其「米路」,他們在大選之際出手,是為背後「大佬」的下一着棋造勢,港府要有所準備。

美國大選後,新任總統很可能出手封殺香港駐美經貿辦,而亂港組織HKDC趁這時候出陰招,發表「調查報告」指經貿辦等在美搞政治活動,滲透地方政府,明顯誇大。HKDC的背後目的,是為斷香港財路造勢。

美國大選後,新任總統很可能出手封殺香港駐美經貿辦,而亂港組織HKDC趁這時候出陰招,發表「調查報告」指經貿辦等在美搞政治活動,滲透地方政府,明顯誇大。HKDC的背後目的,是為斷香港財路造勢。

美國一批「鷹派」政客,早已對香港駐美經貿辦磨刀霍霍,殺之而後快,眾議院今年9月已通過法案,若政府確認經貿辦不應再享有豁免特權,便須於180日內關門大吉,現時只待稍後過參議院的一關。

眾議院9月己通過封殺經貿辦的法案,只待過參議院一關,政府便可動手。

眾議院9月己通過封殺經貿辦的法案,只待過參議院一關,政府便可動手。

就在此時,HKDC慌死經貿辦唔死得,近日加料落毒,發表一份所謂「研究報告」,「揭露」港府透過經貿辦、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等機構,與美國的商界團體、州政府和政客、智庫等密密建立聯繫,進行「串連」,以影響政府的商貿政策,並「用不同手段傳播支持香港特區和中國政府的政治宣傳」。

報告講到港府在美國四處滲透,神通廣大,進行「次國家級」的政治游說,說已找出有連繫的組織,共有12個之多,並指港府低調聘用國際公關公司 Edelman為它工作。報告故弄玄虛,以戲劇化寫法「揭露」 港府在美國的「政治任務」,但部分內容唔知嚇死,知就笑死,且舉以下兩例。

其一是,報告指由海外港人成立的「香港商業協會」,與經貿辦關係緊密,其參與旅發局的「Hello Hong Kong」活動,配合港府「由亂及治」的宣傳,實質上是政治活動;其二是,紐約經貿辦曾聘請一名做過特種部隊軍官的商界人士做顧問,協助搞「香港龍舟節」等,其實是靠他進行政治滲透,拉攏地方政府。明眼人都看到,這兩件事只不過是普通民間活動,報告卻「作大冇壞」,亂吹一通,極之誤導。

HKDC報告所爆內情雖然得啖笑,但也不可輕視,它把經貿辦、貿發局和旅發局等抹上政治色彩,是為鷹派議員和官員提供「證據」,為封殺這些機構鋪路,目的是切斷香港在美的財路,以達成他們未完的「攬炒」使命。

我與一位財金猛人談起此事,他說早在回歸前,港府已派官員在美國進行政治游說,影響政府對香港的商貿政策,一直延續至今,所以那份報告所說並非什麼新發現。我同意他所講,報告是有意作大,以亂視聽。

他說自從中美陷入「新冷戰」之後,港府在美國做政治游說越來越難,很多「說客公司」(Lobbyist)不敢接港府的生意,恐怕會有政治風險。聽猛人咁講,經貿辦即使想做政治游說,亦好難做得成。

不過財金猛人指,經貿辦的處境確危危乎,新總統上台後,好可能即向它開刀,看來難逃關門厄運,政府要預早準備了。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拜登臨走給逃美港人「護身符」免被特朗普驅趕 仍存變數有排震

2025年01月16日 20:15 最後更新:20:21

特朗普還有4日就「登基」,他競選時講明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是驅走以百萬計的無證居民,其中包括逾4000名於黑暴後逃美的港人,他們都冇移民身份,只因拜登政府實施「延遲強制離境」政策(DED),而暫准留低,但改朝換代後,他們很大機會被視為「瘟神」被趕。就在這危急時刻,拜登今日決定將DED延期兩年,給逃美港人及時送上「護身符」,可避過特朗普的「無情刀」,不過這位新總統慣了打橫行,會否照單全收,還是照趕可也,仍存有變數。

拜登臨走前給逃美港人及時送上「護身符」,延長DED暫居政策,以免他們被特朗普上任後驅趕,但仍在有變數。

拜登臨走前給逃美港人及時送上「護身符」,延長DED暫居政策,以免他們被特朗普上任後驅趕,但仍在有變數。

拜登於2023年1月將DED延長至今年2月5日,還有半個月就到期,特朗普下周一就上台,那4000港人隨時與其他無證居民一樣,被掃地出國,許多人一直為此惶恐不安,冇覺好瞓。

就在這時候,鷹派政客與反華亂港組織終於出手,眾議院3名議員前天致函拜登和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呼籲再次延長針對逃美港人的DED,為期48個月,理由是一貫的「政治抹黑」,指香港「打壓民主人士」,並進行跨境鎮壓,故美國政府須保護在美的港人,以「展現與香港民主倡導者的團結,以及彰顯美國作為自由民主燈塔的地位」。

他們發出呼籲後,亂港組織立即大聲疾呼和應,包括獲鷹派勢力撐腰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以及由幾名通緝犯組成的「香港民主委員會」,顯然是早有默契的大合唱,目的在保住逃美的幾千「手足」,繼續以美國作為亂港基地。

他們可能與拜登已有溝通,互唱雙簧,在出信後兩天,拜登今日就向國土安全部發出「備忘錄」,指示延長對在美港人的DED計劃兩年,至2027年2月5日為止。他在文件中說,延期是展現「美國支持香港居民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由於至今已有逾200港人因涉顛覆國家罪被捕,這促使他作此決定。

政圈朋友分析,拜登臨走有此舉動,有幾個可能原因:一來他是以DED保護逃美港人的始作俑者,臨走前延長這「功績」,可保住自己面子;二來他還可藉此維持「支持香港民主抗爭」的光環,不讓特朗普沾光;三來這決定也可與特朗普抬槓,以示反對他驅趕無證移民的政策。

雖然拜登今次行先一步,搶了主導權,並製造既成事實,不讓特朗普出手,不過這批逃美港人是否就可以坐定粒六,平安留美,逃過被驅厄運,仍很難說得定。特朗普的作風是不按常理出牌,也不受對手所訂規則縛束,若他上任之後,想展現趕盡無證居民的決心,排除一切「例外」,隨時可能改變拜登的政策,那時逃美港人一樣無運行。

兩任總統交接,猶如兩股氣流相撞,天氣必然變幻無常,DED計劃延長是否已一槌定音,還有待特朗普就職後的取態,逃美「手足」不要開心得太早。

特朗普誓言要趕盡無證居民,對逃美「手足」未必會網開一面,雖然拜登延長DED,但他們能否留低,還看特朗普上任後的取態。

特朗普誓言要趕盡無證居民,對逃美「手足」未必會網開一面,雖然拜登延長DED,但他們能否留低,還看特朗普上任後的取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