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顛覆案」如何判刑今日終於揭盅,一如預料,法官裁定主腦戴耀廷為「首要分子」,以15年為量刑起點,因他認罪減刑三分一,判囚10年,結果符合預期。這宗國安大案雖暫告一段落,但一些深層的疑團,仍待解開,其中之一是,在戴耀廷背後,有沒有「主腦的主腦」?他在2014年「佔中」前後,曾與美國專搞「顏色革命」的政治黑手有曖昧關係,一直似斷未斷,它們與「35+計劃」有無連繫?一直留意此案的政圈朋友說,案件背後仍有不少未知的秘密,如深掘下去,可以找出一個更複雜的深層網絡。
「35+」顛覆案今日判刑,戴耀廷被判囚10年,符合預期。他主導的這個顛覆計劃,背後有美國「黑手」的身影。
在「35+顛覆案」審訊中,被告之一趙家賢在警方錄影會面中供稱,他與戴耀廷商討如何為「初選」搞眾籌時,戴耀廷叫他不用擔心,說「總之我唔方便講,一定有人包底」,但沒有講清楚那包底的人是誰,不過趙家賢已估到八九成。
戴耀廷曾透露「初選」經費有人包底,那「主腦的主腦」是誰,呼之欲出。
政圈朋友看到趙家賢這段囗供後,記得一名專打國際綫的「抗爭派」成員曾透露過,其實最初構想「35+初選計劃」的,是一位與美國關係密切的香港「中介人物」,此人在此計劃背後做了很多工夫,並動用了人脈和資源,去協助推動此事,特別是支持參加初選的一些「政治素人」。
看來此人可能就是此案的「主腦的主腦」,以及計劃的匿名「金主」,他與戴耀廷有長期關係,可以影響對方的策略,而其背後則有美國「黑手」的影子。
政圈朋友指,早於2014年「佔中」前,有「第二中情局」之稱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屬下的兩隻「黑手」, 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和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IRI),已與戴耀廷有聯繫,並向他的活動提供資助。
在2012年期間,戴耀廷是港大法律學院「比較法與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當時NDI撥款支持該中心「港人講普選」網上平台,向公眾宣傳「真普選」,為更大規模的爭取普選群眾行動鋪路,而戴當時與NDI高層經常會面。
到「佔中」爆發前,NDI派出五人團隊來港,其高層薛德敖發電郵給戴耀廷,表示希望與「佔中」核心成員見面,討論這次行動,並分享美國經驗。他們於2014年6月在港大與有關人等開了會,表示會持續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
在那段時間,戴耀廷匿名向港大一些學系和民意研究中心捐了近145萬元,用於與「佔中」有關的活動,其後「佔中三子」之一朱耀明出來認了頭,但種種跡象顯示,這筆捐款來自上文所說的那個「中介人」,與美國間接有關。
戴耀廷不但與美國政治「黑手」千絲萬縷,也早與台灣「獨派」行埋,最矚目的一次活動,是在2019年「黑暴」前一年,他往台灣出席由綠營「青年反共救國團」舉辦的「五獨論獨」,與台獨、藏獨、疆獨、蒙獨和港獨代表聚首,同場論「獨」,他說若香港能成功反專制,便可讓全民自決,選擇獨立或成為聯邦一部分。
他也與台獨人物、紅衫軍副總指揮簡錫堦過從甚密,交流「抗爭」心得。在此之前,戴耀廷等搞的「民主發展網絡」,也曾與綠營高層吳釗燮合辦研討會,兩者可說一脈相承。
從上述種種或明或暗的關係,令人相信戴耀廷主導的「35+顛覆計劃」,後面還有深不可測的隱藏勢力,當局今次及時出鐵腕,以《香港國安法》將它粉碎,實在既適當,也十分必要。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今日以君臨天下之勢就職,「侵侵2.0」時代揭開序幕,他日前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形容交談「非常好」,而國家副主席韓正赴美出席總統就職禮,也算畀面。政圈朋友留意到,韓正到埗後,除了會晤美國商會等的代表,還特別見了特朗普的「寵臣」馬斯克,呼籲美企業積極促進中美經貿關係,可見中方期望馬斯克在開局後,能影響特朗普的對華經貿政策。
不過特朗普為人多變,而朝裏朝外派系林立,政見矛盾重重,馬斯克未正式埋位已四面受敵,早前他就遭前特朝紅人班農為首的「MAGA派」猛轟,掀起一場內鬥,這只是「前菜」一碟,往後他與頭號鷹派、國務卿魯比奧等重臣會否交鋒,才是花生友要等着瞧的刺激戲碼。
馬斯克是特朗普的「寵臣」,但在朝中正四面受敵,與一些「重臣」存有分歧,也正受到「MAGA派」鐵桿信徒猛轟,一場內鬥勢難避免。
「特朝內鬥」的前哨戰,早於去年底已爆發,首先開火的,是特朗普首次上台時備受器重的班農,他是極右派狂人,也是反華急先鋒,而他今次集中攻一點,就是馬斯克大力支持的「H-1B」簽證計劃。
這簽證主要發給高科技外國移民,每年大概吸納65000人移居美國,工作3年後可再延3年,或申請永久居留。馬斯克是科技巨企老闆,僱用的專才中,不少持這簽證入境,成為幫他打贏連場勝仗的「尖兵」,所以他一直大聲疾呼要維持這計劃
但擁護「美國再強大」(MAGA)的鐵桿分子們,一直指這批H-1B移民殺入後,搶走美國人許多飯碗,必須反對到底。代表人物班農,於去年除夕在綫上頻道「戰情室」(War Room)向馬斯克開砲,指H-1B簽證計劃是個「騙局」,乃科技巨企用來賺錢牟利的工具,其引入大批外國移民,正威脅西方文明。他將「罪名」愈吹愈大,指馬斯克違反「MAGA」信念,背叛了特朗普。
班農攻擊H-1B 簽證,還有更深層的矛盾,就是當年他與一眾「特粉」助特朗普上台,大受寵愛,成為白宮紅人,但其後彼此鬧翻,逐漸被疏遠失寵,如今他見馬斯克成功奪得特朗普歡心,當時得令,威風八面,自然感到酸溜溜,想盡辦法要拆這個「新寵兒」的台。
所以他扮晒前輩教訓馬斯克,說「你最近才皈依,應坐在後排,多多學習,確保理解我們的信仰......不要來到這裏才第一個星期,就上壇說教。如果你要這樣做,我們會撕碎你的臉」,語氣十分兇狠。
他還擺出踢館架勢,說會夥同「MAGA」信徒,誓要令馬斯克在新政府內無立足之地,火藥味十足。不過在這一回合,班農顯然沒法動搖馬斯克的地位,因「大老細」特朗普見兩派相持不下,即站出來一槌定音,說自己一直支持H-1B ,更稱讚它為「偉大的計劃」,令馬斯克在這場內鬥中先勝一局。
曾受特朗普器重的「反華先鋒」班農,對馬斯克得寵酸溜溜,他早前在網上頻道「戰情室」放狠話,說要令馬斯克在新政府內無立足之地。
然而這次較量只不過是「前菜」,更尖銳的矛盾還在後頭。馬斯克在中國有大量投資,也知道維持中美之間的供應鏈十分重要,故不會贊成打貿易戰,兩敗俱傷。但在「特朝群臣」中,國務卿魯比奧是出名的反華鷹派,必然對中國強硬;而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將尼克,都是特朗普「關稅大棒子」的支持者,他們與馬斯克的想法都背道而馳。
馬斯克在朝中四面受敵,往後日子不會好過,但他是外界難以觸摸的奇人,正由「科技天才」演變為「政治天才」,他對特朗普路綫的影響,並不能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