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財赤達千億,有報道指在創科技及工業局知會本港5個研發中心,資助將在2028年終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天在《巴士的報》論壇上說,這說法不是太準確,香港在創新科技投入的資源只會愈來愈增加,不會減少。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天在《巴士的報》論壇上說,香港在創新科技投入的資源只會愈來愈增加,不會減少。
今天有報章專欄指,創科局早前知會本港5個研發中心,即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以及汽車科技研發中心, 政府對它們的資助僅止於2028年,3年後5個中心都要自負營虧。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有研發中心內部人士感到「前路茫茫」。
孫東表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創新,特區政府從去年開始已對香港的創科生態的布局做研究,包括就公營研發機構的定位,重點發展的方向、策略均作審視。他說,有些覺得要繼續堅持,如專注於科學的應用,以至最後產品的落地的研究,不僅不會調整,還會繼續加大支持的力度。
他說,有些就要檢視,視乎跟未來整個發展藍圖,大方向契合度有多高。實際上部份已作了調整,例如有兩個中心將進行一些整合,一個是香港生產力局,另外與一個應科院做一些整合。
孫東說,過去這兩年來,特區政府很多新的措施,實際上都是加速未來幾個大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微電子,芯片等等,都是香港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而且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平台。
孫東說,過去這兩年來,特區政府很多新的措施,實際上都是加速,未來幾個大方向。
他表示,增加的同時,必然會做一些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最關心的是,怎樣保住這批人才。因為現在這些中心,很多人都是香港很難得的人才。而且是除了大學之外,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所以政府一定要把這些人才留住,通過各種各樣的平台。「今天的調整,是為了明天更大踏步的前進,香港的創科資源只會愈來愈增加,不會減少。」孫東說。
孫東又提出未來10年香港創科的願景,他說,首先期望創科產業佔本地經濟規模的比例達到5%,過去一年香港製造業值超過2400億元,按年增加12%,去年製造業增加值300億元,較前一年增加6%,去年經濟如此不景,但製造業產值取得了回歸以來第二好的成績,他期望10年,創科產業規模佔本地生產總值5%。
第二,現時香港在創新科技研發的投入,2022年佔本地生產總值1.07%,孫東認為是太少了,期望到2035年,香港在創科的佔本地生產總值2.5%,如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
第三,他期望河套區及新田科技園,到時候具有相當規模,在環球佔一席位。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在過去一周的庭審中,控方圍繞黎的深度「美國關係圖」。除過去提及的兩名「好友」、美軍方要員包括美國陸軍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及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Paul Wolfowitz外,黎會見的白宮高層,還包括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等。
而當時正值美國國會審議多項針對香港及中國涉制裁法案,控方及法官在連日的庭審中,均質疑黎訪美為游説相關官員或議員爭取通過法案,對中港官員作出制裁。
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為泛民訪美穿針引線
除黎本人多次訪美外,黎亦曾為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訪美行程穿針引線。在21日的庭審中,控方提及2019年3月陳方安生與前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莫乃光與彭斯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人員會面。而會面前夕,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曾與陳方安生食飯,郭之後更向黎簡述與陳太會面的情況,提到他建議陳太到國會山莊和國安委會面時,以《逃犯條例》作議題,尋求國際社會反對北京修例。惟黎庭上否認安排陳太與郭會面。
控方又展示黎與李柱銘之間的訊息,黎提到「現時是游說華府的好時機」,黎指泛民訪美行程推遲到當年的5月中,對當時修訂《逃犯條例》「可能為時已晚」,但無論如何對阻止修例仍很重要。黎更提到,希望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瀚能參與李柱銘的訪美行程,因郭為民主黨人,或許可在國會提出《逃犯條例》議題,並可與各方策略性組織安排李的行程。
根據當時工黨創黨主席李卓人對黎稱,泛民欲要求美參議院或眾議院一些委員會舉行公開聽證會,認為郭明瀚也許可就此可能性提出建議。而郭明瀚亦曾建議,要將人權議題與商界及法律界捆綁。
黎與彭斯和蓬佩奧會面 訪美前到英加
至於黎本人的訪美行程,黎確認於2019年7月與彭斯及蓬佩奧會面。黎指,他原預計是與美國會議員會面,講述香港情況,但抵美後才獲知安排與彭斯、蓬佩奧及博爾頓會面。而黎訪美前,先到訪英國及加拿大,當中黎與「人權監察」創辦人羅傑斯、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Alton)亦曾會面。
在22日的庭審中,控方展示2019年7月8日Mark Simon向黎指,蓬佩奧助手Mary Kissel建議,黎與蓬佩奧會面時可提及制裁鎮壓香港抗議者的中共和香港領導人的子女。
建議拒發及撤銷中港官員子女簽證
黎於2019年8月在《華爾街日報》撰文亦提到,美國政府可透過以下方式幫助香港,包括拒絕向鎮壓我們的香港和中共領導人的子女發放學生簽證,擴大香港和台灣公民的學生簽證範圍。惟黎庭上辯稱,拒發學生簽證與制裁不同。
黎於2020年5月29日在《紐約時報》亦撰文提到,應撤銷中共和香港官員子女的學生簽證,並加強海外中共官員貪腐審查,法官問黎這是否制裁一部分?黎承認「你可以這樣說」。
黎邀美參議員來港包括佩洛西 指斯科特等自發來港
此外,黎亦安排美參眾兩院議員訪港。控方展示2019年7月21日黎與Mark Simon對話,提到美國參議員、眾議員來港行程,應視為「香港抗爭運動暴力的實況調查(fact-finding)」,當中提及眾議院時任議長佩洛西和時任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
同年9月及10月確有美參議員來港,但非佩洛西及魯比奧,而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及克魯茲 (Ted Cruz)。黎庭上指,他們是主動自費來港,非由他安排,但承認因應7.21元朗事件,他要求正美國會議員盡快來港。
到23日的庭審中, 控方展示一個於2019年6月11日成立、包括黎智英、Mark Simon、李柱銘及郭明瀚的WhatsApp群組,Mark Simon於同年9月23日在群組提及黎的10月美國之行,指屆時會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編輯委員會,又指「將大力游說參議院和眾議院」。
黎訪美正值美審議香港人權法案
控方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於2019年6月提出,11月正式通過,法案在9月期間正值審議,與黎訪美時段脗合,惟黎堅決否認訪美與該法案有關,強調僅尋求美國支持,當時因《逃犯條例》香港正處於危機之中。惟法官質疑當時政府已宣布暫緩修例。
Mark Simon於2019年9月17日又在群組透露,他被邀出席美國參議院舉行關於東亞問題的聽證會,以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會議,控方質疑Mark Simon在聽證會上傳達黎的想法。控方再展示Mark Simon向黎發訊息指「眾議院將於下周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和PROJECT Hong Kong 法案投票」,黎回覆「Great!」。 惟黎堅稱,一直認為這類法案徒具「學術性」,通過後便沒人跟進,亦否認知道法案與制裁相關。
但黎於2019年10月19日向李柱銘轉發美時任共和黨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的資訊,提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保護香港法》及承認香港與美國雙邊關係,譴責中國干涉香港事務。
與麥康奈爾會面 對法案最終獲參議院通過感樂觀
2019年10月27日黎於專欄「成敗樂一笑」的文章提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已在眾議院通過,還欠參議院,黎曾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見面,對法案最終在參議院獲通過感相當樂觀。黎終在控方及法官多番追問下,承認支持法案,亦希望法案獲通過,亦承認知道有中港官員因法案而被制裁。
到24日的審訊,黎又確認曾與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 (Matt Pottinger) 、及時任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會面。而黎亦確認在2019年10月除與共和黨參議員Rick Scott會面,亦曾與李柱銘一同會見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惠頓建議制裁時任中聯辦主任
控方展示2020年4月24日由Paul Wolfowitz 發出的電郵 ,提到《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 黎同意法案與制裁有關,但他沒深究。但黎回覆電郵指「美國現在是我們唯一的救世主。如果美國不採取行動,我們很快就會玩完」。
控方再展示時任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於2020年5月3日建議,應制裁時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黎又確認,當時自己身處美國,曾聘用惠頓數個月,協助介紹他認識美國參眾議員及白宮人士 。 黎又確認,2020年5月3日由Paul Wolfowitz曾發電郵提到香港法官郭偉健應受制裁。
同年5月26日黎接受《霍士財經網》訪問,提到《國安法》削弱香港法治,又指特朗普表示如《國安法》通過會有嚴重後果,當被問及如何改變中共時,黎提及制裁,指可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貪污資金戶口,停止向中國輸送科技。
2020年5月27日Jack Keane向黎發送郵件,提到《彭博》的文章,指美國考慮在香港問題上,對中國官員實施強硬制裁,又指美國財政部考慮控制中國交易、凍結中國官員和企業資產。黎回覆指,終止《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只會傷害中共眼中香港的剩餘價值,認為最有效方法是凍結中國官員在美國和西方貪腐資金的銀行戶口,試圖推遲香港《香港國安法》的實施。
黎又向Mark Simon發電郵指,特朗普利用一系列對中國的制裁和懲罰,作為他競選連任前的策略。控方問黎期待特朗普採取制裁行動?黎確認。
Paul Wolfowitz 與美國安委討論凍結中國官員海外戶口
2020年6月1日黎與Mark Simon對話,提到Paul Wolfowitz 正與國安委討論,對中國領導人進行制裁,希望開放他們的銀行帳戶接受調查。控方指,黎提出凍結中國官員涉貪腐海外銀行戶口後,Paul Wolfowitz即付諸行動與國安委討論?黎辯稱,他只是嘗試幫忙。
另黎亦贊成取消香港特殊地位,認為若中美脫鉤,香港將是中國的出路,而關閉中國這出口,可迫使中國更容易順應美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