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放棄事業陪自閉症兒子康復 安徽媽媽開展藝術課程10年治癒上千自閉症家庭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放棄事業陪自閉症兒子康復 安徽媽媽開展藝術課程10年治癒上千自閉症家庭

2025年01月05日 10:00 最後更新:01月09日 15:55

安徽一名媽媽放棄事業陪自閉症兒子康復期間,還開展藝術治療課程,10年間幫助上千自閉症家庭走出困境。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子放棄事業全心陪伴自閉症兒子康復

據內媒報導,安徽合肥一名媽媽胡曉花於2014年得知兒子確診「自閉症」後,毅然放棄自己的事業,將自己辛苦經營的動漫公司轉讓出去,然後全身心投入兒子的康復過程,至今已長達10年。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子發現藝術和運動能促進兒子康復

作為油畫專業畢業生,胡曉花帶著兒子繪畫時發現,藝術對特殊兒童的康復有明顯效果。此外,她也注意到運動同樣能促進孩子的康復。因此,她決定將「自身經歷」轉化為力量,幫助更多特殊兒童和他們的家庭。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子開展藝術治療課程10年幫助上千個自閉症家庭

2017年,胡曉花考取藝術療愈師證書,並針對家長和特殊孩子開展藝術治療的課程活動,包括繪畫、足球、籃球等20多種課程。10年來,成功治癒了上千個自閉症家庭,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期間,胡曉花專注於為家長提供心理支持,因爲在她看來,當家長獲得了支持,他們的自閉症孩子才會有更多希望,「只有家長好了,孩子才好」。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往下看更多文章

與特殊學校合辦「無聲」汽車美容店 河北男為聽智障學生提供就業崗位

2025年01月24日 10:00 最後更新:15:38

河北男與特殊學校合作辦「無聲」汽車美容店,為聽障及智力障礙學生提供穩定就業崗位。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創立無聲汽車美容店助聽障與智力障礙人士融入社會

綜合內媒報導,河北滄州市運河區向海路有一家名為「德愛之匠」的汽車美容店。在這裡,員工們各司其職忙碌著,不時用手語交流,顯得格外靜謐。原來,這些員工都是聽障或智力障礙人士,面對身體上的限制,他們憑借認真細心的服務獲得了顧客的認可,用自己的努力向社會證明了殘障人士同樣能夠通過勞動實現自我價值,融入社會。而為這些聽障人士和智力障礙人士提供就業平台改變命運的,正是汽車美容店的負責人蘇長奎。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在招聘會了解到聽障人士就業困難問題

蘇長奎今年37歲,從事汽車美容行業已經長達十幾年。他與聽障人士相識於2018年的一場招聘會。當時,他作為經營者去招聘會招募員工,結果在現場意外遇到了一群用手語交流的孩子,這些孩子來自「滄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蘇長奎主動走上前與帶隊的老師交談,瞭解到這些學生因為聽力障礙難以找到合適工作後,他詢問學生們是否對汽車美容感興趣,「你們喜歡洗車嗎?」然後現場向他們介紹了汽車清洗、貼膜、美容等技能,一旁的老師則用手語翻譯給他們聽障,沒想到學生們表現出濃厚興趣。

男子創立汽車美容體驗店為聽障學生提供技術培訓

看著這些聽障學生們渴望獲得工作機會的眼神後,蘇長奎被深深觸動,「雖然聽不見聲音,但他們心靈手巧、專注、踏實、認真,這些優點正好適合汽車服務行業」。因此,在招聘會結束後,他親自前往滄州特殊教育學校,經過與校長和老師深入交流和籌備後,蘇長奎決定開辦一家汽車美容體驗店,專門為聽障學生提供汽車美容貼膜的專業技術培訓,幫助他們開闢新的就業渠道。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耐心教學聽障學生所需技能

2019年11月,蘇長奎的洗車店迎來了共15名聽障學生。汽車貼膜雖然看似簡單,但實則包含多個精細的工序。面對溝通帶來的挑戰,不懂手語的蘇長奎只能通過攜帶紙筆和手機與學生們交流,並將貼膜技術的步驟和動作標準詳細記錄下來,從而確保學生們能夠精確掌握每一個環節。一般而言,熟練掌握汽車貼膜這項技能通常需要1年半到2年,但由於聽障學生專注和好學,大多數僅學1年便能熟練掌握。

男子接觸到智力障礙群體並創建陽光助殘項目

在與學校合作的過程中,蘇長奎又接觸到智力障礙群體,他發現這些學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更大的困難,因此,他常常思考:「智力障礙群體的就業如何破局?」基於培訓聽障學生的經驗,他於2020年創辦了「德愛之匠」陽光助殘項目,旨在為聽力障礙群體的「車憨匠」和面向智利障礙群體的「喜憨兒」提供就業支持。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為多名聽力和智力障礙學生提供就業崗位

蘇長奎的教學初期面臨重重困難,普通人1小時就能掌握的技能,智力障礙學生可能需要重複數十甚至上百遍。通過不斷摸索,蘇長奎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只負責一個環節,並簡化流程以適應各人特點,最後共同完成洗車任務。截至目前為止,「德愛之匠」陽光助殘項目已為超過60名聽力和智力殘障人士提供培訓並安排實習,為逾20名聽障人士和10名智力障礙人士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此外,一些學生已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穩定收入,有的甚至成為老師,定期返回學校教導其他聽障學生。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計劃開發更多服務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

關於未來,蘇長奎計劃開發上門洗車、上門貼膜等服務,「上門服務不僅能提高這些學員的收入,還能解決更多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同時,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和企業多瞭解這些孩子,拓寬他們的就業渠道,「讓這些孩子通過勞動掙到錢,融入到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