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的「末代主席」梁家傑日前在Facebook 出po告別2024年,開首就說「活好當下」,然後show出自己身在半島酒店嘉麟樓、品嚐美食的照片,並賣弄文采,吟幾句唐詩,大有「不管風雲變,我自樂逍遙」的氣派。
梁家傑在半島酒店嘉麟樓享美食迎新年,po 圖片自稱「活好當下」,樂得逍遙,惹來諷刺他的留言。他當年快縮避險,盡顯老奸巨本色。
他畢竟曾是泛民「大佬」,帖文隨即引來不少打氣說話,政圈朋友卻也發現當中有一些「抵死」留言,把他的自得其樂,對比正愁困獄中過新年的一眾黨友,諷刺十分到肉。不過凡事有前因,據早前披露的內幕,梁大狀今日可以冇穿冇爛,皆因當年及早意識到形勢不妙,懂得巧妙玩閃避球,扮懵推莊,而不像戴耀廷和楊岳橋之流,明知身陷險境,仍傻更更撼頭埋牆。
梁家傑在嘉麟樓歡度除夕,不但在fb盡po美食照,還扮晒滿懷感慨,說「此情此景,不知怎的,耳邊響起:唐朝王瀚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政圈朋友看後,猜想他可能用「古來征戰幾人回」,來比喻「時代革命」中走上不歸路的一眾手足和黨友,以表達如今的悽愴境況。
不過在留言中,有人對梁大狀一面嘆靚酒美食,一面聲聲嘆息,是講風涼話。其中一段說:「梁生,恭喜當下可以風花雪月的在半島活在當下,請問在囚的手足又怎樣活在當下呢?」另一段說:「當下的香港,我只憶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政圈朋友解讀這句詩的意思是,對那些為黑暴負有責任的人,仍要追究下去。未知梁大狀看後會否個心寒一寒?
有人留言問他:「在囚手足又怎樣活好當下?」
雖然這樣說,由於他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前一段時間,已及早知驚快閃快縮,之後一直打穩陣波,再不敢多言犯險,故出事可能性不會很大。政圈朋友說,根據「35+顛覆案」控方證人區諾軒在庭上透露,2020年他與戴耀廷、李永達、李卓人和黃浩銘等在閉門飯局密斟初選細節後,決定聯絡各泛民政黨話事人再傾,隨即約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面談。各人見面時,梁家傑竟大耍太極,說自己已退下政治前綫,不處理實務了,叫對方聯絡公民黨執委會討論。他這招四両撥千斤,把高危任務輕輕卸走,自己就側側膊甩身,完全符合其老奸巨大狀的本性,雖然事後被少壯派竊笑,他卻得以離開地雷陣,避過楊岳橋、郭家麒和譚文豪的厄運。
其後他見情況愈來愈兇險,大勢亦已去,公民黨如留低條尾巴,硬撐下來,很大機會被追擊,隨時一鑊熟,他於是與部分核心成員把心一橫,決定收檔,在船沉前斬纜逃生,以求自保。
梁家傑在公民黨宣布清盤當日,也曾引用宋詞表達感慨,說「也無風雨也無晴」,其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對此大感不悅,指他態度輕佻,令人覺得他及其政黨與2019黑暴無關。鄧局長質問得好,梁家傑和公民黨幾位高層,例如余若薇等,不能卸去對這場動亂的責任。
講到縮得快、好世界,可與梁大狀類比的,除了余若薇,還有李柱銘、陳方安生和李永達等,他們午夜夢迴,會否對大批年輕人成為階下囚有罪咎感?還是像梁家傑般,活好當下樂逍遙?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流亡海外的國安通緝犯有「兩慘」,一是同香港斷六親,家人怕受牽連,紛紛避不聯繫,甚至斷絕關係(例如羅冠聰哥哥);二是在異鄉寄人籬下,初時被捧為「英雄」,如今熱面孔漸漸貼到冷屁股,變成Nobody,政府官員即使出於政治需要,與他們見見面,亦擺明是敷衍「做騷」。流亡英國的「香港民意調研究所」副總裁鍾劍華,近日便同時嘗到這「兩慘」,特別是親歷英國外相的「雙面騷」,令他終於領教到英式虛偽政治,十分心淡。
英國工黨政府近日對華大吹和風,外相林德偉和財相李韻晴前後腳訪北京,多談合作,少講分歧,所謂「香港政治犯問題」則輕輕帶過,保守黨與反華政客自然連珠發砲,猛轟政府「無腰骨」。面對這波攻勢,政府要做點門面工夫,卸卸壓力,故外相林德偉上周三會見4名居英通緝犯,包括落腳不久的鍾劍華,藉此塞住反對派把口。
英外相林德偉(中)近日會見在英的國安通緝犯,在場的鍾劍華心水清,指對方僅快閃逗留15分鐘,影完相就離席,只是「做一場騷」。
今次會面由外交部政務次官衛倩婷發出邀請,除了外相林德偉出席,內政部也有官員在場
,會後衛倩婷火速在社媒X平台發帖,更圖文並茂,慌死外界唔知,循例說「港人社群的安全,是政府首務」,明顯是立此存照,表示「政府好關心佢哋㗎」,宣傳意味大於一切。
鍾劍華不愧是學者,心水較清,他同黃媒講,林德偉只在中途現身,只逗留15分鐘就快閃離場,而他一坐低,即有攝影師拍照,態度相當敷衍。我翻看林德偉的X平台帳號,他在會見後,馬上轉載衛倩婷的帖文,同時附上照片,可見他有備而來,證明自己「做過嘢」,交足差。
鍾劍華又說,當他們提出「中港政府在英國進行跨境鎮壓」時,在場官員沒有說什麼,反而問他們有何建議,又問其他國家怎樣做。這種模稜兩可態度,令他很勞氣。他拆破對方此舉的真目說,說因為工黨政府屢受在野黨質疑,才安排這次會面,「只是做騷表達關心」。
鍾劍華看透英政府這台戲,所言一點也沒錯。工黨政府面對千瘡百孔的經濟爛局,急於與中國友好,加快「東水西輸」救亡,故外交政策主調是「互利至上」,豈會為了流亡港人和香港「政治犯」,與中方反枱?由於保守黨和鷹派政客咄咄逼人,為卸壓力,只好做一做騷,以示關心這批人,不讓反對派有口實。
有份出席的通緝犯劉珈汶,談到這次會面時比較正面,但也疑慮官員「得個講字」。她說對方也有提及黎智英的狀況,「但大家最在意的,是他們有什麼實際行動」。
看英政府近期做過的事,她那問題的答案是「No」,林德偉雖見過黎智英兒子,但同樣是影吓相就散band,再沒具體跟進行動。大家見到的,反而是英官訪華與訪港時的「柔性表現」,例如衛倩婷去年11月來港,見過政務司長陳國基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態度十分友善,盡顯「以和為貴」。
羅冠聰2020年底亦獲時任內政大臣彭黛玲(右)接見,對方同樣是敷衍了事,之後大批流亡「手足」申請政治庇護都碰釘。
英國官員的「雙面騷」,其實羅冠聰早在2020年底已領教過,當時他剛逃英不久,即獲內政大臣彭黛玲接見,十分之威水。他因知名度高,其後獲批政治庇護,但大批流亡英國的「手足」,甚至通緝犯鍾瀚林,卻苦候庇護幾年,一直無聲無息,慘成半天吊的「無主孤魂」。
更搞笑是,當時的首相約翰遜揚言會派「伊利莎伯女王」號航母往東亞巡弋,就香港問題向中方示威,但之後全無下文,約翰遜則因脫歐搞到英國雞毛鴨血,拍拍屁股黯然下台,如今已聲沉影寂。
鍾劍華等今次終於見識了英式「虛偽政治」,大夢應醒,不要對英美撐腰有任何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