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XX靠得住,豬乸會上樹」,XX 可代入任何人,如填上「政客」,也不為過,特朗普便是個典範。我今回說的不是他,而是英國保守黨的領袖,想當年他們趁香港動亂,耍出茅招攻華,推出BNO簽證「5+1」居英計劃,講明申請的港人住滿6年後,便可入籍,但承諾當食生菜,保守黨黨魁栢丹娜昨日爆出驚人之言,說「5+1」應改為「10+5」,即入籍時間多了9年。雖然保守黨已不再掌權,但仍對政策有影響力,也可能與工黨心靈相通,難怪一些BNO 港人聞之心慌慌。此外,英國內政部今年會檢視BNO簽證計劃,是否告終,也存有變數,在目前反移民強烈氣氛下,什麼事都會發生。

保守黨黨魁栢丹娜提出改變BNO計劃的「遊戲規則」,將「5+1」延長至「10+5」,入籍時間多了9年,令部分BNO港人惶恐不安。
保守黨2020年時定出「5+1」規則,即BNO港人居英5年後,就可申請「永久居留」(ILR),待1年後申請正式入籍。這安排其實已留下彈性,申請者須用6年時間、連過兩關,才可成為公民,政府可根據不同時間的情況,調整審批準則鬆緊,最後「開大開細」,仍是未知之數。
想不到始作俑者的保守黨,連這「留有後着」的安排也覺得太寬待,其黨魁栢月娜指,此政策給抵英新移民一條入籍的「傳送帶」,太多人想藉此獲得公民身份,令公共服務受到沉重壓力。所以她提出應將「5+1」延長至「10+5」,即居住10年後才可申請永久居留,再住5年始能申請成為公民,前後需時長達15年,申請人真的等到「頸都長」。
BNO簽證計劃推出的頭一年,有近10萬宗港人申請獲批,至今已抵英的約16萬,大多數人當初以為捱5年便可「永居」,繼而入籍,雖然辛苦,也只好望着終點頂硬上。想不到政客竟然想中途改變遊戲規則,如果成真,他們入籍將遙遙無期,難怪有人深感焦慮。
除了要望穿秋水苦等,BNO港人每年須付的「公共醫療保健附加費」不菲,由1月18日起,成人加至1035鎊(逾1萬港元),兒童加至776鎊(約8千港元),「兩大一細」家庭申請5年簽證,共要付14230鎊(約15萬港元)。如果「5+1」延長至「10+5」,這類家庭便起碼要多付15萬港元。此外,他們10年內都不可以享受社會福利,子女讀書也要交外國學生學費,加加埋埋並非細數目。
政圈朋友分析,保守黨黨魁之所以狠手提出「10+5」,皆因它去年大選落敗之後,經賽後檢討,知道一大死因,是選民指它控制新移民不力,加上近期反移民情緒強烈,民粹政黨「改革黨」正強勢冒起,並獲馬斯克大力支援,保守黨必須在反移民議題上表現更激,才可保住基本盤。
當然,保守黨這一套,當權的工黨未必會跟隨,該黨就有議員認為,沒有人會認真對待「失敗者」的意見。話雖如此,工黨現時同樣面對日益高漲的反移民sentiment ,而且外來人口大增令公共服務不勝負荷,也令政府開支百上加斤,其中醫療體系更瀕臨崩潰,在這巨大壓力下,工黨的想法與保守黨趨於接近,並非不可能。
除了「5+1」是否延長,另一個變數是,BNO簽證計劃會否告終?早前內政部有文件流出,指這計劃須於今年全面檢視,「不再繼續」是一個選項,以目前的政經環境,不排除最後會作此決定。月前英國駐港總領事戴偉紳表示,BNO計劃至少延至2025 年,但當被問到「以後會否繼續」,他就不願講實,只回答說「這太水晶球了」,意即沒法預測。由此看來,即使計劃終結,也不令人意外。

英國內政部今年將檢視整個BNO計劃,不排除「走到終結」,停止申請。
不論計劃有何變數,近期申請BNO簽證宗數跌勢明顯,去年第3季只有約5千宗申請,比起高峰期每季3萬宗申請,勁減一大截,即使政府不叫停,上「救生艇」的港人也將極之有限。
令人心傷的,是已抵彼岸的約16萬港人,既在經濟低迷下繼續捱世界,又要面對政策不確定性,惶惑不安,只能嘆一句:政客的承諾不應盡信,是救你還是害你,要到最後才會知道。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