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於明日 (14日)刊憲,把俗稱「太空油」的依托咪酯及其3種類似物列為毒品。
今次修訂涉及《危險藥物條例》及《化學品管制條例》,前者將於明刊憲後生效,而後者則預計於今年4月11日生效。其中《危險藥物條例修訂令》將異丙基依托、溴唑侖、依托咪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和異丙帕酯納入《危險藥物條例》(第134章)附表1的管制,當中的美托咪酯、丙帕酯和異丙帕酯為依托咪酯的類似物。
在現行法例下,依托咪酯為《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下的第一部毒藥,需醫生處方,非法供應或使用最高可判罰10萬元及監禁2年。
據保安局數字,2024年共有300人被呈報吸食「太空油」,其中226人是21歲以下青少年,與2023年全年僅2人被呈報比較,升幅以萬倍計。為遏止「太空油」近年濫用的猖獗,政府一直嚴陣以待,希望循立法、預防教育和宣傳、情報和執法行動等方面著手處理。
今次刊憲後,將首先在法例方面,大大增強了阻嚇力,因在《危險藥物條例》下,嚴販運及非法製造有關毒品,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元,而管有和服用這些毒品,最高可被判監禁7年及罰款100萬元。
過去執法部門檢獲的懷疑「太空油」煙彈。
另有18種涉及的前體化學品將會被納入《化學品管制條例》(第145章)附表2的管制,管有、製造、運送或分銷任何受《化學品管制條例》管制的物質以非法生產危險藥物,或並非根據及按照香港海關發出的牌照進口或出口這種物質,均屬違法,最高刑罰為罰款100萬元及監禁15年。
除了法例之外,當局亦將針對「太空油毒品」的毒性和禍害,與相關機構合作,制定針對「太空油毒品」的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的警覺性。
據知,政府將同時於明推出全新一輯的電視宣傳短片「勿墮『太空油毒品』陷阱!」,在線上線下及不同地點播放。
禁毒處宣傳片。
「太空油毒品」與其他毒品本質上沒有分別,絕對不是單純吸煙。以電子煙吸食「太空油毒品」如同吸食毒品。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每一次有新毒品出見,毒犯都會以未成年人為目標,引誘他們嘗試,例如十多二十年前的「K仔」。針對這一情況,保安局禁毒處和教育局將於本月底在學校聯合舉辦反「太空油毒品」周,舉辦包括講座、禁毒影片播放和戲劇表演等一系列活動,旨在防止「太空油毒品」在青少年中擴散。
高人話,吸食「太空油毒品」的趨勢已在青少年當中擴散,當局解決此問題已是刻不容緩,因濫用「太空油」的禍害不容忽視,包括會失去知覺、喪失記憶等,而本港至今已錄得3宗懷疑涉及「太空油」的致命個案,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青少年一旦濫用成癮,其對身心的損害及可能衍生的罪案,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故公眾應支持修訂法例後的雷厲執法及連串預防措施,家長和社會各界都要共同努力抗毒。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網媒「Channel C」陷嚴重財困,自4月23 日起沒有更新,據悉拖欠員工薪金高達66萬港元,更被債權人「JL Investment Capital」貼上接管信。
Channel C母公司「Artview Production Limited」涉嫌詐騙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此案於4月16日曝光,母公司董事被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拘捕,涉款高達1200萬元。事件發生後,公司銀行戶口被凍結。
Channel C早已傳出拖欠員工薪金。截至目前,Channel C全體29名編輯部員工被拖欠薪金、強積金供款和雜費共計66萬元,部分員工更被拖欠薪金長達3個半月,絕大部份員工的強積金供款已被拖欠至少6個月。在無法維持正常營運的情況下,全體員工已停工、休假或離職。
Channel C多媒體製作主任(港聞)陳朗昇昨晚在一個網台節目中就無奈話:「放住假先囉,無人工呀麻,舊糧又未清…我應該係第一個記協主席攞左兩次失業救濟基金,今次是第三次。」
據悉,原僱主早前把公司8成股權,以抵押品形式,換取一名投資者 340 餘萬的支持。目前投資者以其無法償還為由,啟動接管 Artview 程序。4月25日,債權人「JL Investment Capital Limited」在Channel C葵興辦公室門口貼上接管信。但據了解,該文件尚未在公司註冊處正式完成註冊。債權人聲稱已接管公司,但原僱主陳智行則表示未收到法庭指示,仍掌握Channel C控制權,形成僵局。
消息人士指,債權人委派的接管人,聲稱安排麥浩霆(Don Mak)擔任公司的資產暫管人。有員工指出,麥浩霆向他們解釋,債權人僅願意以每月 10 萬元維持 Channel C 運作,相當於全體 29 名編輯部同事每月平均儘獲發 3448 元。理由是「因為我地隻遊艇每個月支出都十萬,每個月當跌左黎試下keep住公司運作」,以及「每兩三天出一條片、每一天出幾個post。」有員工坦言,相關方案欠缺長遠經營的打算和誠意。
不過有傳媒引述「JL Investment Capital」唯一股東劉智遠,承認曾借款344萬予Channel C老闆陳智行,並抵押八成股權,但否認麥浩霆(Don Mak)為其代表,亦否認答應每月提供10萬元予Channel C營運,僅稱麥只是他的朋友,當初是由他介紹借款予Channel C,強調自己「只是借貸人,只是想取回借出的金額」。
事件亦引起政壇八卦友關注,一直聲稱維護記者權益和提供支持的「香港記者協會」,偏偏對「Channel C」員工(包括前記協主席陳朗昇)的遭遇似乎相當冷淡。有網媒向記協主席鄭嘉如查詢,鄭只是表示,該會收到 Channel C 員工有關欠薪的勞資查詢,「因為佢哋狀態好似有啲混亂,員工都想知有咩保障咁」。截止25日中午,記協尚未有正式聲明聲援或支持Channel C員工討薪。
高人話,平時見記協好多問題都出來發聲明,但Channel C係近期傳媒停業的重大事件,加上僱主涉嫌騙政府的資助,但卻不出糧給員工,也不見記協出來,協助員工,追討欠薪,可見記協十分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