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斯克向USAID開刀 揭操縱全球媒體黑幕 有份收錢人士既「斷糧」兼被開名 嚇到騰騰震

博客文章

馬斯克向USAID開刀 揭操縱全球媒體黑幕 有份收錢人士既「斷糧」兼被開名 嚇到騰騰震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馬斯克向USAID開刀 揭操縱全球媒體黑幕 有份收錢人士既「斷糧」兼被開名 嚇到騰騰震

2025年02月13日 14:35 最後更新:14:48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率先向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動手,該機構辦公室被強行關閉,數千僱員被勒令休假,官網無法訪問,援助計劃也馬上中斷,當中就包括全球近千媒體、組織,部分或面臨無米落鑊的「滅頂之災」。

馬斯克更持續在網上揭露USAID更多外援黑幕,當中就包括其長期透過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推動媒體計劃。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好快就跳出來抗議中斷援助,話此舉令到非政府組織、媒體機構和記者「陷入混亂的不確定性中」,又指「許多組織不願引起關注,因為擔心冒著長期資金的風險或受到政治攻擊。」

高人話,馬斯克的爆料亦觸發網上好多相關名單傳出,當中亦涉及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機構、人士,雖然內容真假難辨,但對於那些收美國人錢搞亂自己所在地區的人,相信都已經嚇到有得震冇得瞓,不單被「斷糧」,而且可能被公開身份,的確如無國界記者組織所言:「陷入混亂的不確定性中」。

馬斯克連日來持續發帖揭露USAID外援黑幕。

馬斯克連日來持續發帖揭露USAID外援黑幕。

根據USAID一份目前已下線的事實說明書,2023年,該機構資助了707家境外所謂獨立媒體、279個「致力於加強獨立媒體」的媒體類民間社會組織,並選擇性資助了6200多名記者,為他們提供培訓和支持。2025年的對外援助預算包括國會撥出的 2.7億美元,用於支持「獨立媒體和信息自由流動」。

資助對象包括大部分烏克蘭的「獨立媒體」,這些資助也成為當地最大外部資金來源。此外,USAID也資助國際媒體機構如英國「BBC媒體行動」(BBC Media Action),僅2023年就提供了323萬美元支持其項目。《華盛頓郵報》報道表示,隨著USAID暫停運作,對於烏克蘭及俄羅斯的「獨立媒體」影響巨大。馬斯克則直接發帖嘲諷:「獨立媒體,笑死我了。」

根據公開資料,自1980年代以來,支持獨立媒體一直是USAID「民主和治理援助工作」的一部分,美國政府現在是全球「獨立媒體」發展的最大公共捐助者。問題是這些媒體收美國錢又何來「獨立」,查實這些所謂的獨立媒體,實質上是「美國媒體」,這也是為什麼USAID對外援助被中斷之後,這些受資助的「獨立媒體」猶如面臨滅頂之災,因為美國是她們的主要資金來源。

儘管目前馬斯克未公開揭露USAID有否直接資助香港的媒體、組織或記者,但香港部分媒體可能間接受益於USAID支持的國際計劃,例如USAID透過全球網絡推動的「新聞自由」和「媒體培訓」,部分記者或組織可能參與相關國際合作項目,但具體細節就未有公開。

網上流傳一份受美國哈佛尼曼新聞基金會受助內地和香港記者名單,指尼曼新聞基金會的資金來自USAID。而這些內地和香港記者受資助去哈佛大學讀完課程回來後,仍收受尼曼新聞基金會的金錢資助,作「研究員」或「撰稿人」。

事實上,USAID除了支持所謂的獨立媒體,它對其他國家進行政治干預的歷史由來已久。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的資料,USAID約有10,000名員工,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該機構在60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並在數十個其他國家開展工作。美國國際開發署長期以來以援助之名,在全球各地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和外交政策,還從事干涉他國內政的行動,被視為「顏色革命的幕後黑手」。

馬斯克亦公開指控USAID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實施顛覆他國政權、網絡審查等非法行動。

英媒2014年曾披露,USAID在古巴建立了一個類似推特的社交平台,暗中煽動民眾反政府情緒,還以旗下項目為幌子,秘密派遣拉美國家的年輕人前往古巴從事反政府活動。

台灣前「立委」郭正亮日前在節目指出,包括「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台灣廢死聯盟」,都是透過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繞一個彎」拿到USAID的資助,他直言,USAID就是美國民主黨的意識型態機器。

至於早於1997年低調在港運作的「美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所」NDI,與USAID更是關係匪淺。

NDI在2002年底設立辦事處之後,面向香港各大政黨舉辦多個工作坊及研討會,又贊助港大法律學院、浸大、港大「比較法與公法研究中心」組研討會、搞政黨法、訓練傳媒報道、推薦政黨中央委員參與國際研討會。另據「香港民主監察」成員Levin Law透露,自95年以來NDI在港總共投入超過3000萬港元,操控本港泛暴派、滲透大專院校,資助多個「研究」和「青年」項目,以滲透顛覆內地為目標。

而根據公開資料,USAID是NDI的一大水喉。早期有近八成資金由USAID撥款,直至早幾年USAID仍是資助NDI逾半收入的金主。2014年香港爆發「佔中」,NDI亞洲區開支增加1700多萬港元;2015年區選,擾亂當地選舉政制的「選舉與政治進程聯合會」的行政開銷多達100萬港元,2016年立法會選舉年,開銷高達150萬港元;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開銷77萬。

就在2021年12月14日,時任USAID署長·鮑爾(Samantha Power)還與羅冠聰舉行過會議,商討在港舉行暴力抗議活動,同場還有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執行總監梁繼平。

香港並非落後的貧窮地區,為何像USAID這樣所謂國際援助組織要持續「支援香港」,又和這些流亡分子合作?答案或許顯而易見。

如今馬斯克大閂水喉,USAID自身難保,這班接受資助的組織、人士自然人人自危。不過值得警惕的是,即使USAID即將面臨戲劇性重組、巨變,美國在全球維護其利益的外交政策,並未改變。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台灣

到今年7月,行政長官李家超(超哥)就上任3年了。平常個人生活極低調的超哥,原來上任至今只放過2天假,但在繁忙的公務中,他仍抽空陪孫兒、練氣功,兩者是他「最享受」和「最堅持」,以支持他透不過氣的工作量,繼續為香港「內聯外通」奔走,正如他說,只要看到750萬市民的笑容就值得了。

超哥日前接受Now 新聞台全新普通話訪談節目《雲端對談》首集訪問,罕談及其個人生活和家庭,平日如何偷空練氣功、及公務上對「內聯外通」議題的見解。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接受Now 新聞台全新普通話訪談節目《雲端對談》訪問。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接受Now 新聞台全新普通話訪談節目《雲端對談》訪問。

超哥坦言,上任近3年時間,他將所有時間都投放在工作中,只試過兩天完整休假,一天是去配眼鏡,另一天是陪伴家人看病,對甚少陪伴家人十分內疚,但最令他開心的時刻,就是和快兩歲的孫兒相處,「我是第一喜歡他們,真的很童真的,很真實的。這個是我覺得最寶貴的,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他說,跟孫兒相聚最多的時間,就是把他帶到他家裡,跟他一起睡,講故事給他聽,「我小時候讀的孝道的故事,像臥冰求鯉呀」,這溫馨的瞬間,也就是他最享受的。

上任近3年時間,李家超只試過兩天完整休假。

上任近3年時間,李家超只試過兩天完整休假。

眾所周知,超哥是氣功高手,鍊氣功都超過25年了,原來他平日也會爭取時間,在車上、短暫的小休時練一練氣功,補助平常休息時間不足。

他還談到他學氣功的源由,說以往他因為腰沒照顧好,年輕時曾受傷,加上年紀大了,經常坐着,「最壞的時候,連坐著都頂不住。後來有一個西醫朋友,說練氣功對身體好。」但初期他練了7年都沒啥進展,又流汗、發熱等,但後來,他覺得可能是緣份,他認識了一位內地的動氣功師傅,在超哥的勤力和堅持下,「最後就打通了」,他首先打通丹田,「好像黑洞一樣,吸、進、出,很明顯」,他直言,如果堅持,練氣功的收獲,一定比投入時間更多。

談到孫兒,李家超笑逐顏開。

談到孫兒,李家超笑逐顏開。

超哥笑言:「氣功有個好處,『化萬念為一念,化一念為無念』,但因他工作太多,也有「打折扣」,但總比沒練氣功好。

談到上任至今,原來超哥已走訪內地超過 25 個城市,當中最難忘的包括四川都江堰,「因為我要學習一下熊貓經濟,現在我們已經有6隻大熊貓了。」

還有另一個城市,就是到黑龍江哈爾濱參加亞冬會,因今次參與的香港運動員數量有40多位,比以前上升了40%;除支持運動員外,他也訪問了一些冰雪旅遊項目,包括雪博會、冰雪大世界,令他非常敬佩,見證了黑龍江在冰雪旅遊的成功,回港後也有很多研究和探討。他指,在走訪這些城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要在各個環節考慮旅遊元素,同時要顧及品牌和文創等。

「內聯」之外,還有「外通」。他說,現時經濟環境不穩定,很多不確定因素,地緣政治也複雜,所以推廣香港時,應以「無限」的目標,做自身定位,例如他帶領到東盟訪問後,和印尼在交易所互認方面達成協議,雙方可同時互掛股票;又如走訪中東,「跟沙特同樣也可以互掛,也推廣香港產品到沙特交易所,而在香港的交易所,也有沙特產品」。他說,他更希望的是領導帶領下,凝聚民間力量、企業的力量,令步伐可以更快,效果更好。

除了經貿角度,還有學術方面聯繫。他說,香港作為一個僅1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就有5間百強大學,不同的大學中,學生、教師、研發人員,都高度國際化,是多元式出發,一起創造新價值。

正如超哥所說,千斤重擔一肩挑,作為行政長官,責任大不易為,但抱着忘我無私的目標,見到市民的笑容就覺得值得了,「看到成果就開心了,我們的目的地是亮如繁星,這個過程是榮譽之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