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斯克向USAID開刀 揭操縱全球媒體黑幕 有份收錢人士既「斷糧」兼被開名 嚇到騰騰震

博客文章

馬斯克向USAID開刀 揭操縱全球媒體黑幕 有份收錢人士既「斷糧」兼被開名 嚇到騰騰震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馬斯克向USAID開刀 揭操縱全球媒體黑幕 有份收錢人士既「斷糧」兼被開名 嚇到騰騰震

2025年02月13日 14:35 最後更新:14:48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率先向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動手,該機構辦公室被強行關閉,數千僱員被勒令休假,官網無法訪問,援助計劃也馬上中斷,當中就包括全球近千媒體、組織,部分或面臨無米落鑊的「滅頂之災」。

馬斯克更持續在網上揭露USAID更多外援黑幕,當中就包括其長期透過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推動媒體計劃。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好快就跳出來抗議中斷援助,話此舉令到非政府組織、媒體機構和記者「陷入混亂的不確定性中」,又指「許多組織不願引起關注,因為擔心冒著長期資金的風險或受到政治攻擊。」

高人話,馬斯克的爆料亦觸發網上好多相關名單傳出,當中亦涉及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機構、人士,雖然內容真假難辨,但對於那些收美國人錢搞亂自己所在地區的人,相信都已經嚇到有得震冇得瞓,不單被「斷糧」,而且可能被公開身份,的確如無國界記者組織所言:「陷入混亂的不確定性中」。

馬斯克連日來持續發帖揭露USAID外援黑幕。

馬斯克連日來持續發帖揭露USAID外援黑幕。

根據USAID一份目前已下線的事實說明書,2023年,該機構資助了707家境外所謂獨立媒體、279個「致力於加強獨立媒體」的媒體類民間社會組織,並選擇性資助了6200多名記者,為他們提供培訓和支持。2025年的對外援助預算包括國會撥出的 2.7億美元,用於支持「獨立媒體和信息自由流動」。

資助對象包括大部分烏克蘭的「獨立媒體」,這些資助也成為當地最大外部資金來源。此外,USAID也資助國際媒體機構如英國「BBC媒體行動」(BBC Media Action),僅2023年就提供了323萬美元支持其項目。《華盛頓郵報》報道表示,隨著USAID暫停運作,對於烏克蘭及俄羅斯的「獨立媒體」影響巨大。馬斯克則直接發帖嘲諷:「獨立媒體,笑死我了。」

根據公開資料,自1980年代以來,支持獨立媒體一直是USAID「民主和治理援助工作」的一部分,美國政府現在是全球「獨立媒體」發展的最大公共捐助者。問題是這些媒體收美國錢又何來「獨立」,查實這些所謂的獨立媒體,實質上是「美國媒體」,這也是為什麼USAID對外援助被中斷之後,這些受資助的「獨立媒體」猶如面臨滅頂之災,因為美國是她們的主要資金來源。

儘管目前馬斯克未公開揭露USAID有否直接資助香港的媒體、組織或記者,但香港部分媒體可能間接受益於USAID支持的國際計劃,例如USAID透過全球網絡推動的「新聞自由」和「媒體培訓」,部分記者或組織可能參與相關國際合作項目,但具體細節就未有公開。

網上流傳一份受美國哈佛尼曼新聞基金會受助內地和香港記者名單,指尼曼新聞基金會的資金來自USAID。而這些內地和香港記者受資助去哈佛大學讀完課程回來後,仍收受尼曼新聞基金會的金錢資助,作「研究員」或「撰稿人」。

事實上,USAID除了支持所謂的獨立媒體,它對其他國家進行政治干預的歷史由來已久。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的資料,USAID約有10,000名員工,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該機構在60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並在數十個其他國家開展工作。美國國際開發署長期以來以援助之名,在全球各地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和外交政策,還從事干涉他國內政的行動,被視為「顏色革命的幕後黑手」。

馬斯克亦公開指控USAID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實施顛覆他國政權、網絡審查等非法行動。

英媒2014年曾披露,USAID在古巴建立了一個類似推特的社交平台,暗中煽動民眾反政府情緒,還以旗下項目為幌子,秘密派遣拉美國家的年輕人前往古巴從事反政府活動。

台灣前「立委」郭正亮日前在節目指出,包括「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台灣廢死聯盟」,都是透過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繞一個彎」拿到USAID的資助,他直言,USAID就是美國民主黨的意識型態機器。

至於早於1997年低調在港運作的「美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所」NDI,與USAID更是關係匪淺。

NDI在2002年底設立辦事處之後,面向香港各大政黨舉辦多個工作坊及研討會,又贊助港大法律學院、浸大、港大「比較法與公法研究中心」組研討會、搞政黨法、訓練傳媒報道、推薦政黨中央委員參與國際研討會。另據「香港民主監察」成員Levin Law透露,自95年以來NDI在港總共投入超過3000萬港元,操控本港泛暴派、滲透大專院校,資助多個「研究」和「青年」項目,以滲透顛覆內地為目標。

而根據公開資料,USAID是NDI的一大水喉。早期有近八成資金由USAID撥款,直至早幾年USAID仍是資助NDI逾半收入的金主。2014年香港爆發「佔中」,NDI亞洲區開支增加1700多萬港元;2015年區選,擾亂當地選舉政制的「選舉與政治進程聯合會」的行政開銷多達100萬港元,2016年立法會選舉年,開銷高達150萬港元;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開銷77萬。

就在2021年12月14日,時任USAID署長·鮑爾(Samantha Power)還與羅冠聰舉行過會議,商討在港舉行暴力抗議活動,同場還有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執行總監梁繼平。

香港並非落後的貧窮地區,為何像USAID這樣所謂國際援助組織要持續「支援香港」,又和這些流亡分子合作?答案或許顯而易見。

如今馬斯克大閂水喉,USAID自身難保,這班接受資助的組織、人士自然人人自危。不過值得警惕的是,即使USAID即將面臨戲劇性重組、巨變,美國在全球維護其利益的外交政策,並未改變。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台灣

記協隱藏帳目風波持續。前記協主席參選人、記協會員李敏妮日前揭露記協阻撓其查帳,違反《職工會條例》,更違例增加「規則」,原來件事仲有續集。

記協隱藏帳目風波持續。

記協隱藏帳目風波持續。

李敏妮今年2月20日正式發函,要求運用會員法定權利查閱記協2010/11至2023/24年度共12年的核數報告,惟遇到重重阻礙。在李敏妮的窮追猛打下,記協終於在李給予記協提供資料的限期日(即3月5日),記協發電郵回覆她,指「本會正處理你的申請,請耐心等候。」

8天後,即3月13日,記協終於再發電郵,不過,李敏妮就形容係「另一個詭詐的隱藏帳目手段」。

原來,記協在3月13日的電郵中,只稱會向李提供一年(2023/24年度)的帳目表副本一份,和已登記職工會規則副本一份(意指最新版本),而不是李敏妮要求的2010/11至2023/24年度帳目副本和所有版本的登記章程。並且,記協再次要求李查閱文件時須遵守三點「規則」包括限定她在4月5日下午一小時內完成查閱,不可外洩文件內容,以及不可影印、不可拍照。

3月14日凌晨,李再發電郵給記協,不但再次要求對方提供所需資料,還要求他們移除規則,然而記協19日先至回覆,並再次不提供李敏妮所要求的帳目資料,如之前的回覆一樣,記協只會提供一年的帳目表副本,而非她所要求的所有年份;也只會提供一份規則文本副本,而不是她所要求的記協自成立後所有版本的登記章程副本。

根據李敏妮早前向職工會登記局的查詢,會員有權要求職工會提供不同年度的帳目表副本,《職工會條例》第37條亦訂明,任何已登記職工會的帳簿及會員登記冊,均須公開予該職工會的任何職員、會員或獲授權代理人,在該職工會規則指明的時間及地點查閱...」。記協的種種操作,已涉嫌違反《職工會條例》。

李敏妮進一步指出,記協涉嫌以拖延時間、扮懵逃避法律責任,更有好多「魔鬼在細節」的操作。

其一,移花接木,帳簿和核數報告變「周年帳目表」。

帳簿是一間機構的記帳紀錄,是最詳盡的財務紀錄,記錄了每一個收支交易,而核數報告是會計師核實過帳簿後的收支和資產負債報告。然而,記協只准李查閱帳目表,而不讓她查閱她所要求的帳簿和核數報告,涉嫌違反了會章和《職工會條例》。記協在2月28日第一次回覆李的申請時,指她可以「查閱帳簿及章程」(但要求李查閱時遵守不合理規則),現在突然移花接木,把李要求查閱的資料變成只有「周年帳目表」,李敏妮就質疑,這一操作意圖令其所得的資料更少。

其二,加入不合理查閱「規則」。

雖然查閱帳目表所得的資料會很少,但記協仍然在3月13日的電郵再次要求李敏妮查閱文件時須遵守三點「規則」,令會員難以進行查閱,涉嫌侵犯會員的法定權利。

李敏妮質疑,記協明知他們的做法涉嫌觸犯《職工會條例》,但卻甘願冒違法風險堅持,「究竟帳目表裏記錄了什麼他們要隱蔽?」

其三,拖延時間動機可疑。

李敏妮續指,帳目表只是總數的紀錄,而且記協已經有帳目表在手,每年的周年帳目表只是3張紙,12年的帳目表只共有36張紙,記協卻要等到4月5日才能安排查閱。「這令人懷疑記協打算拖延時間,再陰謀論一點,是否有人打算在這段期間在帳目表『做假帳』?」

記協稱是代表傳媒的工會,但李敏妮就質疑,他們禁止李外洩文件內容和採訪的舉動,不但嚴重缺乏透明度,還侵害了新聞自由。她直斥,記協在隱藏帳目事件中的手法,可以看到一直站在道德高地的記協的虛偽,表面高舉爭取新聞自由,實質他們是反其道而行,侵害新聞自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