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表示,為加快發展進程並提升服務效率,當局推動「促進者」思維,展開流程及系統設置等改革,至今實施逾100項精簡措施,今年內會陸續落實其他新措施,涵蓋業界自行認證,容許認可專業人士審批建議,部門會抽查把關。

發展局。資料圖片
副局長林智文表示,有關措施可讓部門有空間調撥人手,更有效應對龐大工作量,達到節流效果。他說,精簡程序要持之以恆,由機構文化入手,令「促進者」思維成為「基因」,時刻秉持便利發展及協同合作精神,處理審批工作。
屋宇署表示,已設立呈交圖則前的查詢機制;而針對500個或以上單位的大型私人住宅項目,專責審批組會於早期提供技術協助,目標約8成一般建築圖則可於首次或第二次呈交獲批。

屋宇署。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消防處期望,下月成立「新建消防設施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後,可以將一般建築規模的常規項目所需整體驗收時間,壓縮3分之1、減至35個工作天內完成。
路政署說,相關委員會已制定清晰易讀的檢查清單,加快審批橋樑及建築物外觀設計方案。水務署指,已推出「餐飲業供水申請自行認證計劃」,提升處理供水申請效率,有助持牌水喉匠節省時間及成本。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林健榮認為,改革不單縮減發展期及節省成本,亦增加香港競爭力。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陳元敬指出,精簡發展程序有助業界加快工作流程,舉例當局最近推出的自行認證計劃,令審批樹木處理方案由需時10個月至1年,減至可於1、2個月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