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庭審回顧:黎智英透過不同平台撐反政府示威及主張外國制裁 惟多番否認親撰或稱「不記得」 遭連環踢爆後改口承認

博客文章

庭審回顧:黎智英透過不同平台撐反政府示威及主張外國制裁  惟多番否認親撰或稱「不記得」 遭連環踢爆後改口承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庭審回顧:黎智英透過不同平台撐反政府示威及主張外國制裁 惟多番否認親撰或稱「不記得」 遭連環踢爆後改口承認

2025年02月22日 07:01 最後更新:12:04

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本周庭審中,控方指黎透過其直播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打國際線,並主張外國制裁中港,而黎亦透過其在《蘋果日報》的專欄撰文,認同反修例示威前線「勇武派」,支持反政府示威持續,惟亦淡化暴力,並希望暴力受控制,免運動失去國際支持。

惟黎在控方盤問過程中,不斷堅稱「Live Chat」是其個人節目,否認有《蘋果》高層參與,亦否認「Live Chat」實為《蘋果》的節目,但在控方及法官多番質疑及追問下,黎終改口承認《蘋果》有涉及「Live Chat」的節目,確認《蘋果》高層有協助製作,黎亦批准節目上載及透過《蘋果》平台宣傳推播。

黎辯稱「Live Chat」是其個人節目 與《蘋果》無關

在18日的庭審中, 控方展示《蘋果》「English News」群組於2020年6月30日的訊息,《蘋果動新聞》前平台總監張志偉於群組發訊息指「老闆計劃做的twitter live,目的是和外國讀者互動,打國際線」。法官杜麗冰直指,根據訊息可見,「Live Chat」並非黎的個人節目,而與《蘋果》相關,惟黎堅稱是其個人節目,與《蘋果》無關。

控方再指,訊息提及「出時會push提讀者看」、「在老闆辦公室做」;而「English News」群組亦`曾討論「Live Chat」節目,杜官質疑,其實所有《蘋果》高層都積極參與,惟黎仍堅決否認,稱只有張志偉安排2名員工協助。

控方揭《蘋果》協助節目製作宣傳及推播 黎終改口承認「涉及」

控方再展示2020年7月2日張志偉在「English News」群組發訊息指,「Twitter live直播將於下周四(7 月 9 日)早上10am開始做,目的是和外國讀者互動,打國際線,宣傳英文版蘋果」、「老闆話題會圍繞港版國安法」。控方指可見整個Twitter Live節目均與《蘋果》有關,包括製作、設置、宣傳,法官杜麗冰甚至質疑《蘋果》員工也建議直播內容。控方再引述訊息提及,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也可每周做一次談論新聞的節目。控方又展示張志偉於7月6日在群組稱,已在 Twitter及Facebook宣傳黎的直播節目。控方續指,《蘋果》平台有宣傳「Live Chat」節目,《蘋果》手機程式甚至提供內容撮要,黎庭上仍聲稱沒留意,自己沒關注。

控方展示「English News」群組於7月17日的對話,張志偉告知群組成員《蘋果》即時新聞的推播通知,黎於Twitter直播,與全球公民實時互動;而節目首三集的 Twitter Live 亦非在黎的個人Twitter直播,而是於《蘋果》的Twitter帳戶發布,而黎的個人Twitter只是轉發,而節目亦同時於YouTube、Facebook及直播台「果燃台」發布;《蘋果》報紙甚至刊全版廣告宣傳節目,因此控方認為「「Live Chat」由製作、宣傳及發布等過程,全由《蘋果》負責,黎用《蘋果》的資源,又在《蘋果》高層共識下發布節目,黎庭上指是「English News」群組成員的共識,但重申是其個人節目,只是被《蘋果》使用。

控方再指,所以節目與《蘋果》相關?黎指,《蘋果》涉及發布和技術支援,但最終承認《蘋果》有涉及。

否認看過「全民勇武三罷」報道 控方質疑未有阻止暴力

另黎又否認知悉或曾閱讀《蘋果》涉及勇武派或三罷等反修例示威的報道。如2019年11月15日題為「屠龍隊邊緣呼喚 全民勇武三罷」報道,黎庭上稱不記得有否看過。控方展示黎與「從犯證人」陳梓華的對話,提到《蘋果》訪問了4名屠龍小隊「看似領袖的人,其實不是關鍵人物」,黎庭上稱不記得。遭法官質疑指若黎沒看過報道,怎會問陳梓華相關問題?後在法官李運騰再提問下,黎終同意他記得看過報道,又指自己同意「三罷」,但不支持「全民勇武」,亦否認支持示威者成為勇武,強調這僅是被訪者的情緒,又不同意透過文章煽動他人使用暴力。

關於勇武派,黎於2019年12月22日在專欄發佈題為「我們堅持下去,才有希望」的文章,提及「那天跟陳日君樞機提起,他說要避免滲透,勇武派是時候組織領袖團隊,有了領袖團隊便有了原則和勇武的底線」。

黎庭上指,當時希望緩和暴力 認為勇武派需要有原則和底線。控方問黎沒有譴責暴力?黎承認,沒譴責暴力,認為需要控制暴力。控方質疑「應該停止暴力」的訊息不是更簡單?黎指,如這樣說,勇武派不會聆聽,便沒有效力。控方問黎想用暴力手段反對政府?黎重申,是有原則及底線,最終希望避免任何暴力。 控方問黎是否意圖向讀者煽動暴力?黎不同意,指控方捏造。控方此時指黎只需根據問題,簡單回答是或否,以免浪費時間;黎指「我認為你最好不要浪費時間去捏造事情」。法官李運騰此時著雙方不要爭論,認為這是法庭的判斷,著黎只需回答問題。

控方及法官追問 黎才承認自己是運動一部分

在19日的聆訊中,控方展示黎於2020年1月5日的專欄發佈題為「2020 和勇繼續一起撐下去」,文章提到「我們不知『裝修』滙豐銀行的黑衣人是否我們的勇武手足,但是打爆中國人壽店舖玻璃的兩位黑衣人士甚有可疑」。

控方問黎為何稱「我們的勇武手足」,黎庭上稱「勇武手足」也是運動一部分,很自然用「我們的」來形容,又指自己一向「和勇不分」,又指「這是你使用的方式,不代表可強加於我,但我就是從運動角度向你解釋。」法官杜麗冰問,黎是運動的一部分?黎同意。控方指黎在2019至2020年間沒有譴責暴力?黎稱不記得,但強調一向譴責暴力,包括在訪問及文章。控方續指因為黎想反政府運動繼續?黎不同意。控方指同一時期,黎希望控制暴力,因不想失去國際社會支持?黎亦不同意。

推說主張美制裁選舉主任帖文為「徒弟」所寫

控方再展示黎於2020年8月8日的Twitter帖文,當中附有《蘋果》關於美國制裁時任特首林鄭月娥、警務處處長等11名香港官員的英文新聞連結,黎在帖文中提到「那麼選舉主任又如何呢?他們該為作出有關(取消參選資格)決定負責嗎?」 控方指問黎是否藉此表態支持美國再對更多香港官員實施制裁?黎庭上辯稱,有關帖文沒說明,又指未能分辨帖文由他自己還是「徒弟」李兆富撰寫。

控方隨即引述黎在辯方主問時曾承認帖文由他撰寫,法官杜麗冰亦同時追問,黎改口稱,可能看過該帖文。當杜官再追問黎是否確認早前向法庭表示寫了此帖文時,黎終回應稱:「是的,這帖文可能是我寫的」。控方再問黎,是否認同帖文是主張美國要向選舉主任實施制裁,黎同意。

黎否認專欄文章為是其本人說法 遭法官指斥後認錯

在20日的庭審中,控方展示黎於2019年5月5日的專欄文章「諗移民定諗遊行」,文章提到「『逃犯條例』真的通過了,香港看來沉淪返魂無術了」。黎庭上指,這是其朋友的言論,非其個人言論。但法官李運騰隨即指文章中該句前面寫有「我說」字眼,明顯是黎本人的說法;黎隨即改口承認自己錯了,承認該段內容確實是其個人意見,並表示抱歉。

文中亦提到「為甚麼我們要出來遊行?因為行動才有效果」,控方問黎提倡要採取行動?黎承認,透過文章倡議民眾要採取行動,參與反中央及反特區政府的遊行示威。

黎聲稱基於官方資料撰文批港澳辦中聯辦 遭法官控方質疑

控方又提到黎於2020年4月26日發表另一篇專欄文章,題為「專橫暴政打壓 我們氣魄不滅」,提到「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沒有釋法權利的港澳辦和中聯辦高調曲線釋法」。控方問黎基於什麼基礎撰寫有關字句,黎聲稱是基於官方資料作出陳述,但忘記出處。

法官杜麗冰追問,黎是否指官方資料表示「沒有釋法權利的港澳辦和中聯辦高調曲線釋法」?黎指,不記得確實內容,指兩部門並非直屬中央政府,但他們有權干預香港事務。控方向黎指出,事實上根本從沒這樣的官方資料,黎的說法並無任何基礎,指黎實際上是意圖透過文章煽惑他人憎恨中央及特區政府,黎否認。

文中又提到「我們會繼續起來抗爭到底…各國尤其美國向中國責難及局部制裁,迫使中共不敢太明目張膽」,控方問黎是提倡外國制裁中國?黎指這是他的願景,由外國責難中國。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過去一周,控辯雙方均完成舉證,黎亦作供完畢。惟值得一提的是,在控方完成盤問後,辯方展開覆問前,法官特別提醒辯方勿再提出引導性問題,否則會影響供詞的信納程度。另辯方欲向法庭呈交專家報告時,又遭控方及法官質疑與案無關,法官甚至指辯方「走後門」,以填補黎證供的空白,拒納呈堂。

辯方周三(5日)展開覆問前,法官李運騰指出,辯方於早前主問黎智英時,常向黎作出引導性提問,故提醒辯方於覆問階段,須注意切勿再提出引導性問題,否則會對被告供詞的信納程度比重有影響。辯方遂承諾,只在沒爭議的事項上作出引導。

辯方指黎區分「冷戰」及「熱戰」 後者涉「真武器」 被官質疑為引導問題

翻查資料,在2024年12月2日的庭審中,辯方亦曾被法官指作引導性提問。當時辯方提及2019 年 7 月 10 日,黎赴美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時任國務卿蓬佩奧見面後,與保衛民主基金會(FDD)會面,而根據會議紀錄顯示,黎提到「我認為美國真的忘記了他們手中的武器多麼重要,那就是道德權威」、「利用美國在這場冷戰中的道德權威,來贏得這場戰爭,因為中方一無所有⋯就好像他們不帶任何武器就上戰場,而你卻擁有核武。你可以在一分鐘內結束戰爭。」

黎庭上解釋,「冷戰」、「核武」只是用作比喻的手法。辯方問,黎是否提倡「冷戰」?黎認為中國與特朗普政府之間已形成冷戰」。 辯方重複詢問同一問題,黎是否提倡「冷戰」?黎指「當然,我支持與中國冷戰,但我不是提倡,因為冷戰實際上正在蔓延」。辯方指,即「確認」與「提倡」是有分別?黎同意。法官杜麗冰問,黎說的「道德權威」如何將戰爭在一分鐘內結束?黎指,他只是一個比喻,或形容得太誇張,並非指真武器。

此時,辯方指黎在對話區分「冷戰」和「熱戰」的分別,而「熱戰」是代表涉及真武器。杜官聞言,即指辯方這是引導性問題,不會予引導問題下的答案任何比重。辯方遂改問,黎在對話所指的「核武」,是否大眾認知的「核武」?黎否認,重申是比喻。法官李素蘭問,為何黎會用「核武」比喻「道德權威」?會否認為聽眾會從字面上理解「核武」?黎辯稱,大家都知道中國有核武,當他提到「中國不帶任何武器」」,是指「道德權威」的意思。

辯方問黎官方資料是否來自港澳辦 遭官質疑是引導性問題

而事實上,當辯方在李官提醒的當日聆訊中,提及2020年4月26日刊出、黎的專欄文章「專橫暴政打壓 我們氣魄不滅」時,就被法官指作引導性問題了。

黎在文中提到「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沒有釋法權利的港澳辦和中聯辦高調曲線釋法,稱兩辦並非《基本法》22條所指的一般意義上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公然向港府奪權⋯」。

控方盤問時質疑,黎有何基礎說「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黎當時指,他只是陳述事實,是基於官方資料作出陳述,但忘記資料來源。

辯方覆問時再問及,黎所指的官方資料是甚麼?黎稱不記得,但指李柱銘、何俊仁等律師曾說過。辯方續問黎,有否閱讀過官方資料?黎稱,他是從傳媒知悉,才會在文中引述。辯方再問黎指的官方資料,會否是港澳辦的資料?此時,法官杜麗冰指「這是引導問題」;控方亦指黎已供稱不知道、不記得。

辯方遂問黎閱讀過甚麼傳媒的資料?黎指包括《蘋果》及其他傳媒的報道。辯方問為何黎說是官方資料?黎重申,他肯定是官方資料;辯方再問黎有甚麼官方資料提到「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此時遭控方打斷,指黎已供稱不知道、不記得了;法官杜麗冰亦指,黎已答資料來自傳媒。辯方最後不再提問。

辯方欲把其他傳媒報道呈堂 被法官指「走後門」填補黎供詞空白

關乎黎以上的同一篇專欄文章,辯方在周四( 6日)的庭審中,就此提交了專家證人報告。當時辯方大律師關文渭解釋,專家從網上下載的3項資料,包括來自《明報》的新聞報道,與港澳辦和中聯辦是否受《基本法》22條所限相關,由於控方盤問黎時,質疑黎的說法沒有基礎,而黎則供稱講法來自官方資料,而黎接受辯方覆問時稱,當時曾閱讀傳媒資料,故辯方冀把相關報道呈堂,以證明當時社會上有相關報道。

惟此舉即遭法官杜麗冰質疑,指報道與本案無關。辯方隨即指出,控方亦曾從網上下載大量資料,並非全由證人呈交法庭,辯方的做法只是類似。但法官李運騰指,控方的做法是以承認事實方式呈堂,辯方則似乎想把證物「插入去」;且李官關注,黎作供時已指當時曾閱讀傳媒資料,但無法說明其他傳媒是哪一些,質疑辯方提交《明報》的新聞報道,如何協助辯方案情。

辯方重申,並非要為黎的證供「填補空白」,而是提供其他角度。法官杜麗冰質疑辯方的做法是「走後門」。

辯方指,據當時《明報》的新聞報道及官方聲明所見,「兩辦」不受《基本法》22 條所限,形容兩者屬獨立證據,以證明黎的證供,指可能黎當時沒閱讀到《明報》的報道,但當時確曾出現相關報道。

法官李運騰指,辯方似乎欲證明黎的說法並非客觀上錯誤,但此事未必與控罪相關。杜官亦指,辯方的做法是「填補空白」,指當時社會上亦有大量刊物,質疑如何與黎的案情扣連。辯方續指,呈上的報告資料是包括律政司司長有關《基本法》的發言。

法官李運騰指出,如黎當時沒閱讀到《明報》的新聞,或沒留意到律政司司長的發言,又如何有助辯方案情?3名法官最終認為資料與案無關,不接納辯方呈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