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絡上,「炫富」早就變成常見現象,然而,如今通過「網絡曬窮」來賺取流量和網友的「打賞」正成為法國大學生的生存手段。
#LaMinuteÉtudiante : une initiative 2.0 pour lutter contre la #précarité chez les jeunes
— Le Point (@LePoint) February 18, 2024
Par @NoraBussigny ⤵https://t.co/91sOEXB6Fo
窮到燶 法國大學生開始線上「曬窮」
幾個月來,TikTok上的標籤#Laminuteétudiante讓法國一些貧困學生小賺了一筆。他們的視頻長達一分鐘,內容沒有什麼特別,但這條視頻嵌入的文字消息卻十分吸引網友的好奇:「通過觀看一分鐘的視頻,你可以幫我賺到一筆吃飯的錢!」
對於大學生來說,「曬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一位名叫切里拉(Chérila)的學生認為,人們會對此表現出一定的善意,並給出一些對學生黨來說非常有用的建議,「有人建議我買一些『Too Good to Go』餐籃,然後去市場見見商販。」
按照TikTok的規定,發佈者必須達到法定年齡,擁有至少1萬名訂閱者,且在過去30天內的視頻觀看次數達到10萬次,發布的內容需「真實、自主創作且能體現TikTok激發人們快樂和創造力的使命」,這樣才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AP圖片
生活條件敲警鐘 三分之二的受助者每周食唔飽飯
2月19日,法國最大的學生會組織「學生總會聯合會」(Fage)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據報告顯示,三分之二的食物救助受益者每周都吃不上飯。此外,19%的大學生沒有足夠的食物,49%的大學生沒有能力每周購買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呼籲政府徹底改革援助體系
學生總會聯合會還指出了獎學金制度問題,「在接受調查的受助者中,只有30%的人是按照社會標準獲得獎學金的。由於缺乏獎學金援助,他們只能靠打工維持生計。」學生總會聯合會認為,這些情況側面證明了「社會救助體系效率低下」以及法國當局「無法針對公眾提供有效的救助措施」,呼籲政府徹底改革援助體系。

Getty示意圖
邊打工邊學習已是常態
無論是本地學生還是國際留學生,在法國生存絕非易事,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早已成為一種常態。如今,面對越來越艱難的生存環境,「直播曬窮」成為一種另闢蹊徑的賺錢方式。有人認為這種方式無異於「網絡乞丐」,也有人覺得這是學生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