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地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再度升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的座談會中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可以「完全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這句話無疑令各行各業都備受鼓舞。事實上,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經濟大國,內地民企對於推動經濟的作用不容忽視。政策助拳也加速了營商環境的改善,為經濟發展點燃引擎。

這次座談會的參與企業家陣容也頗具看點,皆因他們主要來自科技發展、人工智能、機械人、新能源及現代農業等新興產業;相比起6年前獲邀的民企,今次的「領先新科技」的味道更濃。值得留意的是,支持民企的具體措施尚未全面落地,但資本市場已經開始作出快速反應。港股在近期走勢異常強勁,短短兩週內飆升數千點,甚至曾衝破24,000點關口,強勢未止。這一波升市不僅象徵股市信心回暖,更帶動了其他領域的市場表現,尤其是消費市場。

須知道,股民的消費意欲和消費力,都因股市上升而變得「闊綽」。餐飲行業無疑是首波的受惠者,部分餐廳的客流量明顯增加,有的甚至出現了「爆場」現象,至於服裝零售和奢侈品等等,相信也會看到生意額回升。這種「升市效應」不僅僅局限於消費市場,相信資金也會逐步找尋其他資產落戶。此外,內地政府早前醞釀的10萬億規模救市計劃仍未完全展現威力,但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已經提前行動,積極將資金投入不同類型的資產當中。這讓人不禁好奇,資金的下一站是否會流向房地產?

其實,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升至400萬元。這雖然看似微小的調整,但實際上對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根據成交價位計算,約新增15%的置業者可因此受惠,這將刺激細價樓的交易增長;而「上車客」積極進場,亦有望啟動連鎖換樓效應,進一步推動多類型物業交投的穩步回升。

隨着股市和消費市場的攀升,樓市同樣迎來了向好的氣氛,市場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樓市亦可望成為資金流向的下一個目的地。筆者相信,在政策利好和市場氛圍的共同作用下,香港樓市也可以「吃下定心丸」,迎接這個三月小陽春!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