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霸氣登場,面目越來越猙獰,他今日就高舉「對等關税」大棒,大國小國通「打」,與全世界為敵,而在教育領域,他同樣擺出惡爺姿態,以「恐怖」手段對待留美國際生,除了四出「搜查」,大舉拉人外,近日更有消息指,各駐外領事館已收到密令,嚴查留學簽證申請者的社交媒體帳號,如發現「反美」和「反以」內容,即拒入境。留學顧問指,赴美升學的國際生(包括港生)本來已減少,在高壓政策下,更多外國學生將怕怕卻步,最惨是,很多大學因失去「財路」,正暗暗叫苦。
有消息指,國務卿鲁比奥向駐外領事館下達密令,要求嚴查申請留美簽證的學生,包括檢視他們社媒帳號的內容,如發現「反美」即拒入境。
最近美國學界人心惶惶,一批去年參與「反以」示威的外國學生陸續被揪出,秘密囚禁之後,一批批驅逐離境,就算持有綠卡,或配偶是美國公民,都照「趕」可也,情況駭人。這輪追殺浪潮,不僅針對在學的外籍生,連正申請留學簽證的學生,也要接受全方位嚴格審查。
《紐約時報》昨日爆料指,國務卿魯比奥最近向美國駐外領事館下達指令,要求有關人員嚴格審查申請簽證學生的社交媒體帳號,檢視其帖文和留言,看看有否涉及反美或反以色列,如果有,就禁其入境。
魯比奥給駐外外交人員的機密「備忘錄」,指明要審查F類長期學生簽證、M類短期學生簽證,以及J類學術訪問簽證的申請人,有關人員須將他們的背景資料交予領館內的「防欺詐小組」,由專家進入申請者的社交媒體帳號,查看裏面的內容,如發現此人「可能危害國家」,或有「反對猶太主義傾向」,便拒批簽證。
報道還指,當局更會使用AI技術,去搜查申請赴美學生的背景,以及他們在網上留過的「痕跡」,以求大細無遺,逃不過他們的法眼。指令廣發給各領館,相信駐港總領事館也包括在內,申請赴美升學的港生,同樣要被審查。
這一波「特色恐怖」,明顯令國際生對美國產生負面印象。美聯社近日報道,許多教育工作者同記者講,自特朗普上台後,有興趣留學美國的外國學生,不升反減。招募國際生的組織AIRC,便心感不妙,其總監哈蒙說,即使政府仍未施加限制,但已不斷累積負面印象,越來越多國際生感到「美國不歡迎你」、「去美國升學可能面臨危險」。
他說,中國留美學生早已出現跌勢,而留美學生的最大輸出國印度,與過去幾年相比,想去美國升學的學生也已大減。特朗普的辣手,嚇怕不少想留美的人,近期中、印、加等國的學生都正觀望政策會怎樣變,部分人更決定停一停,諗一諗,暫緩2025年秋季的入學申請。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料也包括在內,申請去美國升學的港生也會受查。
「特色恐怖」趕客,令大學的水源減少,自然紛紛叫苦。據國際教育協會(NAFSA)的資料,2023至24年度,美國專上院校共有110萬名國際生,貢献了438億美元,若這「水喉」減弱,加上特朗普正削減大學的科技經費,許多專上院校勢陷財困,苦過DD。
一位留學專家朋友同我講,其他競逐留學生的國家,正趁佢(美國)病,攞佢命,加大力度搶客,分走個餅,其中德國近年便銳意推動大學國際化,並鋪路讓畢業生留低就業,外國學生人數因而急增,不少原想留美的學生,紛紛轉移目標,選擇去德國。
特朗普以為美國天下無敵,不怕趕客,誰不知大量外國學生向美國說拜拜,頭也不回轉投其他國家,中長期而言,對美國經濟,以至高端科研,必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就如今次打貿易戰一樣,特朗普對留學生極盡霸道,冷酷無情,到頭來,將玩死美國自己。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回朝近百日,霸氣盡露,任意横行,而且越來越過份,與瘋狂只差一綫,除了對外亂舞關税大棒,迫別國屈服「吻他屁股」,對內則施行極限高壓,最新一幕,是出4狠招要壓服哈佛大學,卻料不到撞正「鋼板」,這間頂尖學府力抗他的「極辣清單」,拒絕喪權辱校,不惜在廣大校友集氣下背水一戰,甚至可能衝擊金融市場。哈佛這場抗戰如打勝,其他大學料將相繼效法,例如另一名校耶魯就已開始「備戰」,伺機反撃,到時特朗普將陷入進不得、退不能的困境。
/哈佛硬拒特朗普的「惡霸清單」,爆發一場大對決,最新回合是向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控告政府做法違憲。哈佛還準備出售資產,以應付政府閂水喉,實行背水一戰。
哈佛與特朗普硬碰硬,火花四濺,最新一個回合,是哈佛強力進攻,在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控告特朗普政府凍結給哈佛的數十億美元資助,指做法違反憲法保障大學的權利,且危害大學學術獨立,目的是迫使該校「屈服於政府的控制」,而政府干預大學教學內容,及聘僱決策,都違反第一修正案。這場法律對决,對特朗普能否進一步操控大學,有極大影響。
整場决戰的導火綫,是特朗普政府於十多日前向哈佛校方發出一份「要求清單」,所針對的,並不限於去年教職員和學生的「反以色列」示威,還擴大到「監管」校政,以至教職員和學生的思想傾向。知情校方人士向傳媒透露,校方於4月11日收到的清單列出幾點:1是政府可監督哈佛收生;2是教職員的聘任要受到監管;3是政府也可監督學生和教職員的政治思想傾向。校方看到這清單後,感到極度震驚,認為政府是直接干預校政,控制學術和思想自由,即表示強烈拒絕,並公開了政府這「高壓清單」。
美媒引述消息人士指,政府本以為哈佛校方會像哥倫比亞大學那樣,為免被「閂水喉」,會立即跪低,一切照「聖旨」辦,料不到哈佛竟斷然企硬,特朗普自然勃然大怒。數小時之後,白宫就下令凍結給哈佛的22.6億美元(約175億港元)資助。
特朗普向哈佛出「4重招」,以為對方會跪低,結果撞正鋼板,若他此仗失利,其他大學將纷纷反撃。
這只是特朗普極限施壓的第一招,政府威脅還有3招可出:1是撤銷哈佛的免稅地位,即不用付所得税和財產稅,捐款也可免税,如這招落實,對哈佛財政打擊甚大;2是限制它招收外國學生,這也直接影響其財源;3是調查它來自境外的資金,同樣可斷其水喉。上述幾招,的確招招攞命。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在社媒平台講得直白,說「哈佛是個笑話」、「不應被列入任何世界一流大學名單」、「這大學拒絶接受政治監督的要求,應失去政府的研究合約」,擺明如不跪低,還有排你捱,例如再撤銷10億美元醫療衛生研究經費等。
特朗普大石壓死蟹,哈佛能否頂得住?一看今次訴訟的結果,若法院判政府做法違憲,他就難再出手;二看哈佛有多大財力和社會支持,就算政府資助被撤,它也可以撐下去。
關於後者,美媒引述消息指,哈佛面對政府「閂水喉」和撤銷免税地位的危機,已開始釜底抽薪,準備出售流動資產,如所持股票等,並發債以保持財政實力以應戰。除了哈佛,另一名校耶魯也正準備「最壞情況」,擬出售其私募市股權投資組合,價值或高達60億美元。若兩校都出此招與特朗普打持久戰,對市場的影響不可低估。
以哈佛的實力,要擊敗它的確殊不容易。熟識美大學情況的科大經濟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同我講,哈佛一年開支約65億美元,來自聯邦政府的資助約佔11%,即7億美元,而它的捐款累積(Endowment)有532億美元,由此觀之,相信它可以頂得住。此外,哈佛教友群甚大,而且多富人,也具影響力,校方打出捍衛學術自主旗幟,會取得廣泛支持。特朗普打壓哈佛,再次暴露他反智、反知識分子,對共和黨十分不利。
我同意雷教授所講,這場仗絕對有得打,哈佛不但在財力上撐得住,更重要是,它對抗的是「侵侵強權」,道德上佔了上風。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特朗普此戰最後可能輸得肉酸,更進一步喪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