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的企業和打工仔,都常會說到「內捲」這個詞彙,主要是形容惡性內部競爭或過度的競爭。內地近年經濟減速,內地各行業的壓力變得愈來愈大,商家為求生存,在價格、質素、服務、環境及創新等方面激烈競爭,精細化經營成為常態,強調「性價比」,湧現大量「平靚正」的產品與服務。香港的傳統經營模式在這股浪潮下顯得落後,地產代理行業亦因消費力北移及市場需求轉變而備受壓力。

香港人近年熱衷北上消費,有些人即使每次北上,來回要花逾三個小時,但仍願意用時間換取更好或不同的體驗。內地憑藉人口優勢、價廉物美及激烈競爭文化,吸引大量港人跨境消費。過去數十年,香港商家受惠於內地人口與資金紅利,生意較易做,無論產品或服務質素如何,均能客似雲來。然而,疫後內地「平靚正」消費崛起,香港商家難以重現昔日榮景,地產代理行業亦感受到這股競爭壓力。

新加坡的情況與香港相似。當地經濟看似繁榮,但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鄰近的馬來西亞以低成本提供餐飲與娛樂,吸引新加坡人跨境消費。習慣經濟紅利的新加坡商家,現時處境與香港相近,需面對成本更低的對手,必須盡快適應以抗衡跨區域競爭壓力。這種趨勢顯示,傳統經營模式在低成本競爭面前已顯露局限性。

香港地產代理雖暫未直接面對內地同業競爭,但樓市下滑、資金流入減少、客源結構轉變及社交媒體普及,已改變市場需求。內地客戶比例日益增加,他們對服務質素要求更高,而資訊透明度提升令代理需提供更專業的服務。過去,地產代理因樓價升值而輕鬆獲利,部分人形成「躺平」心態,鬥心與動力減退,不願大幅改變,逐漸失去競爭力。

內地競爭文化令商家以客戶需求為先,香港地產代理若要突圍,需更了解內地客戶的想法,例如他們對物業投資或生活配套的偏好,並善用科技提升服務效率。與過去純粹依靠市場熱度不同,現今客戶需求涵蓋資訊透明度與個性化服務,代理若固守舊模式,難以在競爭中立足。業界必須積極回應新環境,透過革新重拾優勢。

市場急速轉變,香港地產代理亦不應該停滯不前。面對市場轉變,業界需擺脫「躺平」心態,主動適應新需求,方能在競爭中站穩陣腳。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