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企業能夠愈做愈強,席捲全球,其中一個要點就是善於「借鑑」成功經驗,將優質的產品或商業模式迅速地「複製再改良」,縮短研發與市場驗證的時間,最終甚至超越原創。然而,這種「借鑑後再提升」的策略,近年在內地難以助企業突圍。惡性價格競爭席捲各行各業,即使產品品質更勝一籌,也難以在無休止的低價競爭中立足,導致企業倒閉頻現,經濟陷入下滑的惡性循環。

香港的商業環境同樣面臨嚴峻挑戰。消費需求疲弱,內地連鎖品牌大規模進駐,對零售與餐飲業造成顯著衝擊。這些品牌憑藉規模經濟、統一的店面設計、服務標準及低價策略,對本地傳統經營者構成強大壓力。香港的工資與舖租成本高昂是不爭的事實,若企業盲目捲入價格戰,經營將難以為繼。筆者認為,香港企業若要脫穎而出,必須摒棄低價競爭思維,轉而專注於獨特的經營模式。特別是在店面環境與客戶體驗方面,應追求更高品質的服務,並積極尋求創新,打造與眾不同的營商策略,方能在激烈市場中開拓出路。同時,隨着香港經濟逐步復甦,企業應把握這一機遇,充分利用改善中的營商環境,探索新的發展空間。

作為地產代理行業的一員,筆者深知此行業的情況,根本難以用低價競爭作為核心策略,而且也不應以降低收費作招徠。近年,不少地產代理為了爭取客戶,不自覺陷入惡性競爭,主動大幅削減佣金,甚至一再妥協,只求快速抓住客人。然而,這種低價競爭往往令代理的付出變成「白做」,一切徒勞無功,不僅損害自身收益,更有損行業的專業形象。地產交易涉及數百萬甚至上億元的資金,若客戶因代理建議欠缺專業而作出錯誤決定,即使節省了微不足道的佣金,也難以彌補重大損失。因此,地產代理的價值不在於佣金高低,而在於能否提供專業洞見與優質服務。

地產代理應以專業為本,憑藉深入的市場分析與精準建議,為客戶提供可靠的置業指引,協助他們作出明智決策。同時,優質的服務體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交易後的持續跟進。從首次接觸到成交後的支援,代理應確保客戶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們認為支付的佣金物有所值。這種以專業與服務為核心的經營理念,不僅能提升客戶滿意度,更能為代理及行業建立長遠的信譽基礎。

香港樓市作為本地經濟的支柱,牽動眾多相關行業,地產代理更是其中關鍵一環。雖然當前樓價未必已觸底,但筆者相信,其距離底部已相當接近。在這關鍵時刻,地產代理應堅守專業,拒絕陷入低價競爭的困境。通過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與專業建議,代理不僅能幫助客戶實現理想置業,更能為自身及行業開創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