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機管局響應「全國放魚日」 投放6萬幼魚冀提升西部水域生物多樣性

社會事

機管局響應「全國放魚日」 投放6萬幼魚冀提升西部水域生物多樣性
社會事

社會事

機管局響應「全國放魚日」 投放6萬幼魚冀提升西部水域生物多樣性

2025年06月09日 09:30 最後更新:12:10

機管局響應6月6日的「全國放魚日」,上周五在機場南跑道西面及香港國際機場進口航道區,舉辦增殖放流活動,經過先前3次先導計劃,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方便魚類進出,為魚類提供棲息地。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首席可持續發展主管李仲騰說,經諮詢漁民團體意見,選取放流5種魚類,包括青斑、黃腳鱲、黑鱲、白花魚及包公。所選魚種為已樓息在香港西部水域的魚類,但數量開始下降,今次安排可保生態重要性及對漁獲有幫助,提升香港西部水域的生物多樣性,緩和數量下降。

更多相片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今次投放6萬條幼魚及100萬蝦苗於海底設置的500個人工魚礁。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首席可持續發展主管李仲騰說,經諮詢漁民團體意見,選取放流5種魚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首席可持續發展主管李仲騰說,經諮詢漁民團體意見,選取放流5種魚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獲選取放流5種魚類,包括青斑、黃腳鱲、黑鱲、白花魚及包公。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獲選取放流5種魚類,包括青斑、黃腳鱲、黑鱲、白花魚及包公。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目前共有17種魚類在人工魚礁上棲息。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目前共有17種魚類在人工魚礁上棲息。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首席可持續發展主管李仲騰說,經諮詢漁民團體意見,選取放流5種魚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管局首席可持續發展主管李仲騰說,經諮詢漁民團體意見,選取放流5種魚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他指出,其中4種魚類約5萬條來自內地養魚場,而1萬條包公則由本港養殖區培育及飼養,屬於機管局成立的 「漁業提升基金 」的資助項目。而選址地點禁止商業捕魚,限制船隻進入,令幼魚能安全繁衍。

獲選取放流5種魚類,包括青斑、黃腳鱲、黑鱲、白花魚及包公。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獲選取放流5種魚類,包括青斑、黃腳鱲、黑鱲、白花魚及包公。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人工海礁用混凝土造成表面粗糙和多坑洞,模擬天然珊瑚礁的結構,其他海洋生物可依附在魚礁上生長和寄居。機管局之後將會進行聲學監測、水下遠程攝錄及水底觀察調查等。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李仲騰又說,機管局的人工魚礁是全港最大型的魚礁設置,建立適合幼魚居住的環境。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先導計劃投放了3種魚類,加上吸引到其他前來的魚種,目前共有17種魚類在人工魚礁上棲息。

目前共有17種魚類在人工魚礁上棲息。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目前共有17種魚類在人工魚礁上棲息。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珠海機場啟用30周年舉行慶祝活動,機管局行政總裁張李佳蕙說,香港國際機場將持續與珠海機場推展不同合作,未來會繼續強化多式聯運服務,為大灣區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體驗。

張李佳蕙。機管局圖片

張李佳蕙。機管局圖片

張李佳蕙主禮活動時表示,香港國際機場與珠海機場的合作,配合港珠澳大橋的地理優勢,能達致優勢互補,不僅為珠海機場帶來更多的客運及貨運流量,亦可便利珠海至大灣區西部城市的旅客,讓他們善用香港機場的國際航空網絡連接全球。

香港國際機場。 AP資料圖片
  香港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 AP資料圖片 香港機場

機管局自2006年起與珠海政府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管理珠海機場,並於2024年購入珠海機場35%的股權。珠海機場的客運量,由機管局開始參與營運時的79萬,大幅增加至2024年的近1300萬,是內地所有只營運國內航班的機場中,客運量最高的一個機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