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記協改選再阻李敏妮參選 革除其會籍阻止查帳

博客文章

記協改選再阻李敏妮參選 革除其會籍阻止查帳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記協改選再阻李敏妮參選 革除其會籍阻止查帳

2025年06月15日 00:13 最後更新:06月16日 09:24

香港記者協會星期六早(6月14日)舉行執委會選舉,《透視報》主編、資深傳媒人李敏妮再次被阻參選。

記協在今屆選舉有5位候選人,包括鄭嘉如(自稱自由記者)競選主席,馮凱鍵(明報攝影記者)、黎佩兒 ( Carol Lai, 現屆記協名譽秘書)、蘇震楊(So Chung-yeung,記協正式會員)和謝梓楓(Tse Tsz-fung Hans,記協正式會員)參選理事。

《透視報》相關報導。

《透視報》相關報導。

網媒《透視報》發聲明,指其主編李敏妮(Sherry Lee)再次被記協阻止參選,並以一連串的「非法手段」來取消李敏妮的記協會員資格,令她永遠無法參選,並最終革除了李敏妮的會籍,目的是要終極阻止她查帳 。

《透視報》主編李敏妮。

《透視報》主編李敏妮。

《透視報》指出,去年6月他們已揭發記協涉嫌以黑箱作業手段,操控選舉,在2024/25年度執委會選舉中,制造「人為阻力」,阻止李敏妮入會、阻止她取得提名,最後粗暴撤銷她的提名,從而褫奪李敏妮的參選權,令她不能入閘參選記協主席。最後前《華爾街日報》記者鄭嘉如在沒有競爭下當選主席。今年記協重施故技,但以另一種手法阻她參選,。

《透視報》指,一直以來,他們不太了解為何記協要阻止李敏妮入主該會,但通過李敏妮在今年2月行使會員權利要求查帳,但面對記協以重重關卡阻撓一事,他們懷疑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記協的帳簿見不得光! 如果李敏妮成為主席,她就能夠查看帳簿而發現記協一直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在上屆選舉中,須阻止她參選。

李敏妮發現今年2月記協急於舉辦週年晚宴籌款,在網上售賣不同的貴價產品,對其收入來源產生懷疑,於是決定著手查帳。自今年2月20日,她行使會員權利要求記協讓她查閱由2010/11至2023/24年度共12年的帳簿,和提供周年帳目表和已登記規則副本給她,但該會設立違法的未登記規則,令她不能成功查帳,也拒絕提供所需帳目表副本等給李。

李面對記協重重阻撓,最後成功在職工會登記局查閱了記協過去20年的帳目表。之後她得到一位會計和稅務專才義務幫忙做分析,經深入研究記協的帳目表後,李和她的專業團隊發現記協在2014年佔中和2019年反修例示威前收取大額資金,原因可疑。

隨著今屆執委會的任期在6月屆滿,下屆2025-26年度執委會選舉必須在同月舉行。只要李敏妮在今屆參選成為主席,她就有能力翻查多年來的帳簿,找出帳目真相,但記協就是不讓她知道選舉進行,來阻止李參選,當成功阻截後,記協就革除她的會籍,讓她失去查閱的權利。

《透視報》指控記協的各種行動違反會章和《職工會條例》,會繼續追究。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政府正式推出規管網約車的立法框架,建議網約車司機、車輛及平台都要領牌,其中司機牌有效期5年,不得轉讓;司機要通過考核,持私家車駕駛執照最少1年,申請牌照前5年無嚴重交通定罪紀錄,車輛亦必須購買商用車的第三者保險,但車齡就不能過7年;而網約車車輛牌照有總量限制,有效期為1年,亦不得轉讓,可續期、最長5年。換言之,如果明年落實政策,2年車齡的私家車申請做網約車,就有機會做足5年啦。

至於網約車平台同樣須領牌,入場門檻要考慮其營運經驗、資本投入及有財力證明,牌照有效期5年,每間公司只可持有一個牌照,運輸署會作中期評核,決定是否延長牌照有效期。平台可因應市場情況自訂車費,政府考慮就每個網約車程徵費,並按平台旗下車輛數目徵收平台牌照費。

政府立法規管網約車安排實行「兩步走」,先提出主體框架,再聽取持份者意見,解決技術細節。

政府立法規管網約車安排實行「兩步走」,先提出主體框架,再聽取持份者意見,解決技術細節。

消息人士話,政府冀今年第三季提交主體修例草案,今個年度內完成審議通過,之後再與持份者磋商,就細節再落實具體方案,明年上半年才提交附屬法例建議,冀下半年完成相關籌備工作,包括司機考核、領牌證等安排等,再邀平台申請。

正如特首李家超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所講,網約車服務問題複雜及廣泛,涉及的利益多,過去11年都未有立法規管,不應再拖,必須有解決方案,還提出7大原則,包括必須為網約車平台訂標準及責任、車輛要求質素及安全、司機有資格及質素保證、要購買保險、為的士服務創造網約提升服務的空間、的士及網約車要共存互補、以及盡快立法規管有共識事宜,再技術性研究細節。

所以,今次政府規管網約車的安排實行「兩步走」,有序推行,先提出主體立法框架,再讓政府有更多空間和時間,聽取持份者的意見,從而制定具體的運作細節,更能平衡各持份者的利益和需要。

消息人士稱,立法規管網約車的原則是與的士「共存」,強調不是「零和遊戲」,是優勢互補,良性競爭,一方面為的士營造合法的網約服務環境,擁有的士牌的司機可選擇駕網約車,相輔相承,而私家車亦可在有規管下合法合規地服務市民。 

政府消息人士認為,的士和網約車各有優勢,可共存互補。

政府消息人士認為,的士和網約車各有優勢,可共存互補。

消息人士指,的士具固有優勢,司機是全職服務,市民在街頭截車好方便;至於網約車,市民用手機程式Call車,方便且車種選擇多,可切合個人出行需要,而某些時間如上下班繁忙時間或深夜時分,市民在街上不易截的士,網約車便能提供輔助的角色。

過去,的士業界批評當局「縱容」非法網約車存在,嚴重打擊其生意,更令的士牌價大跌,有業界更曾提出要求政府以每個500萬回購的士牌,引起社會嘩然。

政府現時立法讓網約車合法經營,有業界就擔心令牌價再大跌。不過,消息人士就表明,的士牌價升跌不會窒礙政府今次立法規管的決心,因行內有不同持分者,而立法框架是以市民為首位。

高人話,政府今次立法規管網約車,相信不會對的士牌價有太大衝擊,一來網約車許可證不能轉讓,不像現時的士牌可買賣,牌價升跌是市場力量決定,而網約牌不可轉讓,而且年期有限,想「炒牌」都炒唔起。

另外,政府對網約車的要求亦有不少跟現時的士看齊,如需購買商業車第三保、司機須通過考核才能取牌、且不能在領牌前5年有嚴重交通定罪紀錄等。

再者,的士司機牌可合法兼做網約車,現時有7成的士司機都透過網約取單,新模式令的士司機營運空間更大,更能吸引年輕新血入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