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西方屢藉國安法制裁中央特區官員 《有法安國2》揭露背後真實意圖

博客文章

美西方屢藉國安法制裁中央特區官員 《有法安國2》揭露背後真實意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西方屢藉國安法制裁中央特區官員 《有法安國2》揭露背後真實意圖

2025年06月16日 07:00

《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美西方國家接二連三制裁中央與特區官員,最新一集資訊短片《有法安國2》揭露外國對港單邊制裁的真實意圖和霸凌實質。

有分析指,美西方國家一向視中國為戰略性對手,不斷透過干預香港事務遏制中國發展。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就曾經強調,外部勢力對香港插手干預從沒有停止過,香港回歸以來發生的種種亂象,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現在,美國對香港的遏制打壓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美國對依法履職、維護國安的中央與特區官員,實施所謂「制裁」,無視國際法的不干涉原則,企圖干預中國內政,妄圖削弱特區政府維護國安的執法效能,打擊特區政府管治威信。

更惡劣的是,西方政客更針對本港重大國安案件審訊,倡議制裁相關法官和檢控官。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就形容這是黑社會行徑。他強調,根據香港法例檢控一些違反香港法例的事情是天經地義的,但外國政客可能為了他們的利益,從而恐嚇你,近似香港的黑社會或外國的黑幫行為。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指出,這種單邊制裁是帶有歧視性,國際社會都會認為係唔可以接受。因為各個國家的主權是平等的,一個國家不可以用任何方式去干預另一個國家的內政,而美國的所謂制裁,就違背了這一原則。

特區政府就多次強調,對美西方國家所謂「制裁」嗤之以鼻,無懼任何威嚇,會繼續堅定不移維護國家安全。與此同時,大家亦都見到,特區政府好主動吸引到大量國際資本和企業來港投資,足以證明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

高人話,美國多年來肆意干預他國內政,策動多場「顏色革命」,製造多場人道災難,對香港的插手干預亦從未停止過。自從香港有咗國安法、23條之後,外部干預再難得逞,美國就以「捍衛人權和民主」為名頭實施制裁,掩蓋要干預中國內政、遏制中國發展的真實戰略意圖,相當虛偽。

新一輯的《有法安國2》由6月14日開始,連續五個星期,逢周六及周日晚上8點,於TVB翡翠台播出,在2分鐘的節目中,讓市民更深刻認識到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節目還將於不同時段在無綫新聞台、TVB Plus、myTV SUPER 及TVB社交平台播放重溫;英文版節目則於6月21日起在明珠台播放。

重溫節目連結:https://news.tvb.com/tc/programme/nationalsecuritylawsafeguardshongkong2/684d0e8712ce7fa8a1ffd7f9?utm_source=news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政府正式推出規管網約車的立法框架,建議網約車司機、車輛及平台都要領牌,其中司機牌有效期5年,不得轉讓;司機要通過考核,持私家車駕駛執照最少1年,申請牌照前5年無嚴重交通定罪紀錄,車輛亦必須購買商用車的第三者保險,但車齡就不能過7年;而網約車車輛牌照有總量限制,有效期為1年,亦不得轉讓,可續期、最長5年。換言之,如果明年落實政策,2年車齡的私家車申請做網約車,就有機會做足5年啦。

至於網約車平台同樣須領牌,入場門檻要考慮其營運經驗、資本投入及有財力證明,牌照有效期5年,每間公司只可持有一個牌照,運輸署會作中期評核,決定是否延長牌照有效期。平台可因應市場情況自訂車費,政府考慮就每個網約車程徵費,並按平台旗下車輛數目徵收平台牌照費。

政府立法規管網約車安排實行「兩步走」,先提出主體框架,再聽取持份者意見,解決技術細節。

政府立法規管網約車安排實行「兩步走」,先提出主體框架,再聽取持份者意見,解決技術細節。

消息人士話,政府冀今年第三季提交主體修例草案,今個年度內完成審議通過,之後再與持份者磋商,就細節再落實具體方案,明年上半年才提交附屬法例建議,冀下半年完成相關籌備工作,包括司機考核、領牌證等安排等,再邀平台申請。

正如特首李家超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所講,網約車服務問題複雜及廣泛,涉及的利益多,過去11年都未有立法規管,不應再拖,必須有解決方案,還提出7大原則,包括必須為網約車平台訂標準及責任、車輛要求質素及安全、司機有資格及質素保證、要購買保險、為的士服務創造網約提升服務的空間、的士及網約車要共存互補、以及盡快立法規管有共識事宜,再技術性研究細節。

所以,今次政府規管網約車的安排實行「兩步走」,有序推行,先提出主體立法框架,再讓政府有更多空間和時間,聽取持份者的意見,從而制定具體的運作細節,更能平衡各持份者的利益和需要。

消息人士稱,立法規管網約車的原則是與的士「共存」,強調不是「零和遊戲」,是優勢互補,良性競爭,一方面為的士營造合法的網約服務環境,擁有的士牌的司機可選擇駕網約車,相輔相承,而私家車亦可在有規管下合法合規地服務市民。 

政府消息人士認為,的士和網約車各有優勢,可共存互補。

政府消息人士認為,的士和網約車各有優勢,可共存互補。

消息人士指,的士具固有優勢,司機是全職服務,市民在街頭截車好方便;至於網約車,市民用手機程式Call車,方便且車種選擇多,可切合個人出行需要,而某些時間如上下班繁忙時間或深夜時分,市民在街上不易截的士,網約車便能提供輔助的角色。

過去,的士業界批評當局「縱容」非法網約車存在,嚴重打擊其生意,更令的士牌價大跌,有業界更曾提出要求政府以每個500萬回購的士牌,引起社會嘩然。

政府現時立法讓網約車合法經營,有業界就擔心令牌價再大跌。不過,消息人士就表明,的士牌價升跌不會窒礙政府今次立法規管的決心,因行內有不同持分者,而立法框架是以市民為首位。

高人話,政府今次立法規管網約車,相信不會對的士牌價有太大衝擊,一來網約車許可證不能轉讓,不像現時的士牌可買賣,牌價升跌是市場力量決定,而網約牌不可轉讓,而且年期有限,想「炒牌」都炒唔起。

另外,政府對網約車的要求亦有不少跟現時的士看齊,如需購買商業車第三保、司機須通過考核才能取牌、且不能在領牌前5年有嚴重交通定罪紀錄等。

再者,的士司機牌可合法兼做網約車,現時有7成的士司機都透過網約取單,新模式令的士司機營運空間更大,更能吸引年輕新血入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