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進出口(修訂)條例草案》星期三(7月2日)於立法會會議獲三讀通過。條例草案旨在實施貿易「單一窗口」第三階段服務,以電子化平台進一步提高清關效率。

黃英豪,資料圖片
條例草案委員會主席黃英豪表示,「單一窗口」是提交進出口報關單、貨物艙單,及申請產地來源證和應課稅品許可證唯一的一站式電子平台,取代政府電子貿易服務和香港海關多個貨物清關系統,可以提高清關效率。他期望平台可與更多政府部門共享數據,增加服務,減少程序,節省時間和成本。對於商業機構可向關長申請成功增值服務提供者,他又建議政府可提供清晰範本,清晰明確增值服務提供者和貿易商之間的責任。

陳百里,資料圖片
對於委員會上有委會提到,「單一窗口」便利業界,開發成本高,建議政府強制業界必須使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表示,將視乎貿易文件類別,容許4至6個月的過渡期,讓業界過度至新系統。而第三階段的「單一窗口」將會按照「收回成本」的原則訂定收費水平,當局會減少營運成本、精簡程序和人手,將收費維持在合理水平。
陳百里稱,目前當局已與內地當局設立單一窗口通關模式可行性專家小組,雙方合作交流經驗,探討兩地單一窗口連接的機會。並與東盟展開討論,探討連接單一窗口可行性,旨在進一步方便業界。而在資訊科技系統保安方面,當局在開發單一窗口過程中,已按照政府資訊科技保安的相關政策和指引,在系統設計層面引入保安概念,確保資訊系統和應用程式在開發週期符合保安要求。

商經局與海關總署簽署內地與香港「單一窗口」合作安排。政府新聞處圖片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指出,部分中小微企業的員工經驗豐富但年紀偏大,恐難掌握電子化新系統。而部分企業需要升級硬件,或會致運營成本增加。他建議當局加強對「單一窗口」的宣傳,向業界說明優點,例如舉行講座,使之普及化。並為進出口行業僱員提供培訓課程,以適應新系統。另外,為需要升級設施的企業提供部分資助,以減輕營運壓力,接收業界反饋,讓其適應新系統。陳百里回應,在第三階段實施前,海關會推出宣傳推廣、支援服務和培訓計劃,協助業界適應單一窗口。

郭偉強。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對於「單一窗口」的收費,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蘇長榮表示當局不能只用「收回運營成本」作為原則,而應評估行業和中小企的承受能力,避免對業界造成負擔,打擊國際貿易發展。他又指,全面電子化是大勢所趨,政府宜用政策推動業界使用電子化系統。他對「數碼企業身份認證平台」尚未有計劃接通在「單一窗口」平台使用感到失望,促請政府達到政府商用服務一網通辦的最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