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經濟與物業市場近年經歷了多番洗牌,各行各業均在變革中尋找出路。

部分老牌企業因市場壓力黯然退場,但同時,亦有新進的市場參與者出現。不同行業中,既有企業因經營困難而結業,亦有新進者抓住機遇進入市場。即使是同類型的產品或服務,經營成果也可以截然不同,關鍵在於精準的財務考量。做生意其實和投資一樣,成與敗往往取決於「計數」的藝術。過去一段時間,高昂的租金令不少商戶經營困難,如今租金水平顯著回落,為企業減輕負擔。此外,店舖環境的優化與經營模式的創新,亦成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的關鍵因素。唯有經營得法者,方能在當前環境中穩健發展。

早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布嚴格規定,要求所有當地註冊的加密貨幣服務商,若未持有牌照,須在6月30日前終止跨境業務,且不設過渡期。違規者將面臨25萬新加坡元的罰款及最長三年監禁。此舉對新加坡的加密貨幣市場構成重大挑戰。過去,內地富裕人士攜帶加密資產湧入新加坡,帶動當地金融、地產及消費市場的熱潮,推高物價與樓價。如今,香港因新加坡的政策收緊而迎來新機遇。不少加密貨幣企業及投資者將香港視為首要目的地,為本港經濟注入新活力。這些新來者帶來的資金與消費需求,無疑將為樓市及零售業帶來正面影響。

近期,筆者在不同場合頻繁聽到客戶與朋友關注樓市動向,普遍詢問現時是否置業良機。這些問詢,無論出於市場觀察抑或實際需求,皆反映出市場對樓價走勢的敏銳感知。當前樓價已回落至相對低位,配合低息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了有利條件。與回報微薄的銀行存款相比,物業作為實物資產,不僅具備居住功能,更因香港外來人才與留學生數量穩步增長,租賃需求持續旺盛,租金回報相對可觀。在這些因素推動下,買家入市的意欲顯著提升,市場信心正逐步回暖。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