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NASA任研究員發現「生命隕石」 港產女科學家追尋生命之源

社會事

NASA任研究員發現「生命隕石」 港產女科學家追尋生命之源
社會事

社會事

NASA任研究員發現「生命隕石」 港產女科學家追尋生命之源

2018年11月18日 10:00 最後更新:10:02

香港女科學家研究「生命隕石」!

與外星人交朋友,是不少孩童的願望,一名香港女孩因迷戀「解剖外星人」影片,而立志成為太空科學家,待經歷艱辛留學生涯後,如願加入美國太空總署,研究宇宙生命來源,近年更從兩塊外星隕石中,首度同時發現液態水及氨基酸,為人類探索外星生命邁進一步,但這位外星生命專家仍不自滿,矢志解開上帝造人之謎:「生命從何而來?我會繼續追尋。」

英國公開大學行星與太空科學部科研人員陳愷姍博士,二○一三年至二○一六年擔任美國太空總署(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研究員期間,帶領來自美國及日本共十三名科研人員,展開為期兩年半的隕石研究項目,結果在兩塊隕石內藏的鹽晶體中,首次同時發現液態水及可組成蛋白質的有機物質氨基酸,令團隊感到鼓舞,因為兩者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

「生命隕石」首度被發現, 被譽為探索外星生命的重要發現,有關研究報告今年一月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刊登,愷姍不久成為國際新聞人物,惟外國媒體報道未有提及其出生和成長,本報記者近日追查得悉,她原來在香港土生土長。

看解剖外星人片 激發宇宙好奇心

愷姍越洋接受本報獨家專訪,透露今天一切成果,竟源自一幕「解剖外星人」片段。她憶述,亞洲電視一九九五年播映的《今日睇真啲》節目,曾播出外星人遭解剖的影片,聲稱是美國軍方於一九四七年羅茲威爾飛碟墜毀事件發生後拍攝,雖然後來有人指證造假,但卻激發她對宇宙及生命由來的好奇心,其後上網試玩性格及心理測驗,分析未來適合從事的職業,結果竟建議任職研究外星人的科學家,「當然希望夢想成真,但當時覺得不太可能。」

酷愛宇宙知識的愷姍,中學就讀於薄扶林嘉諾撒聖心書院,她形容當時成績不算理想,幸仍獲香港大學取錄,攻讀地球科學學系,畢業後轉往英國擔任大專院校助教,省吃儉用儲蓄升學費用,同時申請獎學金,最終得嘗所願,入讀心儀的英國帝國學院,其後完成博士學位。

港大讀地球科學 英帝國學院讀博士

學有所成,愷姍不忘兒時夢想,毅然向美國太空總署約翰遜航天中心提交應徵函,結果通過考核成為研究員,其後帶領研究團隊發現「生命隕石」,及至前年功成身退,轉往英國公開大學,繼續探索太空和研究生命起源。

一段「解剖外星人」片段,成就了一名外星生命研究專家,愷姍回顧今昔,表示達成夢想並不輕易,但認為挫折是人生歷練,「路途彎曲多折,經歷和得著會更多!」

寄語港科研人員 毋因挫折而氣餒

近年本港著力推行知識型經濟和高科技產業,部分青年有意投身科研行業,愷姍寄語,香港社會的科學研究風氣尚欠理想,因此科研之路並不易走,但仍應堅持目標,勿因一時挫折氣餒,「希望通過我的經歷,可以鼓勵他們前行。」

生命的起源,是不少科學家畢生探索的問題,愷姍表示會努力追尋,雖然至今未有答案,但今年初夏,她卻首次見證生命的誕生,目前既要照顧初生兒子,也忙於應付無止境的研究工作,「生命之源疑團未解,寶寶也是喜惡不定,摸不著頭腦!」

全球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宣布將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展開合作,觀眾未來可以透過Netflix欣賞火箭發射、太空行走等精彩畫面。

Netflix聯手NASA推「NASA+頻道」

據外媒報導,Netflix在官方部落格宣布NASA+頻道時表示:「無論您是熱愛太空探索的粉絲,還是喜歡從約4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美景的人,倒數計時正式啟動。」

呈現國際太空站的地球景色及火箭發射直播內容

Netflix指出,NASA+頻道將呈現「來自國際太空站(ISS)令人驚艷的地球景色、扣人心弦的太空行走活動」以及火箭發射的直播等內容。

讓太空探索更貼近生活

NASA表示,這次與Netflix合作是為了讓太空探索更貼近我們的生活,而Netflix去年用戶數突破3億。

NASA+總經理:有責任與更廣泛的觀眾分享太空探索之旅

NASA+總經理瑟蒙斯(Rebecca Sirmons)表示:「自1958年通過『國家航空暨太空法』以來,我們一直有責任與更廣泛的觀眾分享太空探索之旅。」

Netflix聯手NASA推「NASA+頻道」。AP圖片

Netflix聯手NASA推「NASA+頻道」。AP圖片

她指出,這項串流服務致力於「啟發下一代,無論是在沙發上觀看,還是通過手機觀看」。

儘管與Netflix合作,NASA+的節目內容將繼續透過NASA官方網站NASA.gov及其官方應用程式免費供觀眾觀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